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3
典故
12
詞典
136
分類詞匯
258
佛典
7
共258,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偏滯
拘泥
頑固
迂直
聚麀
無厭足
貪饞
書呆
啞羊
泥滯
殊不知
襲跡
無萬數(shù)
亡厭
協(xié)韻
《漢語大詞典》:
偏滯(偏滯)
謂拘泥而不知變通。
《
朱子語類
》
卷七四:“蓋天本是箇大底物事,以偏滯求他不得?!?明
方孝孺
《棠溪書舍記》
:“蓋 子羔 之信道,而才不足以行之; 仲由 優(yōu)於才,而未能以聞道:皆偏滯於一隅者也。”
分類:
拘泥
不知
知變
變通
《國語辭典》:
拘泥
拼音:
jū nì
固執(zhí)于個人的想法而不知變通。宋。
朱熹
〈
答陸子靜書
〉:「今必如此拘泥,強生分別?!埂段拿餍∈贰返谝痪呕兀骸覆淮婢心?,方好講到自由?!?/div>
分類:
拘泥
固執(zhí)
拘束
不知
知變
變通
《國語辭典》:
頑固(頑固)
拼音:
wán gù
固執(zhí)守舊,不知變通?!侗笔?。卷八一。儒林傳上。張偉傳》:「學(xué)通諸經(jīng),鄉(xiāng)里受業(yè)者,常數(shù)百人。儒謹汎納,雖有頑固,問至數(shù)十,偉告喻殷勤,曾無慍色?!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感值茏约壕枇咚麄兗澥扛霓k學(xué)堂,那知他們頑固得很?起初決計不肯辦,后來經(jīng)兄弟苦口勸導(dǎo),把撫憲的意思再三開導(dǎo),紳士這才答應(yīng)了?!?/div>
分類:
頑固
立場
堅硬
愚妄
固執(zhí)己見
反動
固陋
不知
不肯
知變
變通
人
《國語辭典》:
迂直
拼音:
yū zhí
1.迂拙而率真。如:「他秉性迂直?!?br />2.一種以迂為直的作戰(zhàn)方法。參見「迂直之計」條。
分類:
迂直
直率
和直
不知
知權(quán)
權(quán)變
杜牧
《國語辭典》:
聚麀
拼音:
jù yōu
麀,牝鹿。聚麀本指獸類父子共一牝的行為。語出《禮記。曲禮上》:「夫惟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后比喻亂倫。唐。
駱賓王
〈
代徐敬業(yè)討武氏檄
〉:「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父子同牝,謂之聚麀。」
分類:
禽獸
父子
不知
夫婦
故有
《漢語大詞典》:
無厭足(無厭足)
貪求而不知滿足。
《初刻拍案驚奇》
卷二二:“他如何又在此纏擾?或者連日之事,未必是真,多是神棍假裝出來騙錢的未可知??v使是真,必是個無恥的人,還有許多無厭足處?!?/div>
分類:
貪求
不知
滿足
《國語辭典》:
貪饞(貪饞)
拼音:
tān chán
1.貪吃。如:「他的嘴就是貪饞,一天到晚吃個不停?!?br />2.貪圖財利,不知滿足。唐。
韓愈
〈
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
〉詩:「馳坑跨谷終未悔,為利而止真貪饞?!?/div>
分類:
貪饞
貪圖
貪嘴
財利
不知
滿足
追求
向往
迫切
《漢語大詞典》:
書呆(書獃)
言談行事不切實際、不知變通的讀書人。
《再生緣》
第四六回:“不敢叫,真正 麗君 嗔薄幸;寧可使,冒名女子哭書獃?!?清
趙翼
《一蟻》
詩:“徒守書獃身已悮,縱成詩圣世奚裨?!?/div>
分類:
不切實際
不知
知變
變通
讀書人
《漢語大詞典》:
啞羊(啞羊)
佛教語。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 章炳麟
《〈頻伽精舍??蟛亟?jīng)〉序》
:“ 金山 宗仰上人 向以禪定蟄居退閒,愍今之沙門,喜離文字,而談實相,末流猥雜,不自墮於啞羊,則恣意為矯亂論?!?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
第十三章:“嗟乎!望吾慈母切勿驅(qū)兒作啞羊可耳?!眳⒁姟?啞羊僧 ”。
分類:
佛教語
不知
解悟
《漢語大詞典》:
啞羊僧(啞羊僧)
佛教語。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
大智度論
》
卷三:“云何名啞羊僧?雖不破戒,鈍根無慧,不別好丑,不知輕重,不知有罪無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是名啞羊僧?!?清
錢謙益
《葉九來〈鋤經(jīng)堂詩〉序》
:“余今為啞羊僧?!?/div>
分類:
佛教語
不知
解悟
僧
《國語辭典》:
泥滯(泥滯)
拼音:
nì zhì
拘泥固執(zhí)。《后漢書。卷六一。黃瓊傳》:「泥滯舊方,互相詭駮,循名者屈其短,算實者挺其效?!?/div>
分類:
拘泥
滯留
阻滯
不知
停留
不暢
知變
暢通
變通
《國語辭典》:
殊不知
拼音:
shū bù zhī
竟不知道?!都t樓夢》第六回:「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埂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甘獠恢诵纳⒘?,國家有點兒兵事也沒人替他出力?!?/div>
分類:
不知
《國語辭典》:
襲跡(襲跡)
拼音:
xí jī
蹈襲前人的軌跡、作法?!犊鬃蛹艺Z。卷三。觀周》:「人主不務(wù)襲跡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于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豈不惑哉?」《韓非子。孤憤》:「今襲跡于齊晉,欲國安存,不可得也?!?/div>
分類:
沿襲
不知
他人
知變
為從
從師
師學(xué)
學(xué)習(xí)
行徑
地學(xué)
學(xué)樣
取法
《漢語大詞典》:
無萬數(shù)(無萬數(shù))
不知多少萬數(shù)。極言其多。
《
金石萃編·秦嶧山刻石
》
:“自泰古始,世無萬數(shù)?!?span id="wo3g3am" class="book">《
漢書·成帝紀
》:“六月,有青蠅無萬數(shù)集 未央宮 殿中朝者坐?!?顏師古 注:“言其極多,雖欲以萬數(shù)計之而不可得,故云無萬數(shù)?!?宋
趙與時
《
賓退錄
》
卷三:“諺謂物多為無萬數(shù)?!?/div>
分類:
不知
多少
《漢語大詞典》:
亡厭(亡厭)
不知滿足。厭,滿足。
《漢書·景帝紀》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厭也?!?/div>
分類:
不知
滿足
《國語辭典》:
協(xié)韻(協(xié)韻)
拼音:
xié yùn
1.符合韻律。詩詞歌賦中,于相當(dāng)?shù)木淠┮皂嵞赶嗤蛳嘟淖窒嘌喉崳挂粽{(diào)和諧優(yōu)美,稱為「協(xié)韻」?!都t樓夢》第四○回:「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協(xié)韻,錯了的罰一杯。」
2.今韻與古韻不同,以今音讀古韻,多不能諧。北周沈重作《毛詩音義》,創(chuàng)協(xié)韻之說,隨意將某字臨時改讀某音,以求和諧。至明末陳第始用語音演變的道理加以反駁,認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今韻不協(xié),正是語音演變的證據(jù),不能任意隨文改讀。應(yīng)求古韻,以證其和諧。
分類:
協(xié)韻
音韻學(xué)
押韻
符合
合韻
韻律
種因
不知
隨意
臨時
讀為
求和
和諧
作法
《漢語大詞典》:
葉韻(葉韻)
亦作“ 葉韻 ”。
(1). 南北朝 時,學(xué)者因按當(dāng)時語音讀
《
詩經(jīng)
》
,韻多不和,便以為作品中某些字需臨時改讀某音,稱為葉韻。后人并以此應(yīng)用于其他古代韻文。此風(fēng)至 宋 代而大盛。 明 陳第 始建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zhuǎn)移”的歷史語言觀,認為所謂葉韻的音是古代本音,讀古音就能諧韻,不應(yīng)隨意改讀。參閱 明 陳第
《毛詩古音考序》
。
(2).作韻文時于句末或聯(lián)末用韻之稱。 清
平步青
《
霞外攟屑·論文·點化故事
》
:“借君銜以葉韻耳?!?清
俞樾
《
春在堂隨筆
》
卷五:“夫葉韻乃詞中最要之處?!?/div>
分類:
韻文
學(xué)者
末用
用韻
當(dāng)時
時語
語音
音讀
不和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