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72
典故
14
詞典
61
分類詞匯
86
佛典
11
共61,分5頁顯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不見
看不見
獨不見
不見面
眼不見
不見便
不見怪
不見得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抬頭不見低頭見
眼錯不見
眼不見,心不煩
眼不見為凈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國語辭典》:
不見(不見)
拼音:
bù jiàn
1.沒看見。唐。
李白
〈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先飲了半杯,瞅人不見,遞與芳官,端起來便一揚脖?!?br />2.消失。如:「彩虹不見了!」
3.不愿見面。如:「像他那種不守信用的人,我不見!」
分類:
不見
不易
動詞
行動
結(jié)果
《高級漢語詞典》:
看不見
拼音:
kàn bú jiàn
不能看見
分類:
看不見
《漢語大詞典》:
獨不見(獨不見)
樂府雜曲歌辭名。
《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獨不見
》
宋 郭茂倩 題解:“
《獨不見》
,傷思而不得見也?!?/div>
分類:
樂府
雜曲
歌辭
題解
《國語辭典》:
不見面(不見面)
拼音:
bù jiàn miàn
不與人相見。如:「同處一個辦公室,要不見面也難?!?/div>
分類:
不見面
不與
人相
相見
《漢語大詞典》:
眼不見(眼不見)
見“ 眼錯不見 ”。
《國語辭典》:
不見便(不見便)
拼音:
bù jiàn biàn
不知趣,不曉變通?!端疂G傳》第二四回:「何不去叫間壁王乾娘安排便了?只是這般不見便!」
分類:
不靈
靈活
《國語辭典》:
不見怪(不見怪)
拼音:
bù jiàn guài
不在意、不責怪?!缎咽篮阊?。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這貴造是宅上何人?先告過了,若不見怪,方敢直言?!弧埂?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見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div>
分類:
不在意
不責
責怪
《國語辭典》:
不見得(不見得)
拼音:
bù jiàn de
不一定?!端疂G傳》第四五回:「原來這婆娘倒不是個良人。莫教撞在石秀手里,敢替楊雄做個出場,也不見得?!埂秲号⑿蹅鳌返谝痪呕兀骸嘎犉鸢怖蠣斶@幾句話,說得來也平淡無奇,瑣碎得緊,不見得有甚么驚動人的去處?!?/div>
分類:
不見得
言說
說不定
不一定
《國語辭典》: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拼音:
zhǐ jiàn shù mù,bù jiàn sēn lín
(諺語)比喻只考慮個別與局部,而沒有顧及整體全面。如:「他這一份有關(guān)未來人口老化問題的報告,可說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分類:
局部
全體
《高級漢語詞典》:
抬頭不見低頭見
拼音:
tái tóu bú jiàn dī tóu jiàn
比喻經(jīng)常見面
《漢語大詞典》:
眼錯不見(眼錯不見)
方言。謂一時沒注意到。
《
紅樓夢
》
第九四回:“這不是奇事嗎?剛纔眼錯不見就丟了,再找不著?!?楊朔
《三千里江山》
第十三段:“白天到樹林子里玩,一個眼錯不見,他就爬到樹上,坐到橫枝上?!?span id="ooqbdbh" class="book">《花城》文藝專輯1981年第4期:“眼錯不見, 王雷 把 皮 徐 兩匹坐騎上的四捆柴掀了下來。”亦省作“ 眼不見 ”。
《
紅樓夢
》
第三一回:“老太太的一件新大紅猩猩氊的斗篷放在那里,誰知眼不見他就披上了?!?/div>
分類:
方言
一時
注意
文藝
《國語辭典》:
眼不見心不煩(眼不見心不煩)
拼音:
yǎn bù jiàn xīn bù fán
眼睛看不到的,便不會心煩。《紅樓夢》第二九回:「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
分類:
眼睛
看見
心里
不會
煩惱
《國語辭典》:
眼不見為凈(眼不見為淨)
拼音:
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1.眼睛看不到的,也就認為是乾凈的了。通常是懷疑食物不潔時的自我安慰之詞。宋。趙希鵠《調(diào)變類編。卷四。蟲魚》:「凡販賣蝦米及甘蔗者,每用人溺灑之,則鮮美可愛,所謂眼不見為凈也。」
2.心中不以為然,但又無能為力,只好任憑發(fā)展,置身事外,以求清凈。如:「任憑你們怎么說,我眼不見為凈,心里自然快活?!?/div>
分類:
眼睛
看見
自己
不干凈
心意
干凈
人
事
不去
《漢語大詞典》: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同“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
宋史·王安禮傳
》
:“今以一指蔽目,雖 泰 , 華 在前弗之見?!?謝覺哉
《關(guān)于獨立思考》
:“凡是不如個人的意的事就死記在心,把它擴大;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div>
《國語辭典》: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拼音:
yī yè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一片樹葉遮住眼睛,就看不見高大的泰山。比喻為局部或暫時的現(xiàn)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根本的問題?!柑刮墨I異文作「太」?!端牟繀部钧i冠子。卷上。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挂沧鳌敢蝗~障目,不見泰山」。
分類:
看不見
東西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