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九家
指 戰(zhàn)國 時法、道、儒、陰陽、名、墨、縱橫、雜、農九個學派。漢書·藝文志:“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清 錢謙益 《恭謁孔林先圣廟一百韻》:“九家陳篋衍,七略奏笙箎?!?章炳麟 《秦獻記》:“諸子之術,分流至于九家,游説乞貸,人善其私?!?/div>
《漢語大詞典》:九府
(1). 周 代掌管財幣的機構。后泛指國庫。史記·貨殖列傳:“其后 齊 中衰, 管子 修之,設輕重九府?!?張守節(jié) 正義:“ 周 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也。”陳書·周迪傳:“擅歛征賦,罕歸九府?!?白蕉 《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四民輟業(yè),滿目瘡痍,六師暴露,九府匱竭?!?br />(2).指各方的寶藏和特產(chǎn)。爾雅·釋地:“九府:東方之美者,有 醫(yī)無閭 之珣玗琪焉;東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華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虛之璆琳瑯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東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與其五穀魚鹽生焉。” 邢昺 疏:“府,聚也,財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題云《九府》也?!?br />(3). 南齊 設置的九個官署,猶 漢 之九寺。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 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太僕、大鴻臚九卿府也?!?br />(4).猶言臟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詞》:“醫(yī)方所診,臟氣未調,榮衛(wèi)未和,正氣衰薄,六脈未復,九府猶虛?!?/div>
《國語辭典》:九命  拼音:jiǔ mìng
1.周代官秩的等級。由九命以至一命,如上公九命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等。命謂加爵服,而其宮室車旗禮儀等,皆依其命數(shù)而各有不同。
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卷二。文帝紀下》。
3.比喻生命強韌,好像有很多條命,可死而復生。如:「九命怪貓」。
《漢語大詞典》:九虎
指 王莽 的九個將軍。漢書·王莽傳下:“﹝ 王莽 ﹞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后漢書·馮衍傳上:“﹝皇帝﹞破百萬之陳,摧九虎之軍,雷震四海,席卷天下?!焙笥靡杂鲝姾分姟?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朝兵減灶,夜營多鼓,箭麗六麋,鋒摧九虎?!?宋 蘇舜欽 《難易言》詩:“排羅嬰兒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貴權。”
《漢語大詞典》:九塞
九個險阻的地方。呂氏春秋·有始:“山有九塞……何謂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荊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div>
《漢語大詞典》:九等
(1).九個等級。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灋,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鄭玄 注:“九等,騂剛、赤緹之屬;征,稅也?!?span id="2xe6cks" class="book">《漢書·古今人表序》:“因茲以列九等之序,究極經(jīng)傳,繼世相次,總備古今之略要云。”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人倫·九等:“九等: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br />(2).九種類別。逸周書·本典:“士有九等,皆得其宜,曰材多。” 朱右曾 校釋:“九等:忠、信、敬、剛、柔、和、貞、固、順?!?/div>
《國語辭典》:九竅(九竅)  拼音:jiǔ qiào
七竅及排尿口、肛門的合稱?!妒酚?。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五藏不和,則九竅不通。」《西游記》第一七回:「大抵世間之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以修行成仙?!?/div>
《國語辭典》:數(shù)九(數(shù)九)  拼音:shǔ jiǔ
俗稱冬至后九九八十一天后方春風送暖,寒意全消。故自冬至起稱為「數(shù)九」。
《國語辭典》:九如  拼音:jiǔ rú
本為九句以「如」字為開頭的祝頌人君之詞。見《詩經(jīng)。小雅。天?!?。后因用為祝壽之詞。如:「三多九如」。
《漢語大詞典》:九皇
傳說中上古的九個帝王。鹖冠子·天則:“九皇之制,主不虛王,臣不虛貴階級?!痹ⅲ骸?span id="jlq7rbg" class="book">《春秋緯》云:‘人皇兄弟九人,分治天下,九皇之號,豈緣是歟?’”史記·孝武本紀:“高世比惪於九皇?!?裴骃 集解引 韋昭 曰:“上古人皇者九人也?!?唐 王勃 《乾元殿賦》:“吞九皇而上運,控八圣而遐征?!?span id="n7tlw6k" class="book">《宋史·趙普傳》:“自可遠繼九皇,俯觀五帝。”
《漢語大詞典》:九姓
(1).指 唐 時 回紇 所分的九個部落: 藥羅葛 胡咄葛 咄羅勿 貊歌息訖 阿勿嘀 葛薩 斛嗢素 藥勿葛 奚耶勿 。舊唐書·回紇傳:“ 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 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陸莫達干 等入朝奉表起居?!?span id="vvizbf1" class="book">《剪燈馀話·江廟泥神記》:“九姓羌夷來部落,諸蕃巢穴入提封?!?br />(2). 唐 代 鐵勒 族分出 回紇 、 仆固 、 渾拔野古 、 同羅 、 思結 、 契苾 、 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 ,共九個部落,史稱九姓 鐵勒 ,簡稱九姓。舊唐書·北狄傳·鐵勒:“﹝ 李勣 ﹞率九姓 鐵勒 二萬騎至於 天山 ?!?br />(3).指 隋 唐 時 中亞細亞 的 昭武 九姓。為 月氏 之后,始居 祁連山 北的 昭武城 (今 甘肅 高臺縣 ),后為 突厥 所破,遷于 中亞 的 蔥嶺 一帶,其支庶分王各地,為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尋 、 戊地 、 史 ,世稱九姓,亦稱 昭武九姓國 。見新唐書·西域傳下·康
《漢語大詞典》:九代
(1).九個朝代。 南朝 宋 顏延之 《請立渾天儀表》:“七晷運變,無匪康時;九代貞觀,不絶司厤。”
(2).九世。 宋 王讜 唐語林·識鑒:“九代之卿族,一舉而滅,可哀也哉?!?br />(3).馬名。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 大樂 之野, 夏后 啟 於此儛 九代 ?!?郝懿行 箋疏:“ 九代 ,馬名?!?唐 薛曜 《舞馬篇》:“昔聞 九代 有餘名,今日百獸先來舞?!?/div>
《漢語大詞典》:九女
(1).九妃。古代諸侯所娶的九個嬪妃。后漢書·譙玄傳:“愛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span id="heo4x2n"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后妃傳序》:“春秋説云:‘天子十二女,諸侯九女?!?br />(2).道家指九個侍從仙女。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三童九女節(jié)壽君,九首蛇軀百二十官?!?span id="xwlxci5"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四八:“ 明鏡 ( 明鏡君 )有三童九女侍之。三童長六尺,九女長五尺?!?/div>
《國語辭典》:九烏(九烏)  拼音:jiǔ wū
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以烏代指太陽。九烏指九個太陽。唐。李白古朗月行〉:「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元。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诙郏骸赶氘敵鯃蛲鯐r有十個日頭,被后羿在昆崙山頂上射落九烏,止留的你一個?!?/div>
《漢語大詞典》:九賢(九賢)
(1).九個賢人。指 堯 舜 時九官: 禹 、 皋陶 、 契 、 后稷 、 伯夷 、 夔 、 龍 、 倕 、 益 。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昔者, 唐虞 崇舉九賢布之於位而海內大康?!?晉 陸云 《嘲褚常侍文》:“九賢翼世,而有命既集;五子佐時,匡霸以濟?!?br />(2).九個賢人。指 堯 、 舜 、 禹 、 文王 、 皋陶 、 啟 、 契 、 史皇 、 羿 等九人。見《淮南子·修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