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饔飧不飽(饔飧不飽)  拼音:yōng sūn bù bǎo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飧不飽,沒閒錢去養(yǎng)馬騾。」也作「饔飧不給」、「饔飧不繼」。
《國語辭典》:冷灶清鍋(冷灶清鍋)  拼音:lěng zào qīng guō
比喻家境清寒,三餐不繼。《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與了小璉哥些飯吃,合小璉哥到了家中,前后看了一遍,一無所有,冷灶清鍋,好不慘悽!」
《國語辭典》:有一頓,沒一頓(有一頓,沒一頓)  拼音:yǒu yī dùn,méi yī dùn
形容三餐不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媳婦是個病鬼,兒子又十分不孝,動不動將老身罵詈,養(yǎng)贍又不周全,有一頓,沒一頓的。」
分類:三餐不繼
《國語辭典》:吃一頓挨一頓(吃一頓挨一頓)  拼音:chī yī dùn āi yī dùn
形容三餐不繼,生活困苦?!豆僭捴改稀>矶?。官商吐屬》:「腳下是吃一頓挨一頓,這么樣兒的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