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方明壇(方明壇)
設(shè)有上下四方神明之象的祭壇。陳書·宣帝紀(jì):“﹝九月﹞乙巳,立方明壇于 婁湖 ?!眳⒁姟?方明 ”。
《國語辭典》:方明  拼音:fāng míng
四方神明的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骍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漢語大詞典》:互訛(互訛,互譌)
亦作“ 互譌 ”。謂古籍中上下兩句的文字互相訛誤。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兩句互誤例:“古書有上下兩句平列,而傳寫互誤其字者。詩·江漢篇:‘ 江 漢 浮浮,武夫滔滔。’ 王 氏 引之 曰:‘當(dāng)作“ 江 漢 滔滔,武夫浮浮?!薄瓕懡?jīng)者‘滔滔’‘浮浮’上下互譌?!?span id="wummaa6" class="book">《管子·侈靡》“使君親之際同索,屬敬也;使人君不安者,屬察也” 郭沫若 校:“‘察’與‘際’互訛。”
《國語辭典》:冠履倒易  拼音:guān lǚ dào yì
比喻上下顛倒,本末倒置。《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冠履倒易,陵谷代處。」也作「冠履倒置」。
分類:上下顛倒
《國語辭典》:黑口  拼音:hēi kǒu
版本學(xué)上指一種線裝書書口的格式。書的版心上下端所刻的線條,線條粗闊的稱為「大黑口」,細(xì)狹的稱為「小黑口」。
《漢語大詞典》:黑吊搭(黑弔搭)
傳統(tǒng)劇戲裝中假須吊搭髯的一種。須分上下,口上的形短,左右撇如八字;頦下的稍長(zhǎng),分黑、蒼、白三色。多為丑角所戴。如《烏盆記》中之 張別古 、《群英會(huì)》中之 蔣干 。
《漢語大詞典》:河目???/div>
上下眶平正而長(zhǎng)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為圣賢相貌。《詩·大雅·生民》“ 后稷 呱矣” 唐 孔穎達(dá) 疏:“異之於人,猶有奇表異相,若 孔子 之河目???, 文王 之四乳龍顏之類?!?明 無名氏 《四賢記·社會(huì)》:“ 弓伯長(zhǎng) 河目海口,食祿千鐘?!?/div>
《國語辭典》:不分軒輊(不分軒輊)  拼音:bù fēn xuān zhì
相比較的結(jié)果,分不出高下。如:「他在數(shù)理方面的程度和小張不分軒輊?!?/div>
《國語辭典》:徹上徹下(徹上徹下)  拼音:chè shàng chè xià
貫通上下?!吨熳诱Z類。卷八??傉摓閷W(xué)之方》:「徹上徹下,無精粗本末,只是一理?!?/div>
《漢語大詞典》:八枳
謂大小、上下遞為藩蔽。枳樹芳香多刺,可做籬笆,故以為喻。逸周書·小開:“德枳維大人,大人枳維公,公枳維卿,卿枳維大夫,大夫枳維士,登登皇皇,君枳維國,國枳維都,都枳維邑,邑枳維家,家枳維欲無疆?!?/div>
《漢語大詞典》:閉革(閉革)
謂因君臣乖背,上下隔塞而引起變革。后漢書·王劉張等傳贊:“天地閉革,野戰(zhàn)羣龍。” 李賢 注:“革,改也。曰:‘天地閉,賢人隱?!衷唬骸斓馗锒臅r(shí)成, 湯 武 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
《漢語大詞典》:彈子鎖
以彈子、彈簧為主體的鎖。由鎖體、鎖芯、彈簧和上下彈子組成。當(dāng)鑰匙插入鎖孔時(shí),上彈子和下彈子的分界正好與鎖體、鎖芯的分界相齊,鎖便可打開。有門鎖、掛鎖等形式。
《漢語大詞典》:彈性工資
企業(yè)的工資總額和職工個(gè)人工資收入隨企業(yè)經(jīng)濟(jì)效益和職工個(gè)人勞動(dòng)成果可在規(guī)定幅度內(nèi)上下變動(dòng)的工資形式。有按職工工資全額作彈性變動(dòng)和只按其基本工資以外的獎(jiǎng)金部分作彈性變動(dòng)的兩種計(jì)算方法。
《國語辭典》:地平天成  拼音:dì píng tiān chéng
上下相稱宜。形容萬事都已就緒?!蹲髠?。僖公二十四年》:「夏書曰:『地平天成』,稱也?!箷x。杜預(yù)。注:「夏書,逸書。地平其化,天成其施,上下相稱為宜?!鼓铣?。鮑照〈河清頌。序〉:「道化周流,玄澤汪濊,地平天成,含生阜熙?!?/div>
《漢語大詞典》:倒糞(倒糞)
(1).把堆積的糞肥上下翻動(dòng)并搗碎。如:一個(gè)老頭兒在豬圈旁倒糞。
(2).方言。謂反復(fù)說相同的話,令人厭惡。如:就這么幾句話,你嘮叨個(gè)沒完,來回倒糞!
《漢語大詞典》:單線鐵路
上下行列車都在同一條正線上行駛的鐵路。相向行駛的列車必須在設(shè)有配線的車站上進(jìn)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