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為道(爲(wèi)道)
(1).猶言修道。《老子》:“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br />(2).指矯性而為高遠(yuǎn)難行之事。《禮記·中庸》:“道不遠(yuǎn)人,人之為道而遠(yuǎn)人,不可以為道?!?/div>
《漢語大詞典》:為道(爲(wèi)道)
作向?qū)А?span id="sc27jod" class="book">《左傳·隱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鄭 曰:‘諸君釋憾於 宋 ,敝邑為道?!?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dǎo)。本亦作‘導(dǎo)’?!?/div>
分類:向?qū)?/a>
《國語辭典》:未足為道(未足為道)  拼音:wèi zú wéi dào
不值得提及。《五燈會元。卷五。石室善道禪師》:「若與他作對,即是心境兩法能所雙行,便有種種見解,亦是狂慧,未足為道。」
《國語辭典》:不足為道(不足為道)  拼音:bù zú wéi dào
不重要,不值得談?wù)?。元。袁桷〈書趙監(jiān)酒墓記后〉:「養(yǎng)其支離以盡其天年,斯足以不辱其先矣,馀不足為道?!埂度龂萘x》第九回:「然允老邁無能之輩,不足為道;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仙宮、道院。唐。殷堯藩 游王羽士山房詩:「落日半樓明,琳宮事事清?!骨?。徐珂《清稗類鈔。迷信類。陸麗京因夢尋太和山》:「一夕,夢至琳宮,丹梯碧瓦中,有神建龜蛇之?dāng)??!?/div>
《漢語大詞典》:無象(無象)
(1).失去常態(tài)、常道。左傳·襄公九年:“ 士弱 曰:‘…… 商 人閲其禍敗之釁,必始於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唬骸杀睾??’對曰:‘在道,國亂無象,不可知也?!?杜預(yù) 注:“言國無道,則災(zāi)變亦殊,故不可必知?!?孔穎達(dá) 疏:“若國家昏亂,無復(fù)常象,不可知也。”《文選·王粲〈七哀〉詩之一》:“ 西京 亂無象,豺虎方遘患?!?李善 注引 河上公 曰:“象,道也。”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王粲》:“ 伊洛 既燎煙, 函崤 沒無象?!币槐咀鳌?無像 ”。
(2).沒有形跡;沒有具體形象。管子·幼官:“備具勝之原,無象勝之本?!?趙守正 注:“無象,指軍行隱蔽,使人們看不到形象?!?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譬若畫形於無象,造響於無聲。” 唐 張九齡 《請東北將吏刊石紀(jì)功德狀》:“觀變早於未萌,必取預(yù)於無象?!?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或兀坐冥搜,求聲於寂寥,寫真於無象?!?br />(3).原為道家形容道玄虛無形之語,后亦泛指諸種義理的玄微難測,或玄微難測的義理。語出老子:“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忽怳。” 南朝 梁 沈約 《雅樂歌·諴雅之一》:“懷忽慌,瞻浩蕩……出杳冥,降無象。” 唐 李華 《潤州鶴林寺故徑山大師碑銘》:“道行無跡,妙極無象:謂體性空,而本源清凈;謂諸見滅,而覺照圓明。” 宋 蘇轍 《郊祀慶成》詩:“治道初無象,神功竟莫宣。” 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下:“ 吳 之 洞庭山 有丐者, 汪鈍翁 記其數(shù)詩,有云:‘……有形皆是假,無象孰為真?悟到無生地,梅花滿四鄰?!?/div>
《國語辭典》:道情  拼音:dào qíng
1.道德的情操。南朝宋。謝靈運(yùn)述祖德〉詩:「拯溺由道情,龕暴資神理?!?br />2.一種以唱為主的說唱藝術(shù)。用漁鼓和簡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用以宣揚(yáng)出世思想,警醒頑俗。后來也用一般民間故事做題材?!肚迤缴教迷挶?。張子房慕道記》:「行至半山,忽見張良漁鼓簡子,口唱道情?!乖V苊堋段淞峙f事。卷七。乾淳奉親》:「后苑小廝兒三十人,打息氣唱道情?!?/div>
《漢語大詞典》:棲神(棲神)
亦作“棲神”。
(1).凝神專一。為道家保其根本,養(yǎng)其元神之術(shù)。《淮南子·泰族訓(xùn)》:“今夫道者,藏精於內(nèi),棲神於心,靜漠恬淡,訟繆胸中。”晉書·阮籍傳:“ 籍 嘗於 蘇門山 遇 孫登 ,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dǎo)氣之術(shù)。”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yùn)象二:“為道者常淵澹以獨(dú)處,每棲神以游閑?!?唐 吳筠 《游仙》詩之三:“百關(guān)彌調(diào)暢,方寸益清越。棲神合虛無,洞覽周恍惚?!?br />(2).謂死后安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蔭, 尹公度 之所棲神處也?!?宋 贊寧 宋高僧傳·習(xí)禪·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動而示滅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臘五十八……十月,棲神于院之庭,從其宜也?!?br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夢》:“神女請坐。聞神女棲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風(fēng)景若何?”
(4).猶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習(xí)禪·帛僧光:“ 光 於南山見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為棲神之處?!?/div>
《漢語大詞典》:德元
謂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書·召誥:“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顯?!?孔 傳:“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義,含和發(fā)英,作 唐 德元,簡棄詭説,保任皇極?!?宋 程大昌 考古編·夫子論一:“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攝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青精飯(青精飯)
即立夏吃的烏米飯。相傳首為道家 太極真人 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陰歷四月八日造此飯以供佛。 唐 杜甫 《贈李白》詩:“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宋 林洪 《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飯,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又名旱蓮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葉,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時(shí),蒸飯。曝乾,堅(jiān)而碧色,收貯。如用時(shí),先用滾水量以米數(shù),煮一滾,即成飯矣……久服,延年益顏?!?謝無量 《西湖旅興懷伯兄五十韻》:“野寺青精飯,江湖白打錢?!?/div>
《漢語大詞典》:煮白石
舊傳神仙、方士燒煮白石為糧,后因借為道家修煉的典實(shí)。 晉 葛洪 神仙傳·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唐 韋應(yīng)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币嗍∽鳌?煮石 ”。 南朝 梁 庾肩吾 《東宮玉帳山銘》:“煮石初爛,燒丹欲成。” 元 方回 《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隨緣?!?/div>
《國語辭典》:衛(wèi)道(衛(wèi)道)  拼音:wèi dào
維護(hù)道統(tǒng)?!端问?。卷四○一。劉爚傳。論曰》:「劉爚表章朱熹四書以備勸講,衛(wèi)道之功莫大焉?!?/div>
《國語辭典》:參同契(參同契)  拼音:cān tóng qì
書名。相傳為魏伯陽作。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中多假周易爻象以說丹鼎之術(shù)。后蜀彭曉撰《周易參同契通真義》三卷,即注此書。宋儒朱熹、蔡元定皆嘗治其書。
《漢語大詞典》:含景
劍名。 唐 杜甫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隱 東蒙峯 ,已佩含景蒼精龍?!?仇兆鰲 注:“﹝景﹞音影?!?明 高啟 《次韻王七隅仙興》:“龍氣雙騰含景劍,蠹魚三食內(nèi)篇文?!?/div>
分類: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