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手籠(手籠)  拼音:shǒu lóng
冬天暖手之物。形如籠,兩邊開口。
《漢語大詞典》:植土
指溝壑兩邊高聳筆立的土層。植:立。例如:植土龕巖?!?ins>宋·沈括《夢溪筆談》
《國語辭典》:角頂(角頂)  拼音:jiǎo dǐng
數學上稱三角形每兩邊的相遇點為「角頂」。
《漢語大詞典》:方釳
馬飾名。鐵制,在馬頭上。一說在車轅兩邊,防馬之相突。文選·張衡〈東京賦〉:“方釳左纛,鉤膺玉瓖?!?薛綜 注:“方釳,謂轅旁以五寸鐵鏤錫,中央低,兩頭高,如山形,而貫中以翟尾,結著之轅兩邊,恐馬相突也?!?span id="jmtccld" class="book">《說文·金部》:“釳,乘輿馬頭上防釳,插以翟尾鐵翮,象角?!?段玉裁 注:“ 蔡邕 獨斷曰:‘方釳,鐵也,廣數寸,在馬騣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蔡 云在馬髦后, 薛 云在轅兩邊。馬髦之后,正負轅處也,與 許 云在馬頭上者不同。”后漢書·輿服志上:“乘輿、金根、安車、立車……駕六馬,象鑣鏤鍚,金鋄方釳,插翟尾?!?/div>
《漢語大詞典》:排沫
系在馬口銜鐵兩邊用以扇汗的飄帶。《詩·衛(wèi)風·碩人》“朱幩鑣鑣” 唐 陸德明 釋文:“鑣,馬銜鐵也。一名扇汗,又曰排沫?!?馬瑞辰 通釋:“説文:‘幩,馬纏鑣扇汗也?!?span id="ihirafs" class="book">《繫傳》曰:‘謂以帛纏馬口旁鐵扇汗,使不汗也?!菐四髓s上之飾,非謂鑣為扇汗也。釋文蓋云‘幩,一名扇汗,又曰排沫’。今本脫一‘幩’字,遂似誤以鑣為扇汗。”
《漢語大詞典》:目綱(目綱)
上下眼皮的兩邊。《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目綱。”注:“目綱者,即上、下目胞之兩瞼邊……司目之開闔也。”
《漢語大詞典》:跨坐
兩腿分在物體的兩邊坐著。 蘇振華 《高虎垴戰(zhàn)斗》:“有的干脆跳到工事的土堆上,騎馬似地跨坐著?!?/div>
分類:兩邊
《國語辭典》:梯形  拼音:tī xíng
只有兩邊平行的四邊形稱為「梯形」。
《漢語大詞典》:抓角
(1).謂頭巾兩邊扎成角兒。《水滸傳》第三回:“ 史進 頭戴白范陽氈大帽,上撒一撮紅纓,帽兒下裹一頂渾青抓角軟頭巾?!?span id="fawbsgw" class="book">《水滸傳》第七回:“ 智深 聽得,收住了手,看時,只見墻缺邊立著一個官人,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后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huán)。”
(2).指兒童頭上挽的兩個小發(fā)髻。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這里上學時還小哩,頭上紥著抓角兒?!?/div>
《漢語大詞典》:扒開
用手向兩邊撥開。例如:扒開蘆葦。
《國語辭典》:咧嘴  拼音:liě zuǐ
嘴微張,嘴角向兩邊伸展。如:「他正要咧嘴挖苦哥哥時,卻看到媽媽白了他一眼?!?/div>
《漢語大詞典》:楂髻
女子發(fā)式的一種。將頭發(fā)盤至額角兩邊,打成髻,似“丫”形。舊時丫環(huán)、婢女多用此發(fā)式。《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回:“ 西門慶 燈影下睜眼觀看,卻是 潘金蓮 打著楂髻裝丫頭,笑的眼沒縫兒?!?/div>
《國語辭典》:中心角  拼音:zhōng xīn jiǎo
圓心角的別名。參見「圓心角」條。
《漢語大詞典》:云瓦(雲瓦)
蓋在屋脊兩邊的瓦。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瓦:“其垂于簷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
分類:屋脊兩邊
《漢語大詞典》:挑鬢頭(挑鬢頭)
舊時女子以骨針支兩鬢,使兩邊隆起的發(fā)式。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見那一船一船鄉(xiāng)下婦女來燒香的,都梳著挑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