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gè)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漢語大詞典》:開府(開府)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后漢書·董卓傳:“ 傕 ( 李傕 )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lǐng)司隸校尉,假節(jié)?!?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qū)??!?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br />(2).指有權(quán)開府的官員。 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清新 庾開府 ,俊逸 鮑參軍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九:“ 無咎 ( 晁無咎 )云:‘疑 宋開府 鐡石心腸。’”
(3).特指 庾信 。 宋 歐陽修 《答判班孫待制見寄》詩:“惟恨 江淹 才已盡,難酬 開府 句清新。”
(4).府兵軍職。 西魏 和 北周 時(shí)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shè)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國語辭典》:太師(太師)  拼音:tài shī
1.職官名。三公之最尊者。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妒酚洝>砣?。宋微子世家》:「于是微子度紂終不可諫,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于太師、少師。」《三國演義》第八回:「本欲留將軍止宿,恐太師見疑?!?br />2.古代樂官之長。掌管樂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于是就太師以正雅頌,因魯史以修春秋。」
《國語辭典》:萬石(萬石)  拼音:wàn dàn
1.漢制,三公的俸祿,月各三百五十斛谷,稱為「萬石」。《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唐。顏師古。注:「漢制,三公號稱萬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br />2.漢有二千石的官,凡一門有五人當(dāng)二千石的官,稱為「萬石」。如漢石奮及其四子官皆二千石,號萬石君。
3.形容數(shù)量極多?!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撞千石之鐘,立萬石之鉅。」
《國語辭典》:登臺(登臺)  拼音:dēng tái
1.上臺。如:「登臺領(lǐng)獎(jiǎng)」。
2.上舞臺表演。如:「演藝人員常隨片登臺作秀?!?br />3.登上政治舞臺,從事政務(wù)。
《國語辭典》:太傅  拼音:tài fù
1.職官名。三公之一,位次太師而在太保之上。職在輔助皇帝,使無過失。《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蘧伯玉為太傅,孔父為詹事?!?br />2.輔導(dǎo)太子的官。西漢時(shí)稱為「太子太傅」。《文選。賈誼。吊屈原文》:「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div>
《國語辭典》:大師(大師)  拼音:dà shī
1.對和尚的尊稱。《晉書。卷九五。藝術(shù)傳。鳩摩羅什傳》:「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種少嗣?!?br />2.稱學(xué)問、藝術(shù)的造詣很高,為人所宗法者。如:「國畫大師」、「國學(xué)大師」?!妒酚洝>硪欢?。儒林傳。伏生傳》:「學(xué)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div>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gè)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挂卜Q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國語辭典》:上公  拼音:shàng gōng
1.周制,三公八命,出封時(shí),加一命稱為「上公」?!吨芏Y。春官。典命》:「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九為節(jié)?!?br />2.漢時(shí)太保太傅的尊稱?!逗鬂h書。卷一八。吳漢傳。論曰》:「吳漢自建武世,常居上公之位。」
3.公爵。亦泛指高官顯爵。唐。李華〈寄趙七侍御〉詩:「屬詞慕孔門,入仕希上公?!?/div>
《漢語大詞典》:中臺(中臺)
(1).內(nèi)臺。古代天子會(huì)諸侯時(shí),為諸侯所設(shè)的臺。分內(nèi)外臺,內(nèi)臺比外臺尊貴。逸周書·王會(huì):“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彌士?!?朱右曾 校釋:“中臺即內(nèi)臺,其外則下等也?!?br />(2).即尚書省。 秦 漢 時(shí)尚書稱中臺,謁者稱外臺,御史稱憲臺,合稱三臺。 魏 晉 宋 齊 并稱尚書臺, 梁 陳 后魏 北齊 隋 則稱尚書省。 唐 時(shí)曾更名中臺,后又改為尚書省。參閱《初學(xué)記·尚書令》。《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以旌茂功,以慰劬勞?!?唐 韓愈 《贈(zèng)刑部馬侍郎》詩:“紅旗照海壓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蘇舜卿 《杜公讓官表》:“尋被峻命,入官中臺?!?br />(3).舊時(shí)演戲,例由次要演員先演開場戲,而后才由主要演員演出正本戲,稱為中臺。紅樓夢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賈母 方進(jìn)來歇息?!?br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次二星,曰中臺?!?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東洛移鎮(zhèn)北都云云寄獻(xiàn)以抒下情》詩:“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詳“ 三臺 ”。
(2). 漢 代以來,以三臺當(dāng)三公之位,中臺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為司徒或司空的代稱。后漢書·郎顗傳:“白虹貫日,以甲乙見者,則譴在中臺……宜黜司徒,以應(yīng)天意。”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韋昭達(dá)墓志銘》:“屬上將之韜光,逢中臺之掩曜?!?唐 王維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久踐中臺座,終登上將壇?!?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臺,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綻也那皮開。”
《國語辭典》:三臺(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漢時(shí)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三臺」?!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br />2.古時(shí)天子有靈臺、時(shí)臺、囿臺,合稱為「三臺」。唐。徐堅(jiān)《初學(xué)記。卷二四。臺第六。敘事》:「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shí)臺以觀四時(shí)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br />3.星座名。分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一樣。參見「泰階」條。
《國語辭典》:黃閣(黃閣)  拼音:huáng gé
丞相廳事閣。因漢代丞相府里的廳事門為黃色,故稱為「黃閣」。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黃閣臣。」
《國語辭典》:上臺(上臺)  拼音:shàng tái
1.上司。唐。白居易 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詩:「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肝覀儗⒋耸聰⒁粋€(gè)簡明的稟帖,稟明上臺,看上臺如何批下來,我們遵照辦理就是了?!?br />2.登上舞臺或講臺?!都t樓夢》第五四回:「文官等聽了出來,忙去扮演上臺?!?br />3.比喻出任官職或掌權(quán)。如:「從他平常的行止看來,一旦上臺后定有一番作為?!?/div>
《國語辭典》:上臺(上檯)  拼音:shàng tái
舊俗嫁女陪送妝奩,用兩人肩挑一臺,稱為「上臺」。
《漢語大詞典》:具位
(1).具瞻之位。指三公宰相。語本詩·小雅·節(jié)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 宣德皇后 敬問具位?!眳⒁姟?具瞻 ”。
(2).徒居官位,充數(shù)。新唐書·蘇味道傳:“然其為相,特具位,未嘗有所發(fā)明,脂韋自營而已?!?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一:“臺諫之臣,默默具位而不敢言事,至於規(guī)避百為,不敢居是職事。”遼史·逆臣傳中·蕭革:“ 革 怙寵專權(quán),同僚具位而已?!?br />(3). 唐 宋 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牘或其他應(yīng)酬文字上,常把應(yīng)寫明的官職爵位寫作“具位”,表示謙敬。 宋 范仲淹 《上時(shí)相議制舉書》:“月日,具位某,再拜上書於昭文相公閣下?!?宋 蘇軾 《祭大覺禪師文》:“維年月日,具位 蘇軾 ,謹(jǐn)以香茶蔬果,致奠故 大覺禪師 器之 之靈。” 宋 王安石 《上時(shí)政疏》:“年月日,具位臣某,昧死再拜上疏尊號皇帝陛下。”
《國語辭典》:具瞻  拼音:jù zhān
語本《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為民眾所瞻仰?!度龂尽>矶?。魏書。高柔傳》:「今公輔之臣,皆國之棟梁,民所具瞻。」《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道冠民宗,具瞻惟允?!?/div>
《國語辭典》:太保  拼音:tài bǎo
1.職官名。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多為恩寵所加的頭銜,并無實(shí)職?!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br />2.廟祝、巫師。宋。俞琰《書齋夜話》卷一:「余謂今之巫者言神巫其體,蓋猶古之尸,故南方俚俗稱巫為太保,又呼為師人?!?br />3.對仆役的的尊稱?!队魇烂餮浴>砣?。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官人吃了幾杯酒,睡在樓上。二位太保寬坐等一等,不要催促?!?br />4.對綠林人物的尊稱?!冻蹩膛陌阁@奇》卷四:「所有財(cái)物,但憑太保取去,只是鞍馬衣裝,須留下做歸途盤費(fèi)則個(gè)?!?br />5.不良少年。如:「他是個(gè)整天無所事事的小太保?!?/div>
《國語辭典》:三老  拼音:sān lǎo
1.上壽、中壽、下壽?!蹲髠鳌U压辍罚骸腹坌囿?,而三老凍餒?!箷x。杜預(yù)。注:「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br />2.年高德劭的長老?!吨軙>硭奈?。儒林傳。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詔尊太傅燕公為三老?!?br />3.職官名。漢時(shí)掌一鄉(xiāng)之教化?!抖Y記。禮運(yùn)》:「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xué)?!埂稘h書。卷一。高帝紀(jì)上》:「舉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xiāng)一人?!?br />4.四川江峽中稱水夫掌柁的為「三老」。唐。杜甫 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棙柁開頭捷有神?!?/div>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設(shè)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yǎng)之。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shè)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鄭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yǎng)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span id="fqatzlf" class="book">《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xué)?!?鄭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穎達(dá) 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span id="z9gnz9y" class="book">《漢書·禮樂志》:“養(yǎng)三老五更於辟廱。”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漢書·明帝紀(jì)》:“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yǎng)終厥身?!?李賢 注引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span id="lbs2upn"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其以 祥 ( 王祥 )為三老, 小同 ( 鄭小同 )為五更?!?span id="nd9dtxi" class="book">《北史·魏紀(jì)三》:“以 尉元 為三老, 游明根 為五更。又養(yǎng)國老、庶老、將行大射之禮?!?/div>
《國語辭典》:常山  拼音:cháng shān
植物名:(1)蕓香科臭常山屬,落葉灌木。高可達(dá)三公尺。單葉互生,具黃色半透明腺點(diǎn),發(fā)惡臭,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S綠色,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萼片、花瓣、雄蕊均為四枚。蒴果裂開為四枚分果片,種子黑色,近球形,有胚乳。根莖及果入藥,味辛、有小毒。原產(chǎn)韓國及日本。(2)虎耳草科常山屬,灌木。高一至二公尺。單葉,對生,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傘房狀圓錐花序,花瓣五枚,藍(lán)色或白色。漿果黑熟。根入藥。分布東亞、東南亞及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