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雍容閒雅  拼音:yōng róng xián yǎ
神態(tài)自若,舉止儒雅。《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挂沧鳌赣喝轄栄拧埂ⅰ赣喝菸难拧?。
《國語辭典》:鷹視狼步(鷹視狼步)  拼音:yīng shì láng bù
兇狠的樣子。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可與履危,不可與安?!?/div>
《漢語大詞典》:折矩周規(guī)(折矩周規(guī))
猶循規(guī)蹈矩。謂舉止合乎法度。 清 沈濤 交翠軒筆記卷二:“左珩右珮,折矩周規(guī),絶無名流儇薄之習(xí)?!?span id="dc7ua2o"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論 安老爺 這個人,蹈仁履義,折矩周規(guī),不得不謂之醇儒。”
《國語辭典》:扎手舞腳(扎手舞腳)  拼音:zhā shǒu wǔ jiǎo
1.手腳張開,不停的舞動。也作「札手舞腳」。
2.四肢張開,向外伸展的樣子。《紅樓夢》第四一回:「只聞得酒屁臭氣,滿屋一瞧,只見劉姥姥扎手舞腳的仰臥在床上?!挂沧鳌冈治枘_」。
3.舉止囂張,不知收斂。
《漢語大詞典》:粘涎
(1).口涎。《西游記》第八五回:“呆子( 八戒 )得勝,也自轉(zhuǎn)來,累得那粘涎鼻涕,白沫生生,氣嘑嘑的,走將來?!?br />(2).方言。謂言語、舉止不爽利,令人乏味。
《漢語大詞典》:獐麇馬鹿(麞麕馬鹿)
方言。比喻舉止倉皇。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委巷叢談五:“﹝ 杭 人﹞言人舉止倉皇者曰麞麕馬鹿,蓋四物善駭,見人則跳趯自竄,故以為喻?!?/div>
《國語辭典》:土頭土腦(土頭土腦)  拼音:tǔ tóu tǔ nǎo
指人頭腦不靈活,行為表現(xiàn)、服飾穿著等不合時宜?!段拿餍∈贰返谝话嘶兀骸竻T上人見他土頭土腦,把他打諒了兩眼,便叫他自己上樓去找。」
《國語辭典》:文縐縐(文縐縐)  拼音:wén zhòu zhòu
形容人談吐、舉止溫文儒雅?!度辶滞馐贰返谖逅幕兀骸赣肿哌M(jìn)一個人來,搖著白紙?jiān)娚龋目U縐的?!挂沧鳌肝闹a謅」。
分類:舉止斯文
《國語辭典》:文質(zhì)彬彬(文質(zhì)彬彬)  拼音:wén zhí bīn bīn
文采和實(shí)質(zhì)均備,配合諧調(diào)。語出《論語。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购笥靡孕稳萑伺e止文雅有禮。唐。王勃 三國論:「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zhì)彬彬,庶幾君子者矣。」《鏡花緣》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質(zhì)彬彬,極其清秀?!挂沧鳌副虮蛭馁|(zhì)」。
《國語辭典》:溫文爾雅(溫文爾雅)  拼音:wēn wén ěr yǎ
形容人文質(zhì)彬彬,態(tài)度溫和典雅?!读凝S志異。卷八。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也作「爾雅溫文」、「溫文儒雅」。
《漢語大詞典》:僋佄
舉止失態(tài)。
《國語辭典》:斯文人  拼音:sī wén rén
1.舉止文雅的人。如:「班長是個斯文人,會動粗一定有特殊原因?!?br />2.士人、讀書人?!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杆形辶畾q,頭上也戴的是方巾,穿的件繭?直裰,像個斯文人。」
《國語辭典》:煙視媚行(煙視媚行)  拼音:yān shì mèi xíng
微張著眼睛看,緩慢的行走。形容新婚婦女舉止安詳?shù)淖藨B(tài)。語出《呂氏春秋。審應(yīng)覽。不屈》:「人有新取婦者,婦至,宜安矜,煙視媚行。」比喻女子端莊嫻淑的態(tài)度。后轉(zhuǎn)用來形容女子取媚于人之輕佻的行為。明。楊慎〈璅語〉:「鳶肩羔膝,蠅營狗茍,小人禽態(tài)乎?煙視媚行,影附響承,小人婦態(tài)乎?」
《國語辭典》:野調(diào)無腔(野調(diào)無腔)  拼音:yě diào wú qiāng
言語恣肆,談吐無狀。如:「你不要野調(diào)無腔的亂說?!?/div>
《漢語大詞典》:堯趨舜步(堯趨舜步)
(1).謂如 堯 舜 之行。頌揚(yáng)帝王的儀容舉止。《宋史·樂志十三》:“皇帝降席,流云四開; 堯 趨 舜 步,下躡天堦。”
(2).指 堯 舜 的德政。比喻政局穩(wěn)定而清明。 黃鴻壽 《假飾立憲及組織貴族內(nèi)閣》:“先帝猶是 堯 趨 舜 步之時,我皇上已處 禹 馳 湯 驟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