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91
詞典
27
分類詞匯
262
佛典
2
共262,分18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茫茫
蒼茫
依稀
茫然
模糊
支離
不審
渺茫
忽忽
朦朧
惘然
恍然
好花
半醉
吞吐
《國語辭典》:
茫茫
拼音:
máng máng
1.水勢浩大無邊的樣子。唐。
杜甫
城上
詩:「風(fēng)吹花片片,春動(dòng)水茫茫。」
2.廣大無邊的樣子。唐。
杜甫
〈
宿花石戍
〉詩:「茫茫天造間,理亂豈恒數(shù)?!固?。
白居易
〈
長恨歌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br />3.不明的樣子。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br />4.目視不明的樣子。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
分類:
茫茫
遙遠(yuǎn)
廣大
渺茫
紛繁
茂盛
遼闊
模糊
紛雜
模糊不清
不清
眾多
《國語辭典》:
蒼茫(蒼茫)
拼音:
cāng máng
曠遠(yuǎn)迷茫的樣子。唐。
王維
山居即事
詩:「寂寞掩柴扉,蒼茫對(duì)落暉?!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46' target='_blank'>高適 〈
燕歌行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挂沧鳌笢婷!埂?/div>
分類:
蒼茫
廣闊
模糊
匆忙
不清
無邊
《國語辭典》:
依稀
拼音:
yī xī
1.彷佛,不清楚的樣子。唐。
趙嘏
江樓舊感
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改寝I揭開簾子,轎里坐著一個(gè)戴方巾的少年,諸葛天申依稀有些認(rèn)得。」
2.些許、微少。唐。
黃滔
祭陳先輩
:「謹(jǐn)以依稀蔬果,一二精誠,愿冥符于肸蚃,申永訣于幽明。」
分類:
依稀
少許
隱約
相像
不清
類似
微少
清晰
《國語辭典》:
茫然
拼音:
máng rán
1.無所知的樣子。唐。
韓愈
宿曾江口示侄孫湘
詩:「茫然失所詣,無路何能還?!埂都t樓夢》第三三回:「見寶釵進(jìn)來,方得便出來,茫然不知何往?!?br />2.悵惘若失的樣子。唐。杜甫〈送韋書記赴安西〉詩:「欲浮江海去,此別意茫然?!?br />3.廣遠(yuǎn)的樣子。唐。
李白
〈
行路難
〉三首之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固?。
杜甫
〈
遣興
〉詩三首之一:「下馬古戰(zhàn)場,四顧但茫然?!?/div>
分類:
茫然
廣闊
模糊
急遽
急遽貌
不清
無邊
失意
所知
《國語辭典》:
模糊
拼音:
mó hu
不清楚、不明顯。《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誰知除了眼鏡,兩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挂沧鳌改:埂?/div>
《國語辭典》:
模糊(糢糊)
拼音:
mó hú
不清楚、不明顯。《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燈光之下,人影模糊。」也作「模糊」。
分類:
模糊
不清
不清楚
清楚
混淆
不分明
草率
分明
馬虎
《國語辭典》:
支離(支離)
拼音:
zhī lí
1.分散?!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捷獵麟集,支離分赴?!?br />2.殘缺不全?!肚f子。人間世》:「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yǎng)其身,終其天年?!?br />3.散亂而無條理。漢。揚(yáng)雄《法言。五百》:「天地簡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經(jīng)之支離?曰:『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弧?br />4.漂泊流浪。唐。
杜甫
詠懷古跡
詩五首之一:「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分類:
繁瑣
分散
憔悴
流離
離奇
支吾
殘缺
瑣雜
雜亂
衰疲
虛妄
行動(dòng)
分裂
流浪
不中用
吞吞吐吐
含混
不清
附錄
《漢語大詞典》:
支離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離 ”。
《
莊子
》
寓言人物。肢體畸形,于世無補(bǔ),而坐受賑濟(jì)。
《
莊子·人間世
》
:“ 支離疏者 ,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huì)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 支離 攘臂而游於其間;上有大役,則 支離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 唐
權(quán)德輿
《古人名詩》
:“從此 直不疑 , 支離疏 世事?!?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師厚病間》
之三:“古來 支離疏 ,粟帛王所仁?!?/div>
分類:
寓言
人物
肢體
畸形
無補(bǔ)
《漢語大詞典》:
支離益(支離益)
《
莊子
》
寓言人物。 朱泙漫 從之學(xué)屠龍。
《
莊子·列御寇
》
:“ 朱泙漫 學(xué)屠龍於 支離益 ,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眴危ā?殫 ”。后亦省稱“ 支離 ”。
《
后漢書·張衡傳
》
:“深厲淺揭,隨時(shí)為義,曾何貪於 支離 ,而習(xí)其孤技邪?” 晉
張協(xié)
《七命》
:“爾乃命 支離 ,飛霜鍔,紅肌綺散,素膚雪落?!?/div>
分類:
寓言
人物
后
《漢語大詞典》:
支離叟(支離叟)
(1).指 支離疏 。 宋
劉克莊
《最高樓·乙卯生日》
詞:“此生慚愧 支離叟 ,何功消受水衡錢?!眳⒁姟?支離疏 ”。
(2).松的別稱。 元
陸友
《
研北雜志
》
卷下:“﹝ 鮮于樞 ﹞於廢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離叟 ?!币嗍∽鳌?支離 ”。 清
施閏章
《慈仁寺松》
:“ 支離 爾何意,不厭臥 長安 ?!?/div>
分類:
松
《國語辭典》:
不審(不審)
拼音:
bù shěn
1.不明白、不知道?!痘茨献印Uf山》:「萬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審。」《韓詩外傳》卷八:「古者明王圣主,其肢解人不審從何肢解始也?!?br />2.不審理、不處理。如:「由于當(dāng)事人愿意庭外和解,法官?zèng)Q定不審此案了。」
分類:
不知
不察
不慎
不清
慎重
不清楚
清楚
不確
審察
不周
《國語辭典》:
渺?! ?span id="uh0cvym" class='label'>拼音:miǎo máng
遼遠(yuǎn)而不易見。唐。
白居易
〈
長恨歌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分類:
渺茫
遼闊
空虛
模糊
虛妄
遼闊貌
模糊不清
不清
預(yù)期
不可
有把握
可信
《國語辭典》:
忽忽
拼音:
hū hū
1.匆匆?!冻o。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顾?。
蘇軾
〈
舟中夜起
〉詩:「此生忽忽憂患里,清境過眼能須臾?!?br />2.草率、不經(jīng)意。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忽忽之謀,不可為也。」
3.迷惘、迷茫的樣子。東周戰(zhàn)國。
宋玉
〈
高唐賦
〉:「悠悠忽忽,怊悵自失?!埂都t樓夢》第五六回:「(寶玉)心中悶悶,回至房中榻上,默默盤算,不覺就忽忽的睡去。」
4.失意的樣子。漢。
司馬遷
〈
報(bào)任少卿書
〉:「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唐。
李商隱
樊南乙集序
:「三年以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剋意事佛?!?/div>
分類:
象聲詞
模糊
失意
倏忽
不經(jīng)意
迷糊
失意貌
模糊不清
意貌
不清
急速
恍忽
輕率
《國語辭典》:
朦朧(朦朧)
拼音:
méng lóng
1.月色昏暗的樣子。唐。
來鵠
寒食山館書情
詩:「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西游記》第八一回:「睜著一雙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慘淡,月朦朧;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br />2.不清楚、模糊。唐。
李嶠
〈
早發(fā)苦竹館
〉詩:「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紅樓夢》第四一回:「只說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朧兩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3.糊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肝依蠈O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么朦朧,又敢來勾我?」
分類:
朦朧
模糊
神志
微明
含糊
微明貌
不清
糊涂
迷糊
《國語辭典》:
惘然
拼音:
wǎng rán
1.若有所失的樣子。《新唐書。卷二○八?;抡邆飨?。李輔國傳》:「中外聞其失勢,舉相賀,輔國始惘然憂,不知所出,表乞解官?!姑鳌P炝亍独C襦記》第三八出:「回首鄉(xiāng)關(guān),望斷孤云惘然?!?br />2.模糊不清的樣子。唐。
李商隱
〈
錦瑟
〉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shí)已惘然?!顾?。
蘇軾
與謝民師推官書
:「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
分類:
失意
迷糊
疑惑
失意貌
空無
意貌
不知所措
不清
不解
憂思
憂思貌
《國語辭典》:
恍然
拼音:
huǎng rán
1.忽然覺悟的樣子。《三國演義》第六○回:「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當(dāng)銘肺腑?!弧?br />2.茫然迷糊,模糊不清的樣子。唐。裴铏《傳奇。昆崙奴》:「生歸達(dá)一品意,返學(xué)院,神迷意奪,語減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3.彷佛。如:「過了半生異鄉(xiāng)漂泊的生活,再回到故鄉(xiāng),恍然如隔世一般。」
分類:
模糊
仿佛
猛然
模糊不清
忽然
不清
領(lǐng)悟
茫然
《國語辭典》:
好花
拼音:
hǎo huā
1.美麗的花。如:「好花不常開」。《醒世恒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或遇見賣花的有株好花,不論身邊有錢無錢,一定要買。無錢時(shí)便脫身上衣服去解當(dāng)?!?br />2.色彩繁多。如:「這件衣服看起來好花!」
3.視線模糊不清。如:「打了一上午的電腦,眼睛好花!」
4.比喻用情不專。如:「她的男朋友好花,叫她要注意!」
分類:
色彩
美麗
視線
模糊
繁多
用情
不清
不專
《國語辭典》:
半醉
拼音:
bàn zuì
喝醉酒,神智稍有不清。如:「每次喜宴,李先生總要喝個(gè)半醉,方肯罷休?!?/div>
分類:
喝醉
醉酒
神智
不清
《國語辭典》:
吞吐
拼音:
tūn tǔ
1.呼氣與吸氣。即道家所說的吐納?!侗阕印?nèi)篇。極言》:「杜疾閑邪,有吞吐之術(shù)?!?br />2.吞進(jìn)和吐出。比喻出納、隱現(xiàn)、聚散等變化。唐。
盧仝
〈
月蝕
〉詩:「奈何萬里光,受此吞吐厄?!?br />3.言語不直截或含混不清?!读凝S志異。卷四。青梅》:「生方讀,驚問所來;詞涉吞吐?!?br />4.傾訴;談吐。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難吞吐,沒氣路,短嘆長吁。愁腸似火,雨淚如珠。」
分類:
吞吐
傾訴
道家
語支
支吾
談吐
吐納
含混
不清
出納
隱現(xiàn)
聚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