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1
典故
1
詞典
1
分類詞匯
98
其它
1
共101,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健毫
文望
洗胃
吞鳥
文昌臺(tái)
封恨
摛筆
楯墨
雕畫
吞筆
鋒頭
帶笏
咋筆
癡姨
玉樓受召
《漢語大詞典》:
健毫
剛健的筆。謂善于為文。 唐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健毫驚綵鳳,高步出冥鴻?!?宋
王禹偁
《滁州全椒縣寶林寺重修大殿碑》
:“茲殿之碑,非公而誰?健毫不抽,實(shí)寺之羞?!?/div>
分類:
剛健
為文
《漢語大詞典》:
文望
善為文的聲望。 清
陳康祺
《
郎潛紀(jì)聞
》
卷三:“ 康熙 間, 查初白 學(xué)士、 聲山 宮詹 均在詞館,有文望,人皆呼為 查翰林 ?!?清 鈕銹
《
觚賸續(xù)編·豹仙
》
:“ 徐州 李蟠 以文望雄於鄉(xiāng),跌宕自喜?!?/div>
分類:
為文
聲望
《國語辭典》:
洗胃
拼音:
xǐ wèi
因服下有毒物質(zhì)或大量安眠藥等,對(duì)人體造成傷害時(shí),所實(shí)施的醫(yī)療法。
分類:
洗滌
腸胃
徹底
改過自新
文思
為文
《漢語大詞典》:
吞鳥(吞鳥)
《
晉書·文苑傳·羅含
》
:“﹝ 羅含 ﹞嘗晝臥,夢(mèng)一鳥文彩異常,飛入口中,因起驚説之。 朱氏 (其母)曰:‘鳥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源撕笤逅既招?。”后即用為文思燦然之典。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無射九月》
:“才過吞鳥之聲,德邁懷皎之智?!?唐
李瀚
《蒙求》
詩:“ 羅含 吞鳥, 江淹 夢(mèng)筆。”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
卷二:“雖有吞鳥夢(mèng)花之心手,莫能追述?!?/div>
分類:
為文
文思
《漢語大詞典》:
文昌臺(tái)(文昌臺(tái))
唐 代尚書省之別名。 武則天 光宅 元年,改尚書省為文昌臺(tái)。 唐
陳子昂
《臨卭縣令封君遺愛碑》
:“遂用疇咨舊章,允懷甿誦,奪之公禮,上之於文昌臺(tái)。”參閱
《
新唐書·百官志一
》
。
分類:
尚書省
武則天
光宅
元年
為文
《漢語大詞典》:
封恨
(1).為文表恨。
《
全唐詩
》
卷六九四 褚載 詩殘句:“除卻 洛陽 才子后,更誰封恨吊
《懷沙》
?!?br />(2).封藏著怨恨。 宋
辛棄疾
《臨江仙》
詞:“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分類:
為文
封藏
文表
怨恨
《漢語大詞典》:
摛筆(摛筆)
謂執(zhí)筆為文,鋪陳翰藻。 宋
姜夔
《清波引》
詞序:“朅來 湘 浦,歲晚凄然,步繞園梅,摛筆以賦?!?清
姚鼐
《送張橿亭少詹》
詩:“俯仰一古今,摛筆朱霞散?!?/div>
分類:
執(zhí)筆
為文
鋪陳
詞序
《漢語大詞典》:
楯墨
《
北史·文苑傳·荀濟(jì)
》
:“ 濟(jì) 初與 梁武帝 布衣交,知 梁武 當(dāng)王,然負(fù)氣不服,謂人曰:‘會(huì)楯上磨墨作檄文?!焙笠蛞浴皹J墨”為文人從軍研墨草檄的典故。 宋
蘇軾
《送曹輔赴閩漕》
詩:“詩成橫槊里,楯墨何曾乾?!?清
周亮工
《丙申寒食同張玄洲暨諸同社重登詩話樓凄然有感》
詩之二:“莫向?qū)映锹爠﹃?,空從楯墨感人琴?!?/div>
分類:
為文
文人
人從
從軍
《漢語大詞典》:
雕畫(雕畫,彫畫)
(1).刻鏤繪畫。 漢
賈誼
《
新書·匈奴
》
:“將為銀車五乘,大雕畫之。”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詮賦
》
:“寫物圖貌,蔚似雕畫。”
(2).引申為文飾。 漢
劉向
《
說苑·貴德
》
:“飾其內(nèi)情,雕畫其偽,孰知其非真?!?br />
彫畫
:雕刻繪飾。
《
三國志·魏志·賈詡傳
》
“﹝ 賈詡 ﹞少時(shí)人莫知,唯 漢陽 閻忠 異之,謂 詡 有 良 平 之奇”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
:“夫木朽不彫,世衰難佐,將軍雖欲委忠難佐之朝,彫畫朽敗之木,猶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分類:
雕畫
刻鏤
繪畫
為文
文飾
雕刻
繪飾
《漢語大詞典》:
吞筆(吞筆)
猶含毫。比喻構(gòu)思為文。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
:“補(bǔ)天者,雖欲抑之而不出,吞筆者,安可寢之而無賦?” 唐
元稹
《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
:“思涌曾吞筆,投虛慣用刀。詞鋒倚天劍,學(xué)海駕云濤?!?/div>
分類:
含毫
構(gòu)思
為文
《國語辭典》:
鋒頭(鋒頭)
拼音:
fēng tou
1.刀箭可傷人的銳利地方。用以比喻危險(xiǎn)和災(zāi)難。如:「避鋒頭」。
2.言行表現(xiàn)特別活躍或出色,格外惹人注意。如:「他今天晚上出盡了鋒頭」。也作「風(fēng)頭」。
分類:
犀利
筆尖
形勢(shì)
引人注目
為文
方向
文詞
緊張
情勢(shì)
《國語辭典》:
帶笏(帶笏)
拼音:
dài hù
玉帶和笏板,為文官的裝束?!端问贰>砣?。韓世忠傳》:「授太尉,賜帶笏,仍敕樞密以功頒示內(nèi)外諸將?!?/div>
分類:
玉帶
帶和
笏板
為文
文官
裝束
《漢語大詞典》:
咋筆(咋筆)
猶操筆。古人構(gòu)思為文時(shí)常以口咬筆桿,故稱。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
》
:“負(fù)甲為兵,咋筆為吏,身死名滅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投員外從公虞》
詩:“咋筆話肝肺,詠茲枯魚章?!?/div>
分類:
構(gòu)思
為文
時(shí)常
筆桿
《國語辭典》:
癡姨
拼音:
chī yí
后魏宦者苻承祖的姨母楊氏家貧,及承祖為文明太后所寵貴,親戚皆因其援求利益,獨(dú)楊氏不欲,且不受人的饋贈(zèng)資助。承祖遣人乘車往迎,大哭拒上,故苻家內(nèi)外皆稱其為「癡姨」。后承祖敗,有司執(zhí)其二姨至殿廷致法,楊氏因衣服破敗而免罪。見《北史。卷九十一。列女傳。魏姚氏婦楊氏傳》。
分類:
宦者
姨母
楊氏
家貧
為文
文明
太后
寵貴
北魏
《漢語大詞典》:
玉樓受召(玉樓受召)
唐
李商隱
《李長吉小傳》
:“ 長吉 將死時(shí),忽晝見一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 長吉 獨(dú)泣,邊人盡見之。少之, 長吉 氣絶?!焙笠蛞詾槲氖吭缢赖牡鋵?shí)。 宋
《書陳孟剛〈童烏集〉后》
:“ 孟剛 弱冠,頭角嶄然……云何得疾,遽召玉樓。” 清
周亮工
《古香堂詩序》
:“不然,才名如 李賀 而玉樓受召,猶在 終賈 之年,豈不備極榮休?!?/div>
分類:
為文
文士
早死
典實(sh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