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焦琴
入爨
爨下馀
蔡邕琴
爨下聲
薪馀
桐尾
桐遇知音
尾半焦
暗辨桐聲
炊爨得琴材
爨馀材
帶火焦桐
憐焦尾
桐薪鳴灶
翠桐入爨
琴得焦桐
相關(guān)人物蔡邕
《后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下〉~2004~
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簡釋
焦琴:美稱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沒。宋王禹偁《秋居幽興》之二:“幽興將何遣,焦琴貰酒杯?!?/p>
例句
應(yīng)謂焦桐堪采斫,不知誰是柳吳興。
焦尾何人聽,涼宵對月彈。
三尺焦桐七條線,子期師曠兩沉沉。
不因?qū)⑷腱?,誰謂作鳴琴。
誰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馬因回顧雖增價,桐遇知音已半焦。
劍鋒缺折難沖斗,桐尾燒焦豈望琴。
那令雜繁手,出假求焦尾。
破屋常持傘,無薪欲爨琴。
愿傾肺腸事,盡入焦梧桐。
未經(jīng)良匠材雖散,待得知音尾已焦。
但埋酆獄氣,未發(fā)爨桐音。
為神詎比溝中斷,遇賞還同爨下馀。
此琴等焦尾,此鶴方胎生。
惟君知我苦,何異爨桐鳴。
典故 梧桐雨
三千粉黛
花帶雨
百媚生
玉容寂寞
憑肩私語
梧桐秋雨
梧桐疏雨
歌長恨
帶雨梨花
驚破霓裳
云??M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梨花枝上雨
天長地久有時盡
洪都方士
梨花春帶雨
太液芙蓉未央柳
動地鼙鼓
海上仙山縹緲
金釵信
睡髻偏
一枝春雨
春雨帶梨花
恩澤初承
分釵半夜
合金鈿
回頭一笑千嬌媚
回廊私語
盟釵一股
綿綿此恨無盡期
一笑無顏色
粉淚梨花
股釵還一半
鈿盒偷傳
相關(guān)人物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馀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ㄢ毼?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棧回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fēng)桃李花開夜【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恩】,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fēng)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仡^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典故 桐葉題詩
流紅葉
紅葉水
憑紅葉
紅題
寫紅葉
采葉題詩
一葉怨題
怨紅一葉
敗葉題詩
春溝紅葉
翠溝題葉
泛流紅冷
楓葉滿階紅萬片
宮溝流怨葉
紅葉波深
紅葉不來
流紅有恨
流紅字
題情腸斷紅
香溝詩葉
葉落香溝紅泛
斷紅流處暗題
紅葉不見詩
紅葉寫情辭
詩憑紅葉
葉間題字
一山紅葉供不盡相思句
御溝題紅
怨隨宮葉流
《云溪友議》卷下〈題紅怨〉
明皇代,以楊妃、虢國寵盛,宮娥皆頗衰悴,不備掖庭。常書落葉,隨御水而流云:「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題一片葉,將寄接流人?!诡?著作,聞而和之。既達(dá)宸聰,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號焉。和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dāng)嗄c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盧渥舍人應(yīng)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dú)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獲其退宮人,?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dāng)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跪?yàn)其書,無不訝焉。詩曰:「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慇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清瑣高議》卷五〈流紅記〉
唐僖宗時,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間。于時萬物搖落,悲風(fēng)秋,頹陽西傾,羈懷增感。視御溝浮葉,續(xù)續(xù)而下。佑臨流浣手,久之,有一脫葉差大于他葉,遠(yuǎn)視之若有墨跡載于其上,浮紅泛泛,遠(yuǎn)意面面。佑取而視之,其上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褂拥弥钣跁樱K日詠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書于葉也。因念御溝水出于禁掖,此必宮中美人所作也。佑但寶之,以為念耳。矣時時對好事者說之。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一日,友人見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為我言之?!褂釉唬骸肝覕?shù)月來,眠食俱廢?!挂蛞约t葉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書者無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雖思愛之勤,帝禁深宮,子雖有羽翼,莫敢往。子之愚又可笑也?!褂釉唬骸柑祀m高而聽卑,人茍有志,天必從人愿耳。我聞牛仙客遇無雙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計,但患無志耳,事固未可知也?!褂咏K不廢思慮,復(fù)題二句,書于紅葉上曰:「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御溝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宮中,人為笑之,亦為好事者稱道。有贈之詩者曰:」君恩不禁東流水,流出宮情是此溝。佑后累舉不捷,跡頗羈倦,乃依河中貴人韓泳門館,得錢帛稍稍自給,亦無意進(jìn)取。久之,韓泳召佑謂之曰:「帝禁宮人三千馀得罪,使各適人,有韓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宮,今出禁庭來我舍。子今未娶,年又愈壯,困苦一身,無所成就,孤生獨(dú)處,我甚憐汝。今韓夫人篋中不下千緡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麗,吾言之使聘子,何如?」佑避席伏地曰:「窮困書生,寄食門下,晝飽夜溫,受賜甚久,恨無一長,不能圖報。早暮愧懼,莫知所為,安敢復(fù)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佑進(jìn)羔雁,盡六禮之?dāng)?shù),交二姓之歡。佑就吉之夕,樂甚。明日,見韓氏裝橐甚厚,姿色絕艷,佑本不敢有此望,自以為誤入仙源,神魂飛越也。既而,韓氏于佑之書笥中見紅葉,大驚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實(shí)告。韓氏復(fù)曰:「務(wù)于水中復(fù)得紅葉,不知何人所作也?」乃開笥取之,乃佑所題之詩,相對驚嘆,感泣久之,曰:「事豈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韓氏曰:「吾得葉之初,嘗有詩,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詩云:「獨(dú)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lián)詩。」聞?wù)吣粐@異驚駭。一日,韓泳開宴召佑洎韓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謝媒人也。」韓氏笑答曰:「吾為佑之合為天力也。」泳曰:「何以言之?」韓氏索筆為詩曰:「一聯(lián)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褂驹唬骸肝峤裰煜率聼o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韓泳令佑將家僮百人前導(dǎo),韓以宮人得以見帝,具言適佑事。帝曰:「吾亦微聞之?!拐儆?,笑曰:「卿乃朕門下舊客也?!褂臃匕葜x罪。帝還西都,以從駕得官,為深策軍虞侯。韓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學(xué)俱有官,女配名家。韓氏治家有法度,終身為命婦。宰相張浚作詩曰:「長安百萬戶,御水日東注。水上有紅葉,子獨(dú)得佳句。子復(fù)題脫葉,流入宮中去。深宮千萬人,葉歸韓氏處。出宮三千人,韓氏籍中數(shù)。回首謝君恩,淚灑胭脂雨。寓居貴人家,方于子相遇。通媒六禮俱,百歲為夫婦。兒女滿眼前,青紫盈門戶。茲事自無古,可以傳千古?!?/span>
《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盧渥〉~486~
中書舍人盧渥應(yīng)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及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dú)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獨(dú)獲其退宮人,睹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dāng)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驗(yàn)其書跡,無不訝焉。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span>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顧況〉~486~
唐顧況在洛,乘間與一二詩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葉,上題詩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箾r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泛于波中。詩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dāng)嗄c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购笫这牛锌蛠碓分袑ご?,又于葉上得一詩,故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愁和獨(dú)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風(fēng)取次行。」
《元宮詞百章箋注》六十九~78~
案:紅葉,指韓翠蘋故事?!肚喱嵏咦h》記唐僖宗時,于祐于御溝拾一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沟v亦題詩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溝上流,為宮女韓翠蘋所拾。后帝放宮女,祐托韓詠門館,詠以韓氏同姓,遂作伐嫁妝。及成禮,各于笥中出紅葉相示,韓氏笑吟曰:「一聯(lián)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縈素懷,今日卻成鸞鳳侶,方知紅葉是良媒。」此類故事頗多,僅取其一,以注此詩。
《本事詩·情感》
顧況在洛,乘間與三詩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上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箾r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放于波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dāng)嗄c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后十馀日,有客來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dú)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侍兒小名錄·鳳兒》
貞元中進(jìn)士賈全虛者,黜于春官。春深,臨御溝而坐,忽見一花流至全虛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頗異。旁連數(shù)葉上,有詩一首,筆跡纖麗,言詞幽怨。詩曰:「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谷摰弥肫淙?,涕泗交墜,不能離溝上。街史頗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實(shí),德宗亦為感動,令中人細(xì)詢之,乃于翠筠宮奉恩院王才人養(yǎng)女鳳兒者。詰其由云:「初從母學(xué)《文選》、《初學(xué)記》及慕陳后主孔貴嬪為詩。幾日前,臨水折花,偶為〈宮思〉宮思。今敗露死無所逃?!沟伦跒橹異湃唬偃撌诮鹞嵝l(wèi)兵曹,以鳳兒賜之,車載其院資,皆賜全虛焉。
《周禮·春官·大司樂》
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
《昭明文選》卷三十四漢·枚叔(乘)《七發(fā)》
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中郁結(jié)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溪,湍流?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谑潜城锷娑?,使琴摯斫斬以為琴。
例句
久擅龍門質(zhì),孤竦嶧陽名。
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
可憐半死龍門樹,懊惱春風(fēng)作底來。
昔慕能鳴雁,今憐半死桐。
尚錯雄鳴管,猶傷半死心。
河漢重泉夜,梧桐半樹春。
哀響云合來,清馀桐半死。
典故桐鄉(xiāng)愛
桐鄉(xiāng)遺愛
食于桐鄉(xiāng)
長祠仲卿
碑滿桐鄉(xiāng)
當(dāng)年嗇夫
桐鄉(xiāng)余謠
仲卿不避桐鄉(xiāng)
相關(guān)人物朱邑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朱邑〉~3635~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xiāng)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bǔ)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nóng)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nóng)。為人淳厚,篤于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延敬焉?!跻夭∏宜?,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xiāng)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xiāng)。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xiāng)民?!辜八?,其子葬之桐鄉(xiāng)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605~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shí)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鹓雛,鸞鳳之屬也?!?/span>
《新校本后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車師傳》
維摩經(jīng)曰:「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撓魚鱉等,而彼大海本相如故?!?/span>
例句
有威者鳳,非梧不棲。
五色憐鳳雛,南飛適鷓鴣。楚人不相識,何處求椅梧。
枳棘鸞無嘆,椅梧鳳必巢。
巢君碧梧樹,舞君青瑣闈。
鳳棲桐不愧,鳳食竹何慚。
鳴鳳托高梧,凌風(fēng)何翩翩。
寧知鸞鳳意,遠(yuǎn)托椅桐前。
梧桐生蒺藜,綠竹乏佳實(shí)。鳳凰宿誰家,遂與群雞匹。
鳳皇所宿處,月映孤桐寒。
戲藻嘉魚樂,棲梧見鳳飛。
游鱗戲滄浪,鳴鳳棲梧桐。
典故 剪圭
一葉桐
成王剪桐
相關(guān)人物叔虞
周成王
《呂氏春秋·覽部》卷十八〈審應(yīng)覽·重言〉~56~
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皇逵菹?,以告周公。周公以請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與虞戲也?!恢芄珜υ唬骸撼悸勚熳訜o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635~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渫醣?,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故坟蛘垞袢樟⑹逵?。成王曰:「吾與之戲耳?!故坟唬骸柑熳訜o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例句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剪桐。
盤石圭多剪,兇門轂少推。
玉樹陰初正,桐圭影未斜。
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
典故七里灘
嚴(yán)陵釣
子陵釣
羊裘釣
披羊裘
羊裘翁
桐江叟
七里溪
羊裘老子
嚴(yán)陵臥
嚴(yán)光釣瀨
笑嚴(yán)陵
羊裘叟
垂釣滄波
富春生
換釣舟
思嚴(yán)子
野水投竿
垂釣嚴(yán)生
獨(dú)抱羊裘
漢皇故人
狂客羊裘
披裘澤畔
嚴(yán)子垂釣
嚴(yán)灘垂釣
富春漁釣
披裘垂釣
桐江釣叟
桐江羊裘
子陵釣灘
富春瀨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yán)光〉~2764~
嚴(yán)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xué)。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沟垡善涔?,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jìn)膳。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fù)特徵,不至。年八十,終于家。帝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
《水經(jīng)注》卷四十〈漸江水〉~3283~
會貞按:《后漢書·嚴(yán)光傳》,字子陵。光武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注》引顧野王《輿地志》,七里瀨在東陽江下,與嚴(yán)陵瀨相接,有嚴(yán)山。桐廬縣南有嚴(yán)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yán)陵釣壇也?!对椭尽罚瑖?yán)子陵釣臺在桐廬縣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廬縣西。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傳·嚴(yán)光傳》
「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焉?!固?#183;李賢注引顧野王《輿地志》:「桐廬縣南有嚴(yán)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yán)陵釣壇』也。」
簡釋
嚴(yán)陵釣:詠隱士。唐李白《獨(dú)酌清溪江石上寄權(quán)昭夷》:“永愿坐此石,長垂嚴(yán)陵釣?!?/p>
例句
知君濟(jì)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yīng)夢釣磯。
何忍嚴(yán)子陵,羊裘死荊棘。
云山繞屋猶嫌淺,欲棹漁舟近釣臺。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臺。
垂老登云路,猶勝守釣磯。
結(jié)茅秪約釣魚臺,濺水鸕鶿去又回。
《昭明文選》卷三十四漢·枚叔(乘)《七發(fā)》
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中郁結(jié)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涓胨腊肷?。冬則烈風(fēng)漂霰飛雪之所激也,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朝則鸝黃鳱鴠鳴焉,暮則羈雌迷鳥宿焉?!谑潜城锷娑?,使琴摯斫斬以為琴,野繭之絲以為弦,孤子之鉤以為隱,九寡之珥以為約。使師堂操暢,伯子牙為之歌。
例句
君不見道邊廢棄池,君不見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樹中琴瑟,一斛舊水藏蛟龍。
《尚書》卷六〈夏書·禹貢〉~82~
海、岱及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于淮、泗,達(dá)于菏。舊題漢·孔安國傳:「孤,特也。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span>
《莊子集釋》卷二下〈內(nèi)篇·德充符〉~222~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jù)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晉·郭象注:「夫神不休于性分之內(nèi),則外矣;精不止于自生之極,則勞矣。故行則倚樹而吟,坐則據(jù)梧而睡,言有情者之自困也。」唐·成玄英疏:「槁梧,夾膝幾也。惠子未遺筌蹄,耽內(nèi)名理,疏外神識,勞苦精靈,故行則倚樹而吟詠,坐則隱幾而談?wù)f,是以形勞心倦,疲怠而瞑者也?!?/span>
《莊子》內(nèi)篇·卷一下《齊物論》
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jù)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莊子》內(nèi)篇·卷二下《德充符》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jù)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例句
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
憶昔同驅(qū)傳,忘懷或據(jù)梧。
典故日月跳丸
跳丸日月
兩丸日月
跳丸烏兔
心兵語阱
霜風(fēng)入梧桐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六〈秋懷詩十一首〉
〈秋懷詩十一首〉其九:「霜風(fēng)侵梧桐,眾葉著樹乾??针A一片下,琤若摧瑯玕。謂是夜氣滅,望舒霣其團(tuán)。青冥無依倚,飛轍危難安。驚起出戶視,倚楹久汍瀾。憂愁費(fèi)晷景,日月如跳丸。迷復(fù)不計遠(yuǎn),為君駐塵鞍?!?/span>
《朝野僉載·補(bǔ)輯》~68~
劍南彭蜀間有鳥大如指,五色畢具。有冠似鳳,食桐花,每桐結(jié)花即來,桐花落即去,不知何之。俗謂之「桐花鳥」,極馴善,止于婦人釵上,客終席不飛。人愛之,無所害也。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畫桐花鳳扇賦并序〉~743~
成都夾岷江,磯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靈禽五色,小于元鳥,來集桐花,以飲朝露。及華落,則煙飛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繪于素扇,以賚稚子。余因作小賦,書于扇上。
《蘇軾詩集》卷十九〈次韻李公擇梅花〉
詩人固長貧,日午饑未動。偶然得一飽,萬象困嘲弄。尋花不論命,愛雪長忍凍。天公非不憐,聽飽既喧鬨。君為三郡守,所至滿賓從。江湖常在眼,詩酒事豪縱。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永懷茶山下,攜妓修春貢。更憶檻泉亭,插花云髻重。蕭然臥灊麓,愁聽春禽哢。忽見早梅花,不飲但孤諷。詩成獨(dú)寄我,字字愈頭痛。嗟君本侍臣,筆橐從上雍。脫靴吟芍藥,給札賦云夢。何人慰流落,嘉蘤天為種。杯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感時念羈旅,此意吾儕共。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鳳。君亦憶匡廬,歸掃藏書洞。何當(dāng)種此花,各抱漢陰甕。
典故目送飛鴻
目送歸鴻
目送孤鴻
目送征鴻
揮五弦
送飛鳥
手揮五弦
失飛鴻
中散送飛鴻
揮弦送鴻
舉雙白眼送飛鴻
送目鳴琴
斷鴻遠(yuǎn)目
手揮七弦亦
手寄七弦桐,目送飛鴻
相關(guān)人物嵇康
《昭明文選》卷二十四〈詩丙·贈答二·贈秀才入軍五首〉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例句
身騎天馬多意氣,目送飛鴻對豪貴。
鴻飛滅處猶目送,蝶舞閑時夢忽成。
醉來倚玉無馀事,目送歸鴻笑復(fù)歌。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鴻飛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