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蛾眉宛轉(zhuǎn)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 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馀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氐莿﹂w】。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夜【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恩】,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典故
歌名宛轉(zhuǎn)


《樂府詩集》卷六十〈琴曲歌辭四·宛轉(zhuǎn)歌二首〉
一曰《神女宛轉(zhuǎn)歌》?!独m(xù)齊諧記》曰:「晉有王敬伯者,會稽馀姚人。少好學(xué),善鼓琴。年十八,仕于東宮,為衛(wèi)佐。休假還鄉(xiāng),過吳,維舟中渚。登亭望月,悵然有懷,乃倚琴歌《泫露》之詩。俄聞戶外有嗟賞聲,見一女子,雅有容色,謂敬伯曰:『女郎悅君之琴,愿共撫之?!痪床S焉。既而女郎至,姿質(zhì)婉麗,綽有馀態(tài),從以二少女,一則向先至者。女郎乃撫琴揮弦,調(diào)韻哀雅,類今之登歌,曰:『古所謂《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為此聲,自茲已來,傳習(xí)數(shù)人而已。』復(fù)鼓琴,歌《遲風(fēng)》之詞,因嘆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彈箜篌,作《宛轉(zhuǎn)歌》。女郎脫頭上金釵,扣琴弦而和之,意韻繁諧,歌凡八曲。敬伯唯憶二曲。將去,留錦臥具、繡香囊,并佩一雙,以遺敬伯。敬伯報以牙火籠、玉琴軫。女郎悵然不忍別,且曰:『深閨獨處,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館,盡平生之志,蓋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吳令劉惠明者,有愛女早世,舟中亡臥具,于敬伯船獲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帳中得火籠、琴軫。女郎名妙容,字雅華,大婢名春條,年二十許,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彈箜篌及《宛轉(zhuǎn)歌》,相繼俱卒?!固评疃擞钟小锻蹙床琛罚喑鲇诖?。
典故
宛在水中央


《毛詩正義》卷六之四〈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24~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洄從之,道阻且長。?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洄從之,道阻且躋。?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洄從之,道阻且右。?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典故
征大宛

相關(guān)人物
李廣利

參考典故
天馬


《漢書》卷九十六上《西域傳上》
大宛國,王治貴山城,去長安萬二千五百五十里?!饎e邑七十馀城,多善馬。馬汗血,言其先天馬子也。張騫始為武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馬,以請宛善馬。宛王以漢絕遠,大兵不能至,愛其寶馬不肯與。漢使妄言,宛遂攻殺漢使,取其財物。于是天子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兵前后十馀萬人伐宛,連四年。宛人斬其王毋寡首,獻馬三千匹,漢軍乃還,語在張騫傳。

例句

今日歌天馬,非關(guān)征大宛。 儲光羲 和張?zhí)6礼R步

《國語辭典》:宛轉(zhuǎn)(宛轉(zhuǎn))  拼音:wǎn zhuǎn
1.隨順變化。《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zhuǎn)。」
2.身體轉(zhuǎn)動,翻來覆去?!冻o。嚴忌。哀時命》:「愁脩夜而宛轉(zhuǎn)兮,氣涫??其若波?!?br />3.含蓄委婉?!稌x書。卷五一?;矢χk傳》:「宛轉(zhuǎn)萬情之形表,排托虛寂以寄身?!挂沧鳌竿褶D(zhuǎn)」。
4.態(tài)度和藹、柔順。如:「發(fā)言時措辭宛轉(zhuǎn)些,別沖撞他人,引起爭執(zhí)?!?br />5.調(diào)停、斡旋?!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縣宰道:『此纖芥之事,不必介懷!下官自當(dāng)宛轉(zhuǎn)。』」《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鄧九公費了無限的調(diào)停,無限的宛轉(zhuǎn),才得到了青云峰見著了這位隱姓埋名,昨是今非的十三妹?!挂沧鳌竿褶D(zhuǎn)」。
6.形容纏綿委曲。唐。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br />7.形容聲音悅耳動人。如:「鶯聲宛轉(zhuǎn)?!挂沧鳌竿褶D(zhuǎn)」。
《國語辭典》:宛然  拼音:wǎn rán
1.相似、彷佛?!蛾P(guān)尹子。五鑒》:「譬猶昔游再到,記憶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四:「閣中供養(yǎng)觀世音像,像照水中,毫發(fā)皆見,宛然水月之景,就名為觀音閣?!?br />2.委曲順從的樣子?!对娊?jīng)。魏風(fēng)。葛屨》:「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國語辭典》:宛如  拼音:wǎn rú
彷佛。唐。元稹青云驛〉詩:「延我開蓽戶,鑿竇宛如圭?!埂缎咽篮阊?。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地》:「玉娥道:『妾徐夜曾得一夢,次日歲朝遇一胡僧,宛如夢中所見?!弧挂沧鳌竿鹑簟埂?/div>
《國語辭典》:宛宛  拼音:wǎn wǎn
1.盤旋屈曲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宛宛黃龍,興德而升。」
2.山路蜿蜒曲折。唐。張祜車遙遙〉詩:「碧川迢迢山宛宛,馬蹄在耳輪在眼?!?br />3.柔弱的樣子。清。納蘭性德〈秋千索。淥水亭春望〉詞:「煙絲宛宛愁縈掛,剩幾筆晚晴圖畫。」
《國語辭典》:宛若  拼音:wǎn ruò
好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長和兄弟五人,幼孤。祜來哭,見長和哀容舉止,宛若成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自此瘡越加大了,頭脹如栲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狀?!挂沧鳌竿鹑纭?。
《國語辭典》:大宛  拼音:dà yuān
1.國名。漢時為西域諸國,后為漢武帝所破,即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一邑。
2.大宛所產(chǎn)的馬。唐。白行簡《李娃傳》:「食頃,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馳至。」
《漢語大詞典》:宛似
正象;好象。 唐 駱賓王 《贈李八騎曹詩序》:“蘭室之中,水樹含香,宛似楓江之上加以御溝新柳,近入離絃,賓館餘花,遙催別酒?!?宋 周紫芝 《清平樂》詞之二:“今宵水畔樓邊,風(fēng)光宛似當(dāng)年。” 陳毅 《油山埋伏》詩:“持槍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戰(zhàn)場?!?/div>
分類:正象好象
《漢語大詞典》:宛委
(1).彎曲;曲折。 唐 李邕 《春賦》:“穴蟻斂翼,冰魚鼓鰓,蠢蠢宛委,戢戢低徊?!?宋 蘇舜欽 《并州新修永濟橋記》:“斬北山之材,編連宛委,塞川下流,百選堅直,豎以為楹?!?br />(2).宛轉(zhuǎn)委曲。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喜諧》:“此詩凄涼宛委,綽有風(fēng)人之致?!?葉圣陶 《四三集·得失》:“但是表兄又來信了,先是一大堆抱歉的話,然后宛委地敘明不能把他補上的原由?!?br />(3).即 宛委山 。傳說 禹 登 宛委山 得金簡玉字之書,因以借喻書文之珍貴難得。如 清 阮元 所輯叢書名《宛委別藏》,即取意于此。
《漢語大詞典》:宛洛
二古邑的并稱。即今之 南陽 和 洛陽 。常借指名都。 漢 王逸 《荔支賦》:“ 宛 洛 少年, 邯鄲 游士。”《文選·謝朓〈和徐都曹〉》:“ 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滿皇州。” 張銑 注:“ 宛 , 南陽 也; 洛 , 洛陽 也;皇州,帝都也。時都在 江 東,而言 宛 洛 者,舉名都以言之也?!?唐 王維 《宿鄭州》詩:“ 宛 洛 望不見,秋霖晦平陸?!?明 陳子龍 《平陵東》詩:“不逢時會豈失策,猶與 宛 洛 開先聲?!?清 陳夢雷 《庚申上元同楊道聲題汴梁旅店》詩:“喜遂京華約,初從 宛 洛 期?!?/div>
《漢語大詞典》:宛馬(宛馬)
古代西域 大宛 所產(chǎn)的名馬。后亦泛指北地所產(chǎn)好馬。漢書·張騫傳:“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馬’, 宛 馬曰‘天馬’云。”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八:“牽牛去幾許, 宛 馬至今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 宛 馬嘶風(fēng)緩轡來, 黃河 冰上北門開?!?/div>
《國語辭典》:宛丘  拼音:wǎn qiū
《詩經(jīng)。陳風(fēng)》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宛丘,刺幽公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首章二句為「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div>
分類: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