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1
典故
1
詞典
1
分類詞匯
98
其它
1
共98,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文章憎命
無跡可尋
尋行數(shù)墨
牙署
流蕩忘反
四大名山
奉政大夫
力蹙勢窮
天聾地啞
為情造文
文化特質(zhì)
原子時代
影像處理
百鍛千練
才思敏捷
《國語辭典》:
文章憎命
拼音:
wén zhāng zēng mìng
形容文才好,卻命運乖舛。《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不意時數(shù)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依然鎩羽?!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四回:「不怪自己錯了韻,反罵主司去取不公,嘆自己文章憎命?!?/div>
分類:
工于
為文
命運
《國語辭典》:
無跡可尋(無跡可尋)
拼音:
wú jī kě xún
做事沒有蹤跡可以尋求。指做事不著痕跡?!端螘>砦迦?。謝方明傳》:「有必宜改者,則以漸移變,使無跡可尋?!?/div>
分類:
有蹤
蹤跡
尋求
處事
事為
為文
《國語辭典》:
尋行數(shù)墨(尋行數(shù)墨)
拼音:
xún háng shǔ mò
讀書時拘泥于一字一句的鉆研,而不求義理的融會貫通?!毒暗聜鳠翡?。卷二十九。志公和尚大乘贊十首之九》:「口內(nèi)誦經(jīng)千卷,體上問經(jīng)不識;不解佛法圓通,徒勞尋行數(shù)墨?!?/div>
分類:
為文
辭句
上下
下功夫
披閱
文章
專注
《漢語大詞典》:
牙署
(1).衙門;官署。
《
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jì)下
》
:“ 兀欲 召蕃 漢 臣僚於 鎮(zhèn)州 牙署,矯戎王遺詔,命 兀欲 嗣位?!?span id="3c6ehrk" class="book">《
舊五代史·隱帝紀(jì)中
》:“臣尋與 王峻 入城,分兵守四門,其 趙思綰 部下軍,各已執(zhí)帶,遂至牙署?!?br />(2). 遼 代官名。
《
遼史·百官志一
》
有文班牙署,為文班司屬官。
分類:
衙門
官署
官名
為文
屬官
《國語辭典》:
流蕩忘反(流蕩忘反)
拼音:
liú dàng wàng fǎn
1.流浪不知歸返。如:「他在異鄉(xiāng)賣藝多年,早已流蕩忘反?!挂沧鳌噶麇赐础?。
2.引申為文章流利而不知裁減。唐。魏徵〈群書治要序〉:「騁末學(xué)之傳聞,飾雕蟲小技,流蕩忘返,殊途同致?!挂沧鳌噶麇赐础?。
分類:
流浪
不知
為文
文章
流利
裁減
《國語辭典》:
四大名山
拼音:
sì dà míng shān
中國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故將此四山視為佛教勝地,合稱為「四大名山」。
分類:
中國
佛教
說山
為文
文殊師利
菩薩
道場
《國語辭典》:
奉政大夫
拼音:
fèng zhèng dà fū
職官名。金置,為文官正六品封階,后世則升為正五品之封階。
分類:
職官
職官名
官名
為文
文官
官正
六品
封階
世則
五品
之封
《國語辭典》:
力蹙勢窮(力蹙勢窮)
拼音:
lì cù shì qióng
力量威勢局促窮盡而不得伸展。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率皆縱臾而不克,躑躅而不進,力蹙勢窮,吞志而沒?!?/div>
分類:
力量
威勢
局促
窮盡
伸展
柳宗元
友人
為文
文書
《國語辭典》:
天聾地?。ㄌ烀@地?。 ?span id="d0kiuwu" class='label'>拼音:tiān lóng dì yǎ
天聾和地啞相傳為文昌帝君的兩位侍從。清。褚人獲《堅瓠八集。卷四。天聾地啞》:「文昌帝君從者曰:『天聾、地啞。』蓋帝君不欲人之聰明盡用,故假聾啞以寓意,夫天地豈可以聾啞哉?」比喻癡愚笨拙的人?!?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七回:「我成日家說,他們倒是配就了一對夫妻,一個天聾,一個地啞,那里承望養(yǎng)出這么個伶俐丫頭來?!?/div>
分類:
為文
侍從
《國語辭典》:
為情造文(為情造文)
拼音:
wèi qíng zào wén
出自真情實意,發(fā)而為文。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情釆》。相對于為文造情而言。
分類:
出自
為文
《國語辭典》:
文化特質(zhì)(文化特質(zhì))
拼音:
wén huà tè zhí
文化特質(zhì)為文化人類學(xué)的專業(yè)術(shù)語。指構(gòu)成文化的最小單位,每一文化則由一組文化特質(zhì)所組成。文化特質(zhì)又可分為物質(zhì)的與非物質(zhì)的,前者如器皿、食物、服飾等,后者如技術(shù)、態(tài)度、儀式等。也稱為「文化元素」。
分類:
為文
文化人
《國語辭典》:
原子時代(原子時代)
拼音:
yuán zǐ shí dài
原子能被發(fā)現(xiàn)以后,有代替電力而為文明原動力的趨勢,因而稱自此以后的時代為「原子時代」。
分類:
原子能
被發(fā)
發(fā)現(xiàn)
電力
為文
文明
原動力
趨勢
《國語辭典》:
影像處理(影像處理)
拼音:
yǐng xiàng chǔ lǐ
利用軟體編輯處理影像資訊,為文件編輯,為多媒體制作,或為影像的特效處理等。
分類:
軟體
編輯
影像
為文
文件
《國語辭典》:
百鍛千練(百鍛千練)
拼音:
bǎi duàn qiān liàn
比喻為文用字推敲謹(jǐn)慎,準(zhǔn)確精練。語本唐。皮日休〈劉棗強碑〉:「彫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練成句,雖不追躅太白,亦后來之佳作也?!?/div>
分類:
為文
推敲
謹(jǐn)慎
準(zhǔn)確
精練
《國語辭典》:
才思敏捷
拼音:
cái sī mǐn jié
為文構(gòu)思迅速?!端问贰>砣鹞?。列傳。楊億》:「(楊)億天性穎悟,自幼及終,不離翰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略不凝滯,對客談笑,揮翰不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九:「宣徽見他才思敏捷,韻句鏗鏘,心下大喜?!?/div>
分類:
才思敏捷
為文
構(gòu)思
迅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