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應世(應世)  拼音:yìng shì
1.順應世運?!豆騻?。襄公二十九年》:「刑人也」句下漢。何休。解詁:「三王肉刑揆漸加,應世黠巧奸偽多?!?br />2.與世周旋。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吾見世中文學之士……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jīng)務也?!埂度龂萘x》第三八回:「久樂耕鋤,懶于應世,不能奉命?!?br />3.佛的出世。隋。煬帝〈寶臺經(jīng)藏愿文〉:「仰惟如來應世,聲教被物。」
《國語辭典》:轉(zhuǎn)燭(轉(zhuǎn)燭)  拼音:zhuǎn zhú
風中搖曳晃動的燭火。比喻世事及歲月遷流迅速。唐。杜甫佳人〉詩:「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zhuǎn)燭?!?/div>
《漢語大詞典》:謝時(謝時)
(1).猶避世,謂不問世事。 唐 李白 《下途歸石門舊居》詩:“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2).猶謝世,謂死亡。 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三四君子,悉已謝時。”
《國語辭典》:放言  拼音:fàng yán
恣意言論,毫無節(jié)制?!逗鬂h書。卷七○??兹趥鳌罚骸赣智芭c白衣禰衡跌蕩放言,云:『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弧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辨騷》:「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
《國語辭典》:迂叟  拼音:yū sǒu
1.迂拙的老人。
2.司馬光自少稱迂叟,著迂書四十一篇。見司馬光〈獨樂園記〉。
《國語辭典》:懶散(懶散)  拼音:lǎn sǎn
1.懶惰散漫的樣子。元。馬致遠 四塊玉。酒旋沽曲:「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jīng)濟才,歸去來?!埂毒劳ㄑ?。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蒯公愈加懶散,上京會試,只照常規(guī),全無作興加厚之意?!挂沧鳌笐袘猩⑸ⅰ?。
2.把事情擱置一旁不加過問?!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過了年馀,已知張千、李萬都逃了,這公事漸漸懶散?!?/div>
《漢語大詞典》:違世(違世)
(1).去世。左傳·文公六年:“ 秦穆 之不為盟主也宜哉!死而棄民。先王違世,猶詒之法,而況奪之善人乎?” 南朝 梁 沈約 《齊明帝哀策文》:“哲王違世,克播遺塵?!?span id="xyty7tj"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先王違世,兄為人子,初不臨喪,可乎?”
(2).避開塵世。子華子·神氣:“吾聞之:太上違世,其次違地,其次違人?!币嘀柑颖苁朗露[居。 宋 曾鞏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銘》:“侍郎家 梁 自祖 琮 ,違世恬幽樹儒術?!?元 范梈 《送吳真人持招寧親》詩:“千騎萬騎中,孰是違世儔?!?/div>
《國語辭典》:憤世(憤世)  拼音:fèn shì
憤恨世事的不平。如:「世風日下,竟有憤世分子專做些危害社會安寧的事,令人憂心?!?/div>
《漢語大詞典》:自屏
(1).自摒;把自己屏棄。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賈 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惟君死生之?!?唐 顏真卿 《論百官論事疏》:“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聰明,則天下何述焉?!?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 湯 放 桀 於 南巢 ,蓋亦聽其自屏於一方而終耳?!?br />(2).自己隱退,棄絕世事。 宋 王安石 《答孫莘老書》:“丘園自屏,煩公遠屈,衰疾不獲奉迓?!?宋 蘇轍 《謝文公啟》:“自屏遠方,少安愚分?!?清 姚鼐 《張仲絜時文序》:“其后 園仲 以部屬外出為知州,不得志,遂自屏不仕?!?br />(3).自殺。后漢書·宦者傳·呂強:“ 忠 惲 復譖曰:‘ 強 見召,未知所問,而就外草自屏,有姦明審?!?南朝 宋 李賢 注:“外草自屏謂在外野草中自殺也?!?/div>
《國語辭典》:木食  拼音:mù shí
佛教里中于絕食的苦行。不食米、麥等五谷類,而專以樹種、果實等為食。在密宗是為了信仰的表白等理由而采用此法。
《漢語大詞典》:舟壑
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币庵^世事都在不知不覺之中變化著,而昧者不察。舟壑,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 南朝 梁 沈約 《長歌行》:“連連舟壑改,微微市朝變?!?北周 庾信 《思舊銘》:“風云上慘,舟壑潛移?!?清 錢謙益 《楊明遠詩引》:“陵谷旦異,舟壑夜遷,則真可嘆息也?!?/div>
《國語辭典》:息交  拼音:xí jiāo
謝絕交游。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詩二首之一:「息交游閑業(yè),臥起弄書琴?!埂睹魇贰>矶娜?。孫慎行傳》:「數(shù)請假里居,鍵戶息交,覃精理學。」
《漢語大詞典》:游世(遊世)
優(yōu)游于世。管子·中匡:“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寬而不凌,菀濁困滯,皆法度不亡,往行不來,而民游世矣,此為天下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北史·常景傳》:“以知命為遐齡,以樂天為大惠。以戢智而從時,以懷愚而游世?!?br />經(jīng)歷世事;參與社會活動。韓非子·解老:“圣人之游世也,無害人之心;無害人之心,則必無人害。” 唐 元結(jié) 《心規(guī)》:“ 元子 病游世,歸于 商餘山 中?!?/div>
《漢語大詞典》:遺情(遺情)
(1).留下情思。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2).無情;無動于衷。 晉 陸機 《贈潘尼》詩:“遺情市朝,永志丘園。”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遺情拾塵物,貞觀丘壑美?!?明 張居正 《與司成馬孟河書》:“公遺情纓袚,結(jié)意煙霞,蟬脫於穢,素心獨往。”
(3).指對世事無動于衷,遺棄世情。 明 湯顯祖 《寄袁小修》:“古來英桀不欲委化遺情,而爭長生久視者,亦各其悲苦所至。”
(4).指遺漏未及的情感。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詩中難者,莫過於情詩,然樂府尤盛於 元 ,千萬人口中咀嚼,外無遺景,內(nèi)無遺情,雖有作者,罕得新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