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井里
(1).鄉(xiāng)里。古代同井而成里,故稱。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里之厥也?!?楊倞 注:“井里,里名。” 宋 陳亮 《祭盧欽叔母夫人文》:“閫內(nèi)之懿,聞於井里?!?span id="m0o61xh" class="book">《捻軍史料叢刊·軍情·同治七年閏四夏月十七日》:“眾志成城,保衛(wèi)井里?!?br />(2).里巷。 清 黃景仁 《歲暮篇》詩:“更聞井里喧,索逋百不讓?!?清 姚瑩 《游欖山記》:“吾始見此鄉(xiāng)井里晏如?!?/div>
《漢語大詞典》:宅里
猶鄉(xiāng)里。書·畢命:“旌別淑慝,表厥宅里。” 孔 傳:“言當(dāng)識別頑民之善惡,表異其居里?!?span id="eb6lio0"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舜子變》:“去時即來一年,三載不歸宅里?!?/div>
《漢語大詞典》:比閭(比閭)
木名。即棕櫚。逸周書·王會:“ 白州 比閭,比閭者華若羽。伐其本為車,終行不敗?!?孔晁 注:“ 白州 東南,蠻與 白 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朱右曾 校釋:“愚謂比閭即‘并閭’也。《本草拾遺》云:櫚木出 安南 ,性堅,紫黑色。有花紋者名曰‘花閭’?!?br />《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北取㈤倿楣糯鷳艏幹苹締挝?。后因以“比閭”泛稱鄉(xiāng)里。 宋 蘇洵 《議法》:“比閭小吏奉之以公,則老姦大猾束手請死?!?清 劉大櫆 《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於前,以至比閭族黨之間,相效而成俗?!?/div>
《漢語大詞典》:櫟社(櫟社)
(1).作為神社象征的櫟樹。莊子·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於 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dāng)?shù)?!?成玄英 疏:“櫟,木名也。社,土神也。”莊子·人間世:“ 匠石 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 宋 葉適 《還華賢良九經(jīng)說賢良進(jìn)卷語林等》詩:“芄蘭恨柔蔓,櫟社嫌擁腫?!?br />(2).鄉(xiāng)里的代稱。 元 范梈 《立春日和王翰林》:“幾時歸櫟社,盡日接芳筵?!?/div>
《漢語大詞典》:州鄉(xiāng)(州鄉(xiāng))
泛指鄉(xiāng)里。國語·楚語下:“道其順辭以昭祀其先祖,肅肅濟(jì)濟(jì),如或臨之。於是乎合其州鄉(xiāng)朋友婚姻,比爾兄弟親戚?!?span id="vg8gsux" class="book">《晉書·石勒載記上》:“仰惟明公州鄉(xiāng)貴望,累葉重光,出鎮(zhèn)藩岳,威聲播于八表?!?/div>
《漢語大詞典》:州黨(州黨)
猶言鄉(xiāng)里。新唐書·劉仁軌傳:“ 仁軌 率兵絶 瓠蘆河 ,攻大鎮(zhèn) 七重城 ,破之,進(jìn)爵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國者三人,州黨榮之,號所居為‘樂城鄉(xiāng)三柱里’?!?/div>
《漢語大詞典》:丘里
鄉(xiāng)里。莊子·則陽:“ 少知 問於 大公調(diào) 曰:‘何謂丘里之言?’” 成玄英 疏:“古者十家為丘,二十家為里。鄉(xiāng)閭丘里,風(fēng)俗不同,故假問答以辯之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感逝川之無捨,哀清暉之眇默,餐輿誦於丘里,瞻雅詠於京國?!?劉良 注:“丘里,田里之間也?!?/div>
《漢語大詞典》:井廬(井廬)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通典·食貨四:“因井廬以定賦稅。”
(2).泛指鄰里;鄉(xiāng)里。 南朝 宋 鮑照 《皇孫誕育上表》:“臺禁稱祉,井廬相賀?!?錢振倫 注:“左傳:‘廬井有伍’?!?清 惲敬 《新喻東門漕倉記》:“鄰長、里宰、酇長、鄙師,即同井廬以行相推擇者,故下之俗易達(dá)于上,上之風(fēng)易究于下?!?/div>
《漢語大詞典》:比里
指鄉(xiāng)里,鄰里。里,古代地方的基層行政單位。《后漢書·陳忠傳》:“是以盜發(fā)之家,不敢申告,鄰舍比里,共相壓迮,或出私財,以償所亡?!?明 張綱孫 《苦旱行》:“高田低田薄有收,比里稍可完國課?!?/div>
《漢語大詞典》:室閭(室閭)
(1).房舍。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積薪:“ 積薪 虔謝而別。行數(shù)十步再詣,則已失向之室閭矣?!?br />(2).猶鄉(xiāng)里。 宋 曾鞏 《福州上執(zhí)政書》:“ 閩 之餘盜,或數(shù)十百為伍者,往往蟻聚於山谷,桀黠能動眾為魁首者,又以十?dāng)?shù),相望於州縣, 閩 之室閭莫能寧?!?/div>
《漢語大詞典》:里陌
猶鄉(xiāng)里。后漢書·儒林傳上·孫期:“里落化其仁讓。黃巾賊起,過 期 里陌,相約不犯 孫先生 舍?!?/div>
《漢語大詞典》:巷黨(巷黨)
猶鄉(xiāng)里。禮記·曾子問:“ 孔子 曰:‘昔者,吾從 老聃 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币徽f, 巷黨 為 魯 地名。參閱 康有為 《論語注》
《漢語大詞典》:農(nóng)里(農(nóng)里)
鄉(xiāng)里;鄰里。后漢書·劉寬傳:“見父老慰以農(nóng)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xùn)?!?宋 韓維 《送孔先生還山》詩:“蠶桑事未起,農(nóng)里得徵逐?!?/div>
《漢語大詞典》:閭邑(閭邑)
猶鄉(xiāng)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或閭邑下賤,為世所輕鄙?!?/div>
《漢語大詞典》:閭亭(閭亭)
指鄉(xiāng)里;民間。《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神且寧,會五精。歸福祿,幸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