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妖里妖氣(妖裡妖氣)  拼音:yāo lǐ yāo qì
形容裝扮奇特,舉止輕佻,多指女性,用于貶義。如:「那位女演員為了增添戲劇效果,刻意穿著暴露,畫上濃妝,打扮地妖里妖氣?!?/div>
《國語辭典》:妖形怪狀(妖形怪狀)  拼音:yāo xíng guài zhuàng
奇特怪異而惹人注意的模樣。如:「萬圣節(jié)一到,打扮得妖形怪狀的小朋友到處討糖吃?!?/div>
《國語辭典》:妖妖調(diào)調(diào)(妖妖調(diào)調(diào))  拼音:yāo yāo tiáo tiáo
妖冶嬌媚而舉止輕佻?!?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二○回:「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只眼睛來罵人。妖妖調(diào)調(diào),大不成個體統(tǒng)。」
《國語辭典》:兇神惡煞(兇神惡煞)  拼音:xiōng shén è shà
1.兇惡的神。比喻非常兇惡的人。元。王曄《桃花女》第三折:「又犯著太歲,遭這般兇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2.形容非常兇惡?!肚樽儭返谄呋兀骸杆騺碜钅懶?,我父親兇神惡煞般跑來捉我,不知他嚇得怎樣了?!?/div>
《漢語大詞典》:形輸色授(形輸色授)
謂以舉止、神態(tài)傳遞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悅。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無題詩:“一日見某部某郎,不覺傾倒,形輸色授,頗難自持?!?/div>
《國語辭典》:形跡可疑(形跡可疑)  拼音:xíng jī kě yí
形容人的舉止、動作或態(tài)度令人起疑。《清史稿。卷四二二。王茂蔭傳》:「各處捕獲難民,指為形跡可疑,嚴訊楚毒?!埂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缚匆娪行污E可疑的,以及箱籠斤兩重大的,都要叫本人打開給他查驗?!?/div>
《國語辭典》:行不由徑(行不由徑)  拼音:xíng bù yóu jìng
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墩撜Z。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埂妒酚?。卷六一。伯夷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shù)也?!?/div>
《漢語大詞典》:行不從徑(行不從徑)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為學走捷徑。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以是求利,不亦難乎?”亦作“ 行不由徑 ”。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凡學者必先精此書,次覽羣籍,譬夫行不由徑,非所聞焉?!?/div>
《國語辭典》:行若無事(行若無事)  拼音:xíng ruò wú shì
舉止行為鎮(zhèn)定從容,彷佛沒有發(fā)生過任何事般。如:「他闖了禍還一副行若無事的樣子,殊不知已大難臨頭?!挂沧鳌感兴鶡o事」。
《國語辭典》:行所無事(行所無事)  拼音:xíng suǒ wú shì
行為舉止從容,不慌不忙,好像沒有發(fā)生事情般?!吨袊F(xiàn)在記》第二回:「見面之后,朱侍郎尚是行所無事,不料這黃仲文面下頓時露出一副羞慚之色?!挂沧鳌感腥魺o事」。
《國語辭典》:小花臉(小花臉)  拼音:xiǎo huā liǎn
國劇中的文丑,多為逗趣的角色。
《國語辭典》:母儀天下(母儀天下)  拼音:mǔ yí tiān xià
儀態(tài)舉止可作為天下母親的典范。如:「她的嘉德懿行足以母儀天下?!埂睹魇?。卷一一四。后妃列傳二。莊烈帝田貴妃》:「高皇后從太祖?zhèn)錃v艱難,贊成大業(yè),母儀天下,慈德昭彰?!?/div>
《國語辭典》:翩然俊雅  拼音:piān rán jùn yǎ
形容人的外表英挺斯文、舉止灑脫。《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看那蘧公子翩然俊雅,舉動不群。」
《國語辭典》:孟浪輕狂(孟浪輕狂)  拼音:mèng làng qīng kuáng
形容舉止魯莽輕率。如:「自從上次得到慘痛教訓后,他一改孟浪輕狂的行為,已變得彬彬有禮了?!?/div>
《國語辭典》:態(tài)度冷靜(態(tài)度冷靜)  拼音:tài dù lěng jìng
神情舉止沉著鎮(zhèn)定。如:「遇到問題,要態(tài)度冷靜,才能想出法子來解決?!?/div>
《國語辭典》:氣高樣大(氣高樣大)  拼音:qì gāo yàng dà
形容姿態(tài)舉止高傲自大。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你則不如俺做經(jīng)商的受用,你這等氣高樣大,不肯來俺家里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