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見則聲(不見則聲)  拼音:bù jiàn zé shēng
不見做聲,指沒有回應?!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崔生心疑,坐住床沿,正要穿鞋到門邊靜聽,只聽得又敲響了,卻只不見則聲?!?/div>
《國語辭典》:不見蹤影(不見蹤影)  拼音:bù jiàn zōng yǐng
消失不見?!?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回:「那僧道:『最妙,最妙?!徽f畢,二人一去,再不見個蹤影了。」
分類:消失不見
《國語辭典》:不見人影(不見人影)  拼音:bù jiàn rén yǐng
離開視線,沒看見人。如:「你跑到那里去?一早上都不見人影!」「他走得很快,一下子就不見人影了?!?/div>
《國語辭典》:不見圭角(不見圭角)  拼音:bù jiàn guī jiǎo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鋒芒。不見圭角比喻修養(yǎng)深沉含蓄,不露鋒芒。宋。歐陽修〈張子野墓志銘〉:「子野為人,外雖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渾渾,不見圭角,而志守端直,臨事敢決。」也作「不露圭角」。
《國語辭典》:不見動靜(不見動靜)  拼音:bù jiàn dòng jìng
沒有消息或沒有發(fā)生任何狀況?!端疂G傳》第六二回:「次日,李固不見動靜,前來蔡福家催并?!埂段拿餍∈贰返诙呋兀骸竿A撕靡粫?,不見動靜,出來探望?!?/div>
分類:消息狀況
《國語辭典》:不見不散(不見不散)  拼音:bù jiàn bù sàn
約會時的用語。表示無論時間是否已過,不見到對方絕不離開。如:「阿華,明天晚上七點國家劇院門口,不見不散!」
《國語辭典》:避不見面(避不見面)  拼音:bì bù jiàn miàn
躲藏起來不露面。比喻不敢面對現(xiàn)實去解決問題。如:「你老是這樣避不見面,也不是辦法?。 ?/div>
《漢語大詞典》:不見的(不見的)
見“ 不見得 ”。
《高級漢語詞典》:不見棺材不落淚  拼音:bú jiàn guān cái bù là lèi
比喻不到最后失敗決不罷休
《國語辭典》:不見棺材不下淚(不見棺材不下淚)  拼音: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
比喻一個人非常頑固,如不讓他嘗到失敗的后果,是不會認錯或改正的?!督鹌棵贰返诰虐嘶兀骸冈廴缃駥⒗砗退f,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受?!挂沧鳌覆灰姽撞牟坏魷I」、「不見棺材不流淚」。
《國語辭典》:不見經傳(不見經傳)  拼音:bù jiàn jīng zhuàn
在以往的經典史傳中未曾記載過。比喻毫無根據(jù)、來歷。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恢感亩砸?。三字雖不見經傳,卻亦甚雅。」
《漢語大詞典》:不見起(不見起)
說不定;不一定。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四:“ 白大嫂子 聽得入神了,又提出一個她還搞不清楚的問題:‘沒有命,也沒有神么?我看不見起。’” 孫芋 《婦女代表》:“ 容 :‘你去看看還剩稻草沒有?我到西頭 老黃 家去看看去?!?翠 :‘也不見起有?!?/div>
《漢語大詞典》:不見事(不見事)
猶言不曉事。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臨斬東市,顏色不變”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 玄 難曰:‘ 士宗 ,卿何不見事乎?此人猶能以通家年少遇我, 子元 、 子上 不吾容也。’”資治通鑒·魏高貴鄉(xiāng)公正元元年載此事, 胡三省 注云:“不見事,猶今人言不曉事也?!?/div>
分類:不曉事
《國語辭典》:不見天日(不見天日)  拼音:bù jiàn tiān rì
1.看不見天空和太陽。比喻黑暗?!冻蹩膛陌阁@奇》卷二○:「這般時節(jié),拘于那不見天日之處,休說冷水,便是泥汗也不能勾。」
2.引申為毫無前途希望。如:「她實在可憐,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
《分類字錦》:不見為元(不見為元)
太元經:天以不見為元。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