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除喪(除喪)  拼音:chú sāng
守孝期滿,脫除喪服?!抖Y記。檀弓上》:「子夏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不和,彈之而不成聲?!挂卜Q為「除孝」。
《漢語大詞典》:外除
(1).謂服父母之喪,喪服雖漸除而內心仍存悲哀。禮記·雜記下:“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內除?!?孔穎達 疏:“親喪外除者,謂父母之喪。外,謂服也。服猶外隨日月漸除而深心哀未忘?!?唐 韓愈 《與鄭相公書》:“ 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師 ,比持服在東都,今已外除,經營 孟 家事,不啻如己?!眳⒁姟?內除 ”。
(2).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五:“其所出與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賢士?!?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三:“ 王介甫 詭詐不通,外除,自 金陵 過 揚州 , 劉原父 作守,以州郡禮邀之,遂留?!?/div>
《漢語大詞典》:內除
謂服兄弟之喪,喪服未除而內心悲哀已漸減。禮記·雜記下:“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內除?!?孔穎達 疏:“兄弟之喪內除者,兄弟謂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內,心也。服制未釋而心哀先殺,由輕故也?!?/div>
《漢語大詞典》:釋服(釋服)
(1).脫去朝服。儀禮·鄉(xiāng)飲酒禮:“主人釋服,乃息司正?!?鄭玄 注:“釋朝服,更服玄端也?!?br />(2).除去喪服。謂除喪。《史記·孝文帝本紀》:“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江 左朝臣,子孫初釋服,朝見兩宮,皆當泣涕。” 宋 葉適 《兵部尚書徽猷閣學士趙公墓志銘》:“﹝ 趙公 ﹞釋服,知 揚州 。”
《國語辭典》:小祥  拼音:xiǎo xiáng
父母喪禮周年的祭祀。《禮記。間傳》:「父母之喪,既虞卒哭,疏食水飲,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埂队魇烂餮?。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況且孝未期年,于禮有礙。便要成親,且待小祥之后再議?!?/div>
《國語辭典》:大祥  拼音:dà xiáng
1.父母之喪滿二年時,所舉行的祭禮?!队讓W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期年曰小祥,兩期曰大祥?!?br />2.天象中變異的徵兆?!蹲髠?。昭公十八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曰:『將有大祥?!弧?/div>
《國語辭典》:緦麻(緦麻)  拼音:sī má
用細麻布制成的喪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堂姊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婿、外孫等之喪時所穿,為期三個月,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儀禮。喪服禮》:「緦麻三月者?!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挂卜Q為「緦麻服」、「緦服」。
《國語辭典》:服制  拼音:fú zhì
1.喪服的制度。以情誼的親疏,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晉。陶淵明〈祭程氏妹文〉:「維晉義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淵明以年少之奠,俛而酹之?!?br />2.衣服器用的制定和式樣。《漢書。卷九八。元后傳》:「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南史。卷二二。列傳。王曇首》:「時朝儀草創(chuàng),衣服制則,未有定準?!?br />3.指服喪。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二出:「今大人服制已滿,況天朝恩典,禮當從吉?!骨?。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正月。禁忌》:「服制之家不登賀,不立門簿?!?/div>
《國語辭典》:除服  拼音:chú fú
守孝期滿,脫去喪服?!妒酚?。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久之,聶政母死。既已葬,除服?!埂度龂萘x》第三八回:「夫死未幾,不忍便相從;可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后成親未遲?!?/div>
《漢語大詞典》:衰麻
喪服,衰衣麻绖。禮記·樂記:“衰麻哭泣,所以節(jié)喪紀也。”《淮南子·說山訓》:“祭之日而言狗生,取婦夕而言衰麻?!?宋 歐陽修 《太常博士周君墓表》:“其衰麻之數(shù),哭泣之節(jié),居處之別,飲食之變,皆莫知夫有禮也。”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到了辰初發(fā)引, 賈政 居長,衰麻哭泣,極盡孝子之禮?!?/div>
分類:喪服麻绖
《漢語大詞典》:白帽
(1).即白紗帽。宋書·明帝紀:“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備羽儀?!眳⒁姟?白紗帽 ”。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別董颋》詩:“當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正伸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入門得寄詩,欲覽整白帽。”
(3).白布帽。舊時喪服。俗稱白包頭。南史·梁安成康王秀傳:“及薨, 四川 人裂裳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車裂而 秦 人不憐, 武侯 則巷祭路哭,白帽成俗?!?br />(4).指 回 民?;刈宕靼装?,故稱。 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黃巾甫平白帽擾,戰(zhàn)馬每歲從周旋?!?br />(5).現(xiàn)代醫(yī)務、飲食等行業(yè)的工作帽。 沈從文 《三三》:“坐了一會兒,出來了一個穿白袍戴白帽、裝扮古怪的女人?!?span id="qg66oag" class="book">《新民晚報》1983.12.11:“別看這水餃攤是簡陋的披棚,走進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員個個頭戴白帽,身穿白服,桌凈地潔?!?/div>
《漢語大詞典》:白紗帽(白紗帽)
白紗制的高頂帽。自 晉 至 南朝 梁 皇帝平時所戴。梁書·侯景傳:“ 景 自篡立后,時著白紗帽?!?span id="woqocig"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六》:“﹝ 梁 天監(jiān) 八年﹞帝改去還皆乘輦,服白紗帽?!?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八:“ 蕭道成 既誅 蒼梧王 , 王敬則 手取白紗帽加 道成 首,令即位……蓋 晉 、 宋 、 齊 、 梁 以來,惟人君得著白紗帽。家有 范瓊 畫 梁武帝 本,亦著白紗帽也?!?/div>
分類:平時帝王
《國語辭典》:從吉(從吉)  拼音:cóng jí
居喪中,因事而暫易吉服,或居喪畢,脫去喪服,換上吉服。見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二五。顧命》。后人居喪,當與人行慶賀之禮時,多書「從吉」二字于簡帖上?!稌x書。卷九十四。隱逸傳。孟陋傳》:「親族迭謂之曰:『少孤!誰無父母?誰有父母?圣人制禮,令賢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毀性無嗣,更為不孝也?!宦写搜?,然后從吉?!?/div>
《國語辭典》:斬衰(斬衰)  拼音:zhǎn cuī
古代五種喪服之一。用最粗的麻布制成,不縫邊緣,服制三年。凡是兒女為父母、媳婦為公婆、嫡長孫為祖父母及妻為夫,皆穿此服?!抖Y記。喪服小記》:「斬衰,括發(fā)以麻;為母,括發(fā)以麻;免而以布?!埂段宕菲皆挕L剖?。卷下》:「嗣源乃服斬衰,于柩前即皇帝位,百官縞素?!?/div>
《漢語大詞典》:鹿裘
鹿皮做的大衣。常用為喪服及隱士之服。禮記·檀弓上:“鹿裘衡、長、袪?!?孔穎達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為冬時吉兇衣,里皆有裘。吉時則貴賤有異,喪時則同用大鹿皮為之,鹿色近白,與喪相宜也?!?span id="qyksuc2" class="book">《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見 榮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唐 黃滔 《寄少常盧同年》詩:“官拜少常休,青緺換鹿裘?!?明 唐寅 《焦山》詩:“鹿裘高士帝王師,井灶猶存舊隱基?!?/div>
《漢語大詞典》:內除
謂服兄弟之喪,喪服未除而內心悲哀已漸減。禮記·雜記下:“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內除?!?孔穎達 疏:“兄弟之喪內除者,兄弟謂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內,心也。服制未釋而心哀先殺,由輕故也?!?/div>
《漢語大詞典》:公除
指帝王身負國事之重,因公權宜禮制,而除喪服。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紀:“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 。甲戌,車駕謁 永固陵 。羣臣固請公除,帝不許?!?span id="yca2oms"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諸王公皆詣闕上表,‘請時定兆域,及依 漢 、 魏 故事,并太皇太后終制,既葬,公除。’” 胡三省 注:“公除者,以天下為公而除服也?!?span id="ikmuwok" class="book">《舊唐書·代宗紀》:“朕遘此閔兇,攀號罔極,公卿固請,俾聽朝務,斬焉縗絰,痛貫心靈,豈可便議公除,遽移諒闇?!?/div>
《國語辭典》:即吉  拼音:jí jí
居喪期滿,除去喪服?!端螘?。卷五八。謝弘微傳》:「檀越素既多疾,頃者肌色微損,即吉之后,猶未復膳。」《南史。卷七四。孝義傳下。荀匠傳》:「匠雖即吉,而毀悴逾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