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詞典 1分類詞匯 40
《國語辭典》:不正  拼音:bù zhèng
偏斜、不端正。如:「心術(shù)不正」、「胎位不正」。
《國語辭典》:不毛  拼音:bù máo
草木不生的地方。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唐。孫樵 序西南夷:「由蜀而南,逾昆明,涉不毛,馳七八千里,其群蠻之雄者曰南詔。」亦指未經(jīng)墾殖的地方。唐。皮日休 請行周典:「今之宅,樹花卉猶恐不奇,減征賦惟恐不至。茍樹桑者,必門嗤戶笑,有能以不毛而稅者哉?」
《國語辭典》:斑駁(斑駁)  拼音:bān bó
色彩相雜不純。唐。白居易〈睡后茶興憶楊同州〉詩:「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挂沧鳌赴囫g」。
《漢語大詞典》:不純(不純)
不純正;不純凈。逸周書·大開武:“德不純,民乃失常。”史記·孝文本紀(jì):“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比如說,他當(dāng)初參加革命動機不純,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他個人主義發(fā)展了,患得患失,怕困難,怕負(fù)責(zé)任等等?!?br />衣服不鑲邊。荀子·正論:“殺赭衣而不純?!?王先謙 集解:“純,緣也。”
《漢語大詞典》:行作
勞作;作為。《商君書·墾令》:“聲服無通於百縣,則民行作不顧,休居不聽。休居不聽,則氣不淫;行作不顧,則意必壹。” 漢 王充 論衡·辨祟:“起動、移徙、祭祀、喪葬、行作、入官、嫁娶,不擇吉日,不避歲月,觸鬼逢神,忌時相害……如實論之,乃妄言也?!?唐 王維 《燕子龕禪師》詩:“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清 唐甄 潛書·性才:“眾皆昏亂,不能行作,不知幾席所在,不知東西所向,不知門戶所由。”
質(zhì)料不純的貨物。資治通鑒·唐則天后圣歷元年“金銀器皆行濫” 元 胡三省 注:“市列為行。市列造金銀器販賣,率殽他物以求贏,俗謂之行作?!?/div>
《國語辭典》:駁雜(駁雜)  拼音:bó zá
1.交雜混亂。如:「他的演說內(nèi)容,東扯西扯,十分駁雜,難以記錄。」
2.術(shù)數(shù)用語。指吉中有兇,兇為吉兆的命運?!端疂G傳》第四回:「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后卻得清凈,正果非凡。」
《國語辭典》:雜言(雜言)  拼音:zá yán
雜談、漫談。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二:「想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div>
《國語辭典》:雜言詩(雜言詩)  拼音:zá yán shī
一種每句字?jǐn)?shù)不一,長短相間的古體詩。最短僅一字,長者可高達九、十字以上,通常以三、四、五、七字為多。
《國語辭典》:雜碎(雜碎)  拼音:zá sui
1.煩雜瑣碎?!逗鬂h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叛散五經(jīng),滅棄風(fēng)、雅。百家雜碎,請用從火?!?br />2.牛羊的內(nèi)臟?!段饔斡洝返谄呶寤兀骸父绨。粤穗s碎也罷,不知在那里支鍋?」
3.譏罵沒有用的人。如:「快走吧!別理這雜碎!」
《漢語大詞典》:偽體(僞體)
(1).指違背《風(fēng)》《雅》規(guī)范的詩歌或風(fēng)格不純正的文章。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別裁偽體親《風(fēng)》《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br />(2).指專事摹擬而無真實內(nèi)容和獨特風(fēng)格的作品。 清 方苞 《古文約選序例》:“始學(xué)而求古求典,必流為 明 七子之偽體。” 清 龔自珍 《歌筵有乞書扇者》詩:“天教偽體領(lǐng)風(fēng)花,一代人材有歲差?!?章炳麟 《校文士》:“ 魏源 龔自珍 ,則所謂偽體者也?!?/div>
《國語辭典》:生澀(生澀)  拼音:shēng sè
1.形容果實未熟時,辛麻苦澀的味道。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今唐鄧間多大柿,其初生澀,堅實如石?!?br />2.形容不流暢、不潤滑、不圓熟。如:「文辭生澀」。宋。王安石 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之一:「玉笛悲涼吹易散,冰紈生澀畫難親?!乖?。魯貞〈題趙章泉詩后〉:「用字生澀,鍊句強硬。」
3.鈍銹不利。元。郝經(jīng) 冤鐍嘆詩:「鐵簧生澀深金苔,沴氣纏結(jié)埋陰霾?!?/div>
《高級漢語詞典》:舛駁
錯誤雜亂
《國語辭典》:雜念(雜念)  拼音:zá niàn
紛雜不純的念頭。如:「你滿腦子的雜念,怎么靜得下心來念書?」
《漢語大詞典》:雜俗(雜俗)
(1).各種習(xí)俗。 南朝 梁 劉孝綽 《和湘東王理訟》:“ 淮 海 封畿地,雜俗良在茲?!?br />(2).粗俗不純。 唐 周樸 《福州開元寺塔》詩:“雜俗人看離世界,孤高僧坐覺天低?!?/div>
《漢語大詞典》:雜博(雜博)
多而不純。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tǒng),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清 莫友芝 《〈巢經(jīng)巢詩鈔〉序》:“于前輩述作,愛其補苴昔人罅漏者多,又病其或不免雜博橫決?!?章炳麟 《校文士》:“聞見雜博,喜自恣肆?!?/div>
分類:不純
《漢語大詞典》:偏駁(偏駁,偏駮)
(1).不周遍。 漢 劉向 說苑·至公:“所以自奉者,殫天下,竭民力,偏駮自私,不能以及人。”漢書·谷永傳:“抗湛溺之意,解偏駮之愛?!?顏師古 注:“駮,不周普也?!?br />(2).不純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 袁 張 所製,偏駁不倫?!?宋 葉適 《紀(jì)年備遺序》:“不以華為辯,不以意為覺,無偏駁之説,無新特之論?!?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二月初十》:“其道不免偏駮,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不信然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