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3,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首祚
期親
期功
元朔
后年
歲旦
三花樹
月數(shù)
再熟
母服
星周
歲會
服期
高齡
四游
《漢語大詞典》:首祚
一年的開頭。祚,年。 晉 王羲之 《月儀》:“日往月來,元正首祚?!?/div>
分類:一年開頭
《漢語大詞典》:期親(期親)
亦作“朞親”。 服喪一年的親屬。《魏書·廣川王略傳》:“欲令諸王有期親者為之三臨,大功之親者為之再臨,小功緦麻為之一臨?!?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又論 濮安懿王 ,當(dāng)準(zhǔn)先朝封贈期親尊屬故事,天下韙之?!?元 李五 《虎頭牌》第四折:“尋思來這朞親尊長多妨礙,俺今日謝罪也在宅門外?!?span id="woyuexh"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八回:“我只穿了期親的服制,在旁邊回禮?!?/div>
《國語辭典》:期功  拼音:jī gōng
古代的喪服。期,服喪一年。功,又分為大功、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文選。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div>
《漢語大詞典》:元朔
一年的第一個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唐 德宗 《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獻歲視元朔,萬方咸在庭?!?span id="5lqzf1l" class="book">《舊唐書·李玨傳》:“元朔未改,園陵尚新?!?清 錢謙益 《崇禎元年元日立春》詩:“淑氣和風(fēng)應(yīng)候來,王春元朔併相催?!?/div>
《國語辭典》:后年(後年)  拼音:hòu nián
1.明年的次年。如:「他后年即可學(xué)成歸國?!埂睹魇?。卷二四四。左光斗列傳》:「或議削泰昌弗紀;或議去萬歷四十八年,即以今年為泰昌;或議以明年為泰昌,后年為天啟?!?br />2.其后一年,指明年?!稌x書》中常用。《晉書。卷三四。列傳。杜預(yù)》:「若當(dāng)須后年,天時人事不得如常,臣恐其更難也?!?/div>
分類:明年一年
《漢語大詞典》:歲旦(歲旦)
一年的第一天。東觀漢記·吳良傳:“歲旦,與掾吏入賀?!?span id="1nx1nwt" class="book">《宋書·禮志一》:“舊時歲旦,常設(shè)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門,以禳惡氣?!?span id="xz1cc66" class="book">《新唐書·呂元膺傳》:“父母在,明日歲旦不得省為恨。”《三國演義》第五五回:“今歲旦在邇,使 備 悒怏不已?!?/div>
分類:一年一天
《漢語大詞典》:三花樹(三花樹)
即貝多樹。一年開花三次,故名。見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槃多。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餘基隱嶙,仍知萬歲之亭;古木摧殘,尚辨三花之樹?!?唐 李白 《鳴皋歌奉餞叢翁清歸五崖山居》詩:“去時應(yīng)過 嵩少 間,相思為折三花樹。” 王琦 注:“三花樹,即貝多樹也?!?明 王恭 《寄上清王道人》詩:“心懷九轉(zhuǎn)丹,夢繞三花樹?!?/div>
《漢語大詞典》:月數(shù)(月數(shù))
(1).謂計時的月的數(shù)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宋 程大昌 考古編·正朔一:“由是推之,謂變歲初而不移月數(shù)者,非也?!?明 張綸 《林泉隨筆》:“反復(fù)數(shù)百餘言,不過皆為 商 建丑即以丑月為歲首, 周 建子即以子月為正月。今按 山屋 許氏 言,春秋改時改月出於圣人特筆,而他書月數(shù)不改乃時王之制,如是則諸家不改月數(shù)之説為有據(jù)矣?!?br />(2).特稱十二。古樂為十二調(diào),分六陽律、六陰律。呂氏春秋始以律與歷附會,以十二律應(yīng)十二月,故稱。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嘗著《琴箋》,以天地自然有十三聲,徽非月數(shù)也。”
(3).指月經(jīng)。因月行經(jīng)數(shù)日,故稱。 元 施惠《幽閨記·抱恙離鸞》:“[浄]他犯著產(chǎn)后驚風(fēng)。[旦]不是。[浄]莫不是月數(shù)不通。[旦]這太醫(yī)胡説。[末]他是男子漢,怎么倒説了女人的病癥?!?/div>
《漢語大詞典》:再熟
指谷物一年兩次成熟,或果樹一年兩次結(jié)實。文選·左思〈吳都賦〉:“國稅再熟之稻,鄉(xiāng)貢八蠶之緜?!?張銑 注:“南人種稻,一歲再熟。”藝文類聚卷八六引 晉 潘岳 《橘賦》:“余齋前橘樹,冬夏再熟,聊為賦云爾?!?span id="055mfcz" class="book">《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土沃,麥、禾皆再熟?!?/div>
《漢語大詞典》:母服
(1).服喪制度之一。古制,父在母死,服喪一年。自 唐 垂拱 年間始,改為三年。見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吉兇典制·母服
(2).居母喪所穿的喪服。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八年:“時 仲言 有母服,難入禁中,乃使衣民服,號 王山人 ?!?/div>
《漢語大詞典》:星周
星辰視運動歷一周天為一星周,即一年。 宋 張元干 《水調(diào)歌頭·癸酉虎丘中秋》詞:“倦游回首,向來云臥兩星周?!?/div>
《漢語大詞典》:歲會(歲會)
一年一次的相會。 唐 趙德麟 《商調(diào)蝶戀花》詞:“鏡破人離何處問,路隔銀河,歲會知猶近?!?/div>
分類:一年相會
《漢語大詞典》:服期
亦作“ 服朞 ”。 服喪一年。新唐書·韓愈傳:“嫂 鄭 喪,為服期以報?!?宋 周密 齊東野語·胡明仲本末:“稱謂既如此,則三年之喪,宜降其服朞,又昭昭然矣?!?清 方苞 《書〈孝婦魏氏詩〉后》:“古者,婦於舅姑服期?!?/div>
《國語辭典》:高齡(高齡)  拼音:gāo líng
年紀很大。多指六十歲以上。如:「這是專門為高齡祖父、祖母所辦的運動會?!挂卜Q為「高年」。
《漢語大詞典》:四游(四遊)
亦作“ 四游 ”。
(1).古人認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別向東、南、西、北四極移動,稱“四游”。禮記·月令題解 孔穎達 疏引 漢 鄭玄 注“考靈耀”云:“地與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與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極。地雖西極,升降正中,從此漸漸而東,至春末復(fù)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下,至夏季復(fù)正。立秋之后東游,秋分東游之極。地則升降正中,至秋季復(fù)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極。地則升降極上,冬季復(fù)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義也?!?br />(2).指四季,四時。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悲夫四游之代序,六龍騖而不息?!?br />(3).即四極。指日月周行四方所達的最遠點。宋書·顏延之傳:“渾四游而斡五緯,天道弘也?!?清 錢謙益 《效歐陽詹玩月》詩:“金波穆穆映八表,天門蕩蕩開四游。”參見“ 四極 ”。
《國語辭典》:四極(四極)  拼音:sì jí
1.四方極遠的地方。《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大矣孝熙,四極爰轃?!固啤顭K〈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極而金聲?!?br />2.四方邊境?!豆茏印枴罚骸腹俑?,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yīng)四極。」
3.古代神話傳說中四方的擎天柱。《淮南子。覽冥》:「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