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輪兒(輪兒)  拼音:lún ér
1.輪子。
2.輪流一周。如:「他已經(jīng)敬完一輪兒的酒?!?/div>
《漢語大詞典》:廿八躔
指躔次在黃道赤道附近一周天的二十八宿等星辰。 清 趙翼 《蘇州玄妙觀登三層樓》詩:“眼廓三千界,胸羅廿八躔?!?/div>
《漢語大詞典》:圓錐(圓錐)
(1).數(shù)學(xué)名詞。直角三角形以夾直角的任意一邊為軸旋轉(zhuǎn)一周所成的立體。如:這座紀念塔的上端是圓錐形的。
(2).指近于圓錐形的。如:圓錐花序。
《國語辭典》:圓柱體(圓柱體)  拼音:yuán zhù tǐ
一直線常與定直線平行,繞定直線而旋轉(zhuǎn),又以平行的二平面橫截之,則二平面及旋成的圓面所界成的立體為「圓柱體」。
《國語辭典》:紙婚(紙婚)  拼音:zhǐ hūn
結(jié)婚一周年紀念,西洋俗稱為「紙婚」。
《國語辭典》:太歲年名(太歲年名)  拼音:tài suì nián míng
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并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再以太歲的運行來做為紀年,當(dāng)太歲在寅的方位時,稱為「攝提格」;太歲在卯的方位時,稱為「單閼」,而由辰至丑,依序為執(zhí)徐、大荒落、敦牂、協(xié)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與赤奮若,太歲年名即指這十二個年分的名稱。
《國語辭典》:日浹往來(日浹往來)  拼音:rì jiá wǎng lái
日浹,從甲日到癸日,一周十天的期間。日浹往來指交往頻繁,時常往來。唐。袁郊《紅線》:「三鎮(zhèn)互為姻婭,人使日浹往來?!?/div>
分類:一周十天
《國語辭典》:恒星周期(恒星周期)  拼音:héng xīng zhōu qí
以遠方恒星為參考點,天體自轉(zhuǎn)或公轉(zhuǎn)一周后,再度面對相同恒星的時間間隔。如地球公轉(zhuǎn)的恒星周期稱為恒星年。
《國語辭典》:圖書館周(圖書館周)  拼音:tú shū guǎn zhōu
圖書館界在每年十二月第一周所舉辦的各項宣傳活動。目的在激發(fā)群眾的讀書興趣,并提高人們利用圖書館的頻率。
《國語辭典》:爪甲點金(爪甲點金)  拼音:zhǎo jiǎ diǎn jīn
相傳古代有一周生成仙而去之后,家日貧,至其子無法延師就讀。周生乃遺其弟爪甲一枚,點萬物皆成金,其家由此大富。見《聊齋志異。卷一。成仙》。
《國語辭典》:恒星年(恒星年)  拼音:héng xīng nián
地球公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相當(dāng)于三百六十五日六時九分十秒。也就是太陽在天空中相對于背景恒星,兩次出現(xiàn)于相同位置之間的時間,故稱為「恒星年」。
《國語辭典》:恒星日(恒星日)  拼音:héng xīng rì
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相當(dāng)于二十三小時五十六分四秒。最初以遙遠恒星為基準,故稱為「恒星日」。
《國語辭典》:恒星月(恒星月)  拼音:héng xīng yuè
月球公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相當(dāng)于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點五秒。最初以遙遠恒星為基準,故稱為「恒星月」。
《漢語大詞典》:做周年
在人亡故一周年時進行祭奠。《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不防 張梢 從后用斧劈來……結(jié)果了性命。 張梢 連聲道:‘乾浄,乾浄!來年今日,叫老婆與你做周年?!?span id="u9wgp1n"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九:“若到明年,我也害死,好做周年了?!?/div>
《國語辭典》:度晬  拼音:dù zuì
閩南方言。即小孩出生滿一周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