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9
詞典
2
分類詞匯
7
詞典
一韻
一餅一韻
分類詞匯
拈韻
押韻
聲類
合韻
換韻
短柱體
二言詩
《駢字類編》:
一韻(一韻)
南史范云傳:齊建元初,竟陵王子良為會稽太守,云為府主簿,王未之知。后尅日登秦望山,乃命云。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韻,人多作兩句讀之,并。不得韻,又皆大篆,人多,不。識,乃夜取史記讀之,令上口。明日登山,子良令賓僚讀之,皆茫然不識。末問云,云曰:下官嘗讀史記,見此刻石文。進乃讀,之如流。子良大悅,因以為上賓。自是寵冠府朝。北史李諤傳:江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復遺理存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萹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 滄浪詩話:有古詩一韻兩用者,有古詩一韻三用者。
分類:
一韻
《分類字錦》:
一餅一韻(一餅一韻)
歸田錄:太宗時親試進士。每以先進卷子者。賜第一人及第。孫何與李庶幾同在科場。皆有時名。庶幾文思敏速。何尤苦思遲會。言事者上言。舉子輕薄。為文不求義理。惟以敏速相誇。因言庶幾與舉子于餅肆中作賦。以一餅熟成一韻者為勝。太宗聞之大怒。是歲殿試。庶幾最先進卷子。遽叱出之。由是何為第一。
分類:
餅
《漢語大詞典》:
拈韻(拈韻)
(1).隨意取用某一韻做詩,與“限韻”相對。 清
李漁
《奈何天·逼嫁》
:“拈韻做來的詩,不足取信,教他限個韻來?!?br />(2).指韻律。 清
余懷
《
板橋雜記·麗品
》
:“﹝ 寇湄 ﹞能度曲,善畫蘭,粗知拈韻,能吟詩?!?/div>
分類:
隨意
韻律
取用
一韻
《國語辭典》:
押韻(押韻)
拼音:
yā yùn
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yōu)美,稱為「押韻」。
分類:
押韻
一韻
韻母
《國語辭典》:
聲類(聲類)
拼音:
shēng lèi
1.聲韻學上指聲母,為形聲字的聲符。
2.書名。魏李登著,為一韻書,今已失傳。
分類:
聲韻學
書名
聲母
形聲
一韻
韻書
聲符
失傳
《漢語大詞典》:
合韻(合韻)
(1).同一韻律。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謝王廣文雙姬》
詞:“合韻歌喉,同茵舞袖,舉措脫體別。”
(2).葉韻。謂韻腳符合韻部或韻轍。如:這首詩寫的很好,但末句不合韻。
(3).即合元音。參見“ 合元音 ”。
分類:
一韻
韻律
韻腳
符合
合韻
韻部
《漢語大詞典》:
合元音
舊時語音學上指開口度較小,發(fā)音時舌位比較高的幾個元音。
分類:
時語
語音學
開口
發(fā)音
幾個
元音
《漢語大詞典》:
換韻(換韻)
謂同一韻文用韻的轉換。除律詩絕句必須一韻到底外,古體詩和賦以及其它詩歌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每隔若干句換韻;詞曲必須按譜,或一韻到底,或換韻。亦稱“ 轉韻 ”。
分類:
一韻
韻文
用韻
轉換
律詩
絕句
必須
到底
《漢語大詞典》:
短柱體(短柱體)
詞曲中俳體之一格,通篇每句兩韻,或兩字一韻, 元 人所謂六字三韻語。 元 虞集 有
《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柱體》
曲。
分類:
詞曲
一格
兩字
一韻
《漢語大詞典》:
二言詩(二言詩)
指兩字一韻的詩。 清
趙翼
《
陔餘叢考·一二言詩
》
:“
《
吳越春秋·黃竹之歌
》
曰,‘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則竟以兩字相葉矣。
《
輟耕録
》
載 虞伯生
《詠蜀漢事》
曰,‘鸞輿三顧茅盧。 漢 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 南瀘 ,長驅 西蜀 ,力拒 東吳 。美呼, 周瑜 妙術;悲夫, 關羽 云殂。天數(shù)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此又通首皆兩字一韻,更前人所未有也。中州韻,入聲似平聲,故‘蜀’‘術’等字,皆與‘魚’‘虞’相葉。古來通首二言詩,惟此一首?!?/div>
分類:
兩字
一韻
詩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