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字經(jīng)(三字經(jīng))  拼音:sān zì jīng
1.書名。一說為宋王應麟撰,一說為宋區(qū)適子撰。明代黎貞增廣,清人又加增益,民國章炳麟有重訂本。全書用三字一句的韻文寫成,與千字文并行。為舊時童蒙誦讀之書。
2.三個字組成的粗野的、罵人的口頭語。如:「用三字經(jīng)罵人是粗野的行為。」
《漢語大詞典》:針尖兒對麥芒兒
雙方尖銳對立,斤斤計較,毫不退讓
干嗎這么針尖對麥芒兒的,少說一句不會矮一截兒吧?
《國語辭典》: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是天涯淪落人)  拼音: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彼此都是流落在外或有著相同際遇的人。如:「我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聊天時特別有共鳴?!固?。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div>
《國語辭典》:一退六二五  拼音:yī tuì liù èr wǔ
本為珠算口訣,今戲用為推諉、推卸。如:「這些人做事向來是一退六二五,不負責任?!?/div>
《國語辭典》:一言半語(一言半語)  拼音:yī yán bàn yǔ
言辭很少。宋。楊萬里 送劉德脩殿院直閣將漕潼川詩:「一言半語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姑?。無名氏《認金梳》第三折:「我倒好笑,你請我來吃酒來,一言半語,差了些兒,將我鎖在這里。」也作「一字半句」、「一言半字」。
《國語辭典》:一言一行  拼音:yī yán yī xíng
言談舉止。南朝梁。任昉〈為范始作求立太宰碑表〉:「若夫一言一行,盛德之風?!挂沧鳌敢谎砸粍印埂?/div>
《國語辭典》: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拼音:jūn zǐ jiāo jué,bù chū è shēng
(諺語)君子即使絕交,也不說一句惡言?!稇?zhàn)國策。燕策二》:「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絜其名。」
《國語辭典》:有一句說一句(有一句說一句)  拼音:yǒu yī jù shuō yī jù
心中若知一句,口中便說一句。比喻實在而不撒謊。《金瓶梅》第九一回:「小媳婦你是本縣官人,不比外邊媒人快說謊。我有一句說一句,并無虛假?!?/div>
《國語辭典》:一語成讖(一語成讖)  拼音:yī yǔ chéng chèn
讖,預言?!敢徽Z成讖」指本為一句無心的話,竟然變成預言且應驗了。如:「想不到他當初的一句玩笑話,竟然一語成讖,令人不勝唏噓。」
《國語辭典》:一替一句  拼音:yī tì yī jù
一句接著一句,輪流講話?!独蠚堄斡洝返谒幕兀骸改侵@張李二公又親自到廂房里來道謝,一替一句,又奉承了半日?!?/div>
《國語辭典》:單句對(單句對)  拼音:dān jù duì
一種對偶,以一句對一句。如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箖删浼磳俅恕?/div>
《國語辭典》:字斟句酌  拼音:zì zhēn jù zhuó
逐字逐句皆仔細斟酌、推敲。形容作文章或說話時態(tài)度謹慎。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div>
《國語辭典》:丟磚料瓦(丟磚料瓦)  拼音:diū zhuān liào wǎ
料,撂。「丟磚料瓦」比喻東說一句、西說一句地罵人。《西游記》第一八回:「今日我的父母,隔著墻,丟磚料瓦的,甚是打我罵我哩!」
分類:一句罵人
《國語辭典》:斷章截句(斷章截句)  拼音:duàn zhāng jié jù
割裂、摘取他人的文章、句子,重新組合成為自己的文章?!端问?。卷一五六。選舉志二》:「三年,臣僚請:『學校、場屋,并禁斷章截句,破壞義理,及春秋經(jīng)越年牽合?!弧挂沧鳌笖嗾抡洹?。
《漢語大詞典》:讀破句(讀破句)
斷句錯誤,把上一句末了的字連到下一句讀,或者把下一句頭上的字連到上一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