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詞典
一耳
分類詞匯
側耳
三耳
耳杯
重傷罪
《駢字類編》:一耳
元史五行志:至元二十年四月,固安州王得林妻張氏懷孕五月,生一男,四手四足,圓頭三耳,一耳附腦后,生而即死,具狀有司上之。一又呂覽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 心也。
分類:一耳
《國語辭典》:側耳(側耳)  拼音:cè ěr
傾著耳朵聽。形容專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向這屏墻邊側耳偷睛覷,誰曾見這官府!」
《漢語大詞典》:三耳
(1).傳說 隋 董慎 被冥府追為右曹從事,召 常州 秀才 張審通 掌書記。 慎 令為判,申天府。有黃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當。 慎 怒,以方寸肉塞其耳。 審通 再判之,后有天符來云,甚允當。 慎 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兒擘為耳,安于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可乎?”后 審通 復活,覺額癢,涌出一耳,尤聰。時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才?!焙蠹匆源藶榈洌^人聰明穎悟,異于往常。 宋 蘇軾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眳㈤?施元之 注 蘇 詩引 宋 張君房 《脞說》。
(2).謂兩耳之外別有一耳,主聽。為 先秦 名家詭辯論題之一。孔叢子·公孫龍:“ 公孫龍 言臧之三耳甚辨析?!?/div>
《國語辭典》:耳杯  拼音:ěr bēi
一種古代飲酒器。橢圓形,兩側各有一耳,多為木胎漆器或青銅器。盛行于戰(zhàn)國至晉代之間。
《國語辭典》:重傷罪(重傷罪)  拼音:zhòng shāng zuì
法律上指使人受重傷的罪。包括毀敗或嚴重減衰一目或二目之視能、毀敗或嚴重減衰一耳或二耳之聽能、毀敗或嚴重減衰語能、味能或嗅能、毀敗或嚴重減衰一肢以上之機能、毀敗或嚴重減衰生殖之機能、其他于身體或健康有重大不治或難治之傷害等。犯此類重傷罪者,依《刑法》第278條第1項規(guī)定,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