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瓢勺
亦作“ 瓢杓 ”。 把老熟的葫蘆剖為兩半所做成的勺子。南齊書·卞彬傳:“ 彬 性﹝好﹞飲酒,以瓠壺瓢勺杬皮為肴……以大瓠為火籠,什物多諸詭異?!?span id="ctlzqar" class="book">《南史·陳暄傳》:“ 何水曹 眼不識盃鐺,吾口不離瓢杓?!?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八:“夫瓠之為物也……大之為甕盎,小之為瓢杓?!?清 杜岕 《雪水茶》詩:“瓢勺生幽興,簷楹恍瀑泉?!?/div>
《漢語大詞典》:泮合
判合。配合;兩半相合。指兩性結合。泮,通“ 判 ”。《南齊書·禮志上》:“尋婚禮:實篚以四爵,加以合巹,既崇尚質(zhì)之理,又象泮合之義。”
《國語辭典》:扇形  拼音:shàn xíng
以圓的兩半徑及其所截的弧圍成的部分,稱為「扇形」。此扇形通常小于半圓。
《國語辭典》:若合符節(jié)(若合符節(jié))  拼音:ruò hé fú jié
符節(jié),以竹、木等制成,分成兩半,用來傳命或調(diào)兵遣將的信物。若合符節(jié)比喻兩件事物完全相同或一致?!睹献?。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古圣賢之言,大抵若合符節(jié)?!?/div>
《國語辭典》:分而為二(分而為二)  拼音:fēn ér wéi èr
分成兩半、分成兩邊。《易經(jīng)。系辭上》:「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埂端问?。卷九一。河渠志一》:「今二股河自魏、恩東至于德、滄入于海,分而為二,則上流不壅,可以無決溢之患?!?/div>
《國語辭典》:半球體(半球體)  拼音:bàn qiú tǐ
通過球心的平面,將球體切割成兩半的立體。
《國語辭典》:扇形角  拼音:shàn xíng jiǎo
扇形兩半徑所夾的角,稱為「扇形角」。
《漢語大詞典》:別券
契據(jù)。契據(jù)分兩半,雙方各執(zhí)一半,故稱。管子·問:“問人之貸粟米,有別券者幾何家。”
《國語辭典》:東京灣(東京灣)  拼音:dōng jīng wān
海灣名:(1)位于廣東省之南,由海南島、雷州半島及越南的東京(今河內(nèi))環(huán)抱而成。(2)日本東京以南的海灣,首都東京及要港橫濱、橫須賀都在此灣內(nèi)。也稱為「北部灣」。
《漢語大詞典》:劈半兒(劈半兒)
分做兩半。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一折:“喒待要獨分兒興隆起 楚 社稷,那里肯劈半兒停分做 漢 山河?!?/div>
分類:兩半
《漢語大詞典》:截串
亦作“ 截票 ”。 舊時征收田賦的繳款憑證。分為兩半,一留官府,一給納稅戶。后改為三聯(lián),一留官府,一給差役,一給納稅戶,稱三連串票。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三連串票》:“串票者,納糧花戶執(zhí)之以為據(jù)者也。然花戶有執(zhí),而排里臨限,無憑查截,勢必問之流水,未免號雜而難稽,故截串之不可不并設也?!?清 黃六鴻 《截票免比》:“連二免比票,一截票存算,一歸農(nóng)免比,合縫用印……查比之日,總書將所存截票存算票根,粘入限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