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53,分31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正命
魔障
俗說
返真
超生
暗暗
子充
唯識(shí)
傾邪
遺香
折齒
巫醫(yī)
家丘
暗處
腰領(lǐng)
《國語辭典》:正命  拼音:zhèng mìng
1.安享天年而死。相對(duì)于非命而言?!睹献印1M心上》:「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br />2.佛教修行方法。八正道的第五支。指正確的謀生方式。《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八:「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div>
《國語辭典》:天命  拼音:tiān mìng
1.天地萬物自然的法則?!墩撜Z。為政》:「五十而知天命。」《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br />2.天神所主宰的命運(yùn)?!稌?jīng)。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jǐn)天命?!埂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肝倚终f萬事都是盡人事,聽天命,自有個(gè)一定?!?br />3.天所賦予人的稟賦與本性?!抖Y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br />4.壽命?!稘h書。卷八七。揚(yáng)雄傳下》:「遜于不虞,以保天命?!?br />5.清朝太祖的年號(hào)(西元1616~1626)。
《國語辭典》:魔障  拼音:mó zhàng
妨礙修行的內(nèi)在或外在因素?!段饔斡洝返谌兀骸改憧茨抢锷絼荽尬?,須是要仔細(xì)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谒幕兀骸改惚臼怯写蟾娜耍灰?yàn)樨潙倮?,埋沒了你的智慧,生出無窮的魔障?!?/div>
《漢語大詞典》:俗說(俗説)
(1).民間流傳的說法。漢書·刑法志:“ 孫卿 之言既然,又因俗説而論之曰: 禹 承 堯 舜 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湯 武 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 唐 虞 故也?!?宋 蘇軾 《和黃秀才鑒空閣》詩:“妄云桂兔蟆,俗説皆可屏?!?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天醫(yī):“俗説雷部擊人,必有天醫(yī)隨之,或誤擊則旋活之?!?br />(2).俗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至於 陳琳 諫辭,稱掩目捕雀; 潘岳 哀辭,稱掌珠伉儷,并引俗説而為文辭者也?!?br />(3).用通俗易為人所接受的方法、形式講授佛法之稱。與“真說”相對(duì)。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三論宗》:“佛有二種說法,一為俗說,一為真說。如說有情、天、梵等名相,都屬俗說。”
《漢語大詞典》:返真
(1).返歸真境。指得道成仙。 唐 裴铏 《傳奇·樊夫人》:“后媼與 逍遙 一時(shí)返真?!?br />(2).道家認(rèn)為人死后歸于自然,故以“返真”婉稱死。 宋 秦觀 《韓樞密夫人挽詞》:“天上開華屋,丘山忽返真?!?明 袁宗道 《祭李年伯文》:“公年僅望五十,獨(dú)不可徐之故丘以老,而遂儵焉返真於逆旅乎?” 清 徐乾學(xué) 《與劉古衡書》之三:“若不速照良方自醫(yī),一旦返真,人其謂之何哉!”
《國語辭典》:超生  拼音:chāo shēng
1.投胎為人。如:「永世不得超生?!埂段饔斡洝返谝蝗兀骸肝以陉幩纠锟嚯y難脫,日久不得超生?!埂都t樓夢》第二八回:「就便死了,也是屈死鬼,任憑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br />2.寬宥其生命。常用于祈求他人憐憫救助。《紅樓夢》第六七回:「只求奶奶超生!奴才再不敢撒一個(gè)字兒的謊?!埂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高B忙自己摘掉帽子,爬在地下磕響頭,嘴里說:『大人恩典!大人超生!』」
《國語辭典》:暗暗  拼音:àn àn
1.幽隱、深空的樣子。《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帷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靚深?!?br />2.個(gè)人私下的行動(dòng),不必為人見者?!抖鲙肪砥撸骸杆祈テ鄾龊螘r(shí)是了?心頭暗暗猜疑,縱芳年未老,應(yīng)也頭白。」《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公子時(shí)下?lián)Q了素巾青衣,隨跟書吏,暗暗出了察院?!?/div>
《漢語大詞典》:子充
原為人名, 鄭國 的美男子。亦以謂美好的人。《詩·鄭風(fēng)·山有扶蘇》:“不見 子充 ,乃見狡童?!?毛 傳:“ 子充 ,良人也。” 馬瑞辰 通釋:“孟子:‘充實(shí)之謂美?!?span id="2c6iewi" class="book">《唐韻》:‘充,美也?!?子充 猶言 子都 ,故為良人?!?/div>
《國語辭典》:唯識(shí)(唯識(shí))  拼音:wéi shì
1.梵語vij?apti-mātratā的意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一切外境只是心識(shí)所變現(xiàn)的,沒有客觀的對(duì)象和外境,只有心識(shí)?!洞筇莆饔蚯蠓ǜ呱畟鳌肪硐拢骸父菜吉?dú)善傷大士行,唯識(shí)所變,何非凈方?!?br />2.書名。佛教典籍。唯識(shí)宗的典籍?!洞筇莆饔蚯蠓ǜ呱畟鳌肪硐拢骸缸阅罱虣z未窺,難辨真?zhèn)?,即往東魏,聽覽唯識(shí)?!?/div>
《漢語大詞典》:傾邪(傾邪)
(1).指為人邪僻不正。漢書·蕭望之傳:“后 朋 行傾邪, 望之 絶不與通?!?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吾知 端愿 傾邪;故以 逵 當(dāng)之?!?span id="i88cci2" class="book">《明史·忠義傳·喬若雯》:“ 崇禎 元年春,廷臣爭擊 魏忠賢 黨, 若雯 亦兩疏劾兵部侍郎 秦士文 ,御史 張?jiān)G 、 智鋌 ,備列其傾邪狀?!?br />(2).歪斜。 宋 蘇軾 《乞賜度牒修廨宇狀》:“臣自 熙寧 中通判本州,已見在州屋宇例皆傾邪,日有覆壓之懼?!?br />(3).引申指危殆。 郭沫若 《一個(gè)宣言》:“世運(yùn)的杌隉,國度的傾邪,是制度不良所致。”
《漢語大詞典》:遺香(遺香)
(1).謂留下香氣。《關(guān)尹子·九藥》:“威鳳以難見為神,是以圣人以深為根;走麝以遺香不捕,是以圣人以約為紀(jì)?!?br />(2).指留下的香氣。 明 陳子龍 《名都篇》:“十里鬭紗縠,轉(zhuǎn)側(cè)有遺香?!?br />(3).指殘花。 唐 陸龜蒙 《秋荷》詩:“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遺香愁向人?!?br />(4).喻不為人知的美女。 明 馮夢龍 《永團(tuán)圓·姊妹秋閨》:“空谷有遺香,彩筆家聲舊,幽貞?yīng)毐еx鉛華,不解雙眉皺?!?/div>
《漢語大詞典》:折齒(折齒)
(1).折斷牙齒。左傳·哀公六年:“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 杜預(yù) 注:“孺子, 荼 。 景公 嘗銜繩為牛,使 荼 牽之, 荼 頓地,故折其齒?!焙笥脼闉槿嗣癫賱诘牡鋵?shí)。 趙樸初 《感遇--為周總理而作》詩:“回首丘山,折齒孺子?!?br />(2).指備受挫辱。 漢 鄒陽 《獄中上書》:“ 范雎 摺脇折齒於 魏 ,卒為 應(yīng)侯 ?!眳⒁姟?折脅 ”。
(3).晉書·謝鯤傳:“鄰家 高氏 女有美色, 鯤 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時(shí)人為之語曰:‘任達(dá)不已, 幼輿 折齒?!焙笥脼檎{(diào)戲婦女被拒而受懲的典故。 唐 韓偓 《〈香奩集〉序》:“麄得捧心之態(tài),幸無折齒之慙?!?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踰墻已成,折齒唯命?!?/div>
《漢語大詞典》:折脅(折脅)
戰(zhàn)國 時(shí), 魏 范雎 隨 須賈 使 齊 ,因 齊王 喜 雎 有辯才,致以金、牛、酒。 雎 雖未受,但 須賈 疑其以 魏國 陰事告 齊 。 魏 相知之,大怒,使人笞擊 雎 ,折脅折齒幾死。后奔 秦 ,得重用。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后因以“折脅”為受誣遭辱的典實(shí)。韓非子·難言:“ 宰予 不免於 田常 , 范雎 折脅於 魏 。”陳書·蔡景歷傳:“昔折脅游 秦 ,忽逢盼採;檐簦入 趙 ,便致留連?!?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謝撫問啟》:“俾折脅臏腳之倫,得自拂飾,以期效命於鞭策之下?!?/div>
分類:范雎
《國語辭典》:巫醫(yī)(巫醫(yī))  拼音:wū yī
利用畫符、念咒等方法驅(qū)除鬼神作祟、作為治病手段的人。《管子。權(quán)修》:「上恃龜筮,好用巫醫(yī),則鬼神驟祟?!埂度龂萘x》第一三回:「李樂、韓暹又連名保奏無徒、部曲、巫醫(yī)、走卒二百馀名,并為校尉、御史等官。」
《漢語大詞典》:家丘
亦作“ 家邱 ”?!?東家丘 ”的省稱。 即 孔丘 。常以比擬尚未為人所知的博識(shí)君子。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怪乃輕其家 丘 ,謂為倩人。” 張銑 注:“ 魯 人不識(shí) 孔丘 圣人,乃云:我東家 丘 者,吾知之矣。言輕 孔丘 也?!?唐 高適 《別從甥萬盈》詩:“諸生曰 萬盈 ,四十乃知名。宅相予偏重,家 丘 人莫輕?!?章炳麟 《論漢字統(tǒng)一會(huì)》:“黜我崇彼,所謂輕其家邱者矣。”參見“ 東家丘 ”。
《漢語大詞典》:東家丘(東家丘)
據(jù)《孔子家語》載, 孔丘 的西鄰不知 孔丘 的才學(xué)出眾,輕蔑地稱之為“東家丘”。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家 丘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 宋 人不辨玉, 魯 賤東家 丘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傳記夫子神怪:“夫子方無恙之日,伐木於 宋 ,削跡於 衛(wèi) ,窮於 商 周 ,阨於 陳 蔡 ,人以為是東家 丘 也?!焙蟪S脼椴鸥叨槐皇廊怂R(shí)者的典故。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太祖 征 吳 , 原 從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別傳》:“ 崧 曰:‘ 鄭君 學(xué)覽古今,博聞彊識(shí),鉤深致遠(yuǎn),誠學(xué)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 鄭 為東家 丘 者也?!?原 曰:‘君謂僕以 鄭 為東家 丘 ,君以僕為西家愚夫耶?’”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唐人選唐詩:“余謂 李 杜 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在當(dāng)日亦東家 丘 耳。或遭擯棄,初不足怪。”亦省稱“ 東丘 ”。 唐 嚴(yán)維 《馀姚祗役奉簡鮑參軍》:“知己欲依 何水部 ,鄉(xiāng)人今正賤東 丘 ?!?/div>
《國語辭典》:暗處(暗處)  拼音:àn chù
1.黑暗的地方。如:「不要常往暗處走。」
2.秘密的地方。如:「人在暗處,你在明處,要小心防備?!?/div>
《漢語大詞典》:腰領(lǐng)(腰領(lǐng))
(1).腰部與頸部。兩者為人體的重要部分,斷之即死,故常喻致命之處。管子·小匡:“ 管仲 曰:‘斧鉞之人也,幸以獲生,以屬其腰領(lǐng),臣之祿也。’”后漢書·李云傳:“昔 高祖 忍 周昌 不諱之諫, 成帝 赦 朱云 腰領(lǐng)之誅,今日殺 云 ,臣恐剖心之譏復(fù)議於世矣。” 宋 蘇軾 《上韓丞相論災(zāi)傷手實(shí)書》:“疎遠(yuǎn)小臣,腰領(lǐng)不足以薦鈇鉞,豈敢以非災(zāi)之蝗,上罔朝廷乎?” 清 唐甄 潛書·審知:“一不得當(dāng),大則覆軍亡國,小則不保腰領(lǐng),非小禍也?!?br />(2).裳有腰,衣有領(lǐng),故以“腰領(lǐng)”借指關(guān)鍵或要害。 宋 蘇轍 《殿試武舉策問》:“朕以天下為度,懷柔四夷。而西戎背誕,腰領(lǐng)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