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2,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濛朧
蒙朧
蒙騰
蕪昧
迷懵
榛迷
昏暈
班闌
微昧
混水
嗎呼
惛憒
漫剝
糊涂帳
昏頭
《漢語大詞典》:濛朧(濛朧)
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齡 《齋心》詩:“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div>
分類:模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蒙朧(蒙朧,濛朧)
月光不明貌;模糊不清貌。 唐 杜甫 《牽??椗?/a>詩:“神光竟難候,此事終蒙朧?!?br />濛朧: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齡《齋心》:“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漢語大詞典》:蒙騰(矇騰)
猶懵懂。神志不清醒貌。 宋 陶谷 清異錄·酒漿:“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轉(zhuǎn)而入於飛蜨都,則又蒙騰浩渺而不思覺也。”
模糊不清。 元 貫云石 《點(diǎn)絳唇·詩酒風(fēng)流》套曲:“直喫的酩酊疏狂罷手,也不記誰扶下翠樓,眼矇騰口角涎稠?!?/div>
《漢語大詞典》:蕪昧(蕪昧)
(1).猶蕪沒。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詩序:“歷觀 燕 之舊都,其城池霸跡已蕪昧矣。”
(2).雜亂不清。《舊唐書·禮儀志二》:“今之所存,傳記雜説,用為準(zhǔn)的,理實(shí)蕪昧。”
分類:雜亂不清
《國語辭典》:迷懵  拼音:mí měng
糊里糊涂、意識不清。如:「像你這種迷懵含混的人,遲早會出事的。」
《漢語大詞典》:榛迷
雜木叢生,分辨不清。 明 徐渭 《代云南策問》之一:“﹝ 云 、 貴 間﹞雖間道有二,并犬牙於 川 ,久而榛迷,交地泯矣!”
《漢語大詞典》:昏暈(昏暈)
指光線模糊不清。 元 李翀 日聞錄:“日月昏暈,星宿動搖?!?葉圣陶 《隔膜·綠衣》:“燈光似乎含著煩悶的樣子,放不出光明來,只是昏暈和無力。”
昏厥;昏眩。《水滸傳》第五二回:“ 柴進(jìn) 痛哭了一場。繼室恐怕昏暈,勸住 柴進(jìn) ?!?span id="7vuu2cq" class="book">《紅樓夢》第七七回:“一陣虛火上攻,早昏暈過去?!?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眼下,失望、悲痛和激怒的心情,使他頭腦昏暈,四肢麻木?!?/div>
《漢語大詞典》:班闌(班闌)
(1).同“ 班蘭 ”。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旗旐采章·班劍:“本 漢 朝服帶劍,取五色班闌之義。”
(2).含混不清貌。班,通“ 斑 ”。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附錄:“其《樂則生矣》一段文字,開講處有數(shù)‘樂’字,鳥語班闌,不知音‘岳’音‘雒’。猶可謂肉團(tuán)心有一鍼孔乎?”
《漢語大詞典》:微昧
幽隱;不明;模糊不清。 漢 張衡 《歸田賦》:“感 蔡子 之慷慨,從 唐生 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圖畫:“ 元宗 時,以圖畫歲久,恐漸微昧,使 曹霸 重摹飾之?!?/div>
《國語辭典》:混水  拼音:hùn shuǐ
1.混濁不清的水。如:「一場大雨過后,池塘里一池混水?!挂沧鳌笢喫?。
2.比喻不正當(dāng)?shù)氖?。如:「他們倆做錯了事,不知改悔,反要把我們往混水里拉,真是可恨!」
3.比喻紊亂、骯臟的局面或處境。如:「反正混水里好摸魚,大家乾脆就不做事了?!挂沧鳌笢喫?。
《國語辭典》:嗎呼(嗎呼)  拼音:mǎ hu
含糊,不清楚,不認(rèn)真。如:「你做事情怎么這么嗎呼!」也作「麻糊」、「馬虎」。
《漢語大詞典》:惛憒(惛憒)
糊涂;不明事理;迷糊不清。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十反·趙相汝南李統(tǒng)》:“又 倀 年且九十,足以惛憒,義當(dāng)自引,以避賢路。”紅樓夢第九六回:“ 寳玉 失玉以后,神志惛憒,醫(yī)藥無效?!?/div>
《漢語大詞典》:漫剝
謂因剝蝕脫落而模糊不清。 宋 沈括 夢溪筆談·器用:“ 長安 故宮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擊響石而甚大,可長八九尺,形如垂肺,亦有款誌,但漫剝不可讀?!?明 李東陽 《石鼓歌》:“吁嗟往者不復(fù)返,庶免方來盡漫剝?!?/div>
《國語辭典》:糊涂帳(糊涂帳)  拼音:hú tú zhàng
內(nèi)容混雜不清的帳目。比喻關(guān)系混亂、弄不清楚的事物。《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將來一筆糊涂帳,上司查問下司,怕不把馮家放火罪名也坐在他們身上?」
《國語辭典》:昏頭(昏頭)  拼音:hūn tóu
思緒錯亂不清。如:「被他這么一搞,我都昏頭轉(zhuǎn)向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