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凡家
塵世人家。 明 孟稱舜 《死里逃生》第一出:“俺不是 許飛瓊 私下凡家。”
《漢語大詞典》:冥期
迷信謂神鬼給世人所定的生命期限。宋書·臧質(zhì)傳:“冥期使然,非復(fù)人事?!?span id="15lde5w"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五:“自持順化而去,人焉能窺。玄科祕訣,本有冥期?!?/div>
《漢語大詞典》:示世
謂昭示于世人。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導(dǎo)民。”
《漢語大詞典》:伊祁
(1).神名。傳說善治鬼,故世人奉為門神。 唐 周繇 《夢鐘馗賦》:“彼號 伊祁 ,亦名 欝壘 ?!?br />(2).見“ 伊耆 ”。
《漢語大詞典》:伊耆
(1).見“ 伊耆氏 ”。
(2).亦作“ 伊祈 ”、“ 伊祁 ”。復(fù)姓。 宋 羅泌 《路史后紀(jì)·炎帝上》:“ 炎帝 神農(nóng)氏 ,姓 伊耆 ,名 軌 ……其初國 伊 ,繼國 耆 ,故氏 伊耆 ?!?span id="thi651u" class="book">《周禮·秋官·序官》“ 伊耆 氏下士一人” 清 孫詒讓 正義:“易·繫辭 孔 疏引帝王世紀(jì):‘ 帝堯 陶唐氏 , 伊祈 姓?!?伊祈 ,即 伊耆 ,二者并無塙證…… 魏孝文 時, 魏懷州 民 伊耆茍 聚眾於 重山 作亂?!卑矗?伊耆茍 ,魏書·高祖紀(jì)上作“伊祈茍”,一本又作“伊祁”。耆、祈、祁,三字同音。
分類:復(fù)姓
《漢語大詞典》:遺巧(遺巧)
(1).未盡其巧;精美的技藝有所保留,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列子·周穆王:“ 穆王 乃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堊之色,無遺巧焉?!?唐 鄭子春 《北岳廟碑》:“工無遺巧,人不勞力?!?宋 劉攽 《次韻宋職方新修廳事》:“經(jīng)營結(jié)構(gòu)無遺巧,壯麗宏深要必該?!?br />(2).不為世人所知的技藝。 明 高道素 《上元賦》:“海南貢魚準(zhǔn)之新奇,胡北獻(xiàn)雁足之遺巧?!?/div>
《漢語大詞典》:嘩世(譁?zhǔn)溃?/div>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興奮激動。 宋 陸游 《上丞相參政乞?qū)m觀啟》:“既無甚高論,足以譁?zhǔn)馈!?清 魏源 《默觚上·學(xué)篇二》:“執(zhí)是以求今日售世譁?zhǔn)乐模脑?,文哉!?/div>
《漢語大詞典》:世鑒(世鑒)
(1).世人的鑒戒。 三國 魏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為世鑒。”
(2).猶世鏡。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心塵已浄何須麈,世鑒無明枉事磨?!?/div>
分類:世人鑒戒
《國語辭典》:囂俗(囂俗)  拼音:xiāo sú
虛浮不實的習(xí)俗?!段倪x。桓溫。薦譙元彥表》:「鎮(zhèn)靜頹風(fēng),軌訓(xùn)囂俗?!?/div>
《漢語大詞典》:夸世(誇世)
向世人夸耀。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一:“夫世道之弊已甚,老者已死,少而壯者不復(fù)知有經(jīng)術(shù),汩汩騖利,胥夸世以為能?!?/div>
分類:世人夸耀
《國語辭典》:佚事  拼音:yì shì
正史上沒有記載的或已散失的故事。如:「上歷史課時,老師常常會說一些古人的佚事給我們聽,以提高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的興趣?!埂肚迨犯?。卷五○五。藝術(shù)列傳四。甘鳳池》:「或云鳳池年八十馀,終于家。江湖間流傳其佚事多荒誕,著其可信者?!?/div>
《漢語大詞典》:表俗
謂為世人的表率。 宋 蘇軾 《議學(xué)校貢舉狀》:“夫欲興德行,在於君人者脩身以格物,審好惡以表俗?!?/div>
分類:世人表率
《漢語大詞典》:避言
(1).謂避世人議論。 隋 王通 中說·禮樂:“或問 嚴(yán)光 、 樊英 名隱。子曰:‘古之避言人也?!?阮逸 注:“避毀譽之言而已?!?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閣臣典試:“又至庚戌科,則內(nèi)閣三人,首輔 王太倉 不至,次輔 李晉江 以避言杜門,僅次輔 葉福清 一人在閣。”
(2).謂他人以惡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宋書·隱逸傳序:“賢者避地,其次避言。” 南朝 梁 沈約 《高士贊》:“亦有哲人,獨執(zhí)高志,避世避言,不友不事?!?宋 王向 《公默先生傳》:“君子貴行道信於世,不信貴容,不容貴去,古之避地避色避言是也?!眳⒁姟?辟言 ”。
《漢語大詞典》:辟言
(1).合乎法度的言論。《詩·小雅·雨無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毛 傳:“辟,法也?!?鄭玄 箋:“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為陳法度之言,不信之也。”韓非子·飾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謂以數(shù)治?!?陳奇猷 集釋:“辟言,謂合法之言?!?br />(2).邪僻的言論;謬論。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div>
《國語辭典》:辟言  拼音:bì yán
1.邪辟的語言?!盾髯?。正名》:「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韓非子。飭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
2.回避惡言?!墩撜Z。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世(風(fēng)世)
謂勸勉世人。 明 唐順之《俞孺人傳》:“又能使其子以身為諸士師,以廣乎其教之所及,蓋其所以風(fēng)世而軌物者遠(yuǎn)矣?!?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張璨 ﹞題所居云:‘南軒北牗又東扉,取次園林待我歸。當(dāng)路莫栽荊棘草,他年免掛子孫衣?!钥娠L(fēng)世?!?清 胡珽 《〈綠珠傳〉跋》:“余謂 緑珠 一婢子耳,能感主恩而奮不顧身,是宜刊以風(fēng)世云?!?
分類:勸勉世人
《國語辭典》:勸世(勸世)  拼音:quàn shì
勸誡教化世人。如:「勸世歌中多以忠孝節(jié)義勸誡世人?!?/div>
分類:勸誡世人
《漢語大詞典》:世準(zhǔn)(世準(zhǔn))
世人的楷模、準(zhǔn)繩。 唐 柳宗元 《涂山銘》:“宜乎立極垂統(tǒng),貽于后裔,當(dāng)位作圣,著為世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