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非語言傳播
不見諸語言文字,但大家都能理解的傳播方法。即通過人們可以感覺到的姿態(tài)、音容、笑貌、氣味、顏色等非語言符號(hào)進(jìn)行傳播。
《漢語大詞典》:蔽明塞聰(蔽明塞聰)
蒙住眼睛不視,堵塞耳朵不聽。謂對(duì)外界事物不見不聞。 宋 曾鞏 《洪范傳》:“立於無蔽之地者,其於視聽如此,亦不用之於小且近矣。夫然,故蔽明塞聰,而天下之情可坐而盡也?!?/div>
《國語辭典》:充耳不聞(充耳不聞)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塞住耳朵,裝著沒聽見。形容故意不理會(huì)或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清。李漁《奈何天》第三○出:「邊陲告急,司轉(zhuǎn)運(yùn)者,充耳不聞?!?/div>
《國語辭典》:吹影鏤塵(吹影鏤塵)  拼音:chuī yǐng lòu chén
吹動(dòng)無形的影子,雕刻細(xì)微的灰塵。語本《關(guān)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购蟊扔鞑磺袑?shí)際或不見形跡的事。
《漢語大詞典》:喃喃低語
輕到幾乎聽不見的說話聲。例如:聽眾的喃喃低語。
《國語辭典》:匿跡銷聲(匿跡銷聲)  拼音:nì jī xiāo shēng
藏匿而不露蹤跡?!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八回:「黑八哥一干人,也勸他,叫他暫時(shí)匿跡銷聲,等避過風(fēng)頭,再作道理?!挂沧鳌镐N聲匿跡」。
《漢語大詞典》:雀迷眼
方言。雀至夕不見物。指黃昏。 楊朔 《大旗》:“雀迷眼的時(shí)候,修路的農(nóng)民才散工。”
《國語辭典》:沒腳蟹(沒腳蟹)  拼音:méi jiǎo xiè
比喻沒有幫手,不能行動(dòng)或不能有所作為的人?!端疂G傳》第二八回:「我又是個(gè)沒腳蟹,不是這個(gè)乾娘,鄰舍家誰肯來幫我?」《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義憤成家》:「我是個(gè)孤孀婦人,兒女又小,就是沒腳蟹一般!如何撐持的門戶?」
《國語辭典》:沒金飲羽(沒金飲羽)  拼音:mò jīn yǐn yǔ
金,箭鏃。羽,箭后的羽毛。沒金飲羽比喻用力很猛以致箭射入極深。《韓詩外傳》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div>
《漢語大詞典》:蒙聾(矇聾)
目不見,耳不聞。喻糊里糊涂。 明 李贄 《題孔子像于芝佛院》:“儒先億度而言之,父師沿襲而誦之,小子矇聾而聽之?!?/div>
《國語辭典》:臨潼斗寶(臨潼鬥寶)  拼音:lín tóng dòu bǎo
傳說春秋時(shí)代,秦穆公為吞并諸侯,約集十七國諸侯會(huì)合于秦國的臨潼,各出寶物以較輸贏。見《孤本元明雜劇。臨潼斗寶》。后用以比喻炫耀財(cái)富,爭強(qiáng)賭勝?!都t樓夢(mèng)》第七五回:「于是天天宰豬割羊,屠雞戮鴨,好似『臨潼斗寶』一般,都要賣弄自己家的好廚役?!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副娙说亩Y物,都是你賭我賽,不亞如那臨潼斗寶一般。」
分類:不見雜劇
不見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眼不能(參見:者有四種。見四不見)
不見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舉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謂之不見。不見舉者,舉治不(參見:也。見三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比丘犯了罪卻說不犯,叫做不見,舉治這種不見的過失,叫做不見舉。三舉之一。
四不見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魚不見水,魚以水為居宅,游泳水中,無所障礙,故曰魚不見水。二人不見風(fēng),風(fēng)者但有聲響可聞,而形相不可見,故曰人不見風(fēng)。三迷不見性,靈明覺知之性,人人本具,但為煩惱無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見性。四悟不見空,學(xué)人既覺了靈知之性,本來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見空。見圓覺經(jīng)鈔。
【三藏法數(shù)】
(出圓覺經(jīng)鈔)
〔一、魚不見水〕,謂魚以水為窟宅,游泳水中,悉無所障,故云魚不見水。
〔二、人不見風(fēng)〕,謂風(fēng)發(fā)于萬竅,但有聲響可聞,而無形相可見,故云人不見風(fēng)。
〔三、迷不見性〕,謂靈明覺知之性,人人本具,但為煩惱無明覆障,迷而不了,故云迷不見性。
〔四、悟不見空〕,謂修行之人,既能覺了靈知之性,本來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云悟不見空。
伸手不見五指
【俗語佛源】
出于《續(xù)燈錄》卷七:「伸手不見掌?!惯@句禪語的意思大致是:悟道的人見一切實(shí)物,不加以主觀的虛妄分別與憎愛,因?yàn)橐磺惺挛镌诒举|(zhì)上是平等不二的。正如禪家常說的:「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勾怂渍Z形容沒有星星和月亮的漆黑一片的天色。如丁玲《糧秣主任》:「有一天夜里,天很冷,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李明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