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66,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秘籍
閣本
三食
誤書
重刊
編帙
簽題
世典
大部
百部
復(fù)制
書尾
秘檢
書坊
書架
《國語辭典》:秘籍(祕籍)  拼音:mì jí
珍貴且不常見的書籍。晉。潘岳〈故太常任府君畫贊〉:「遂管秘籍,辨章舊史。」
《漢語大詞典》:閣本(閣本)
帝王秘閣所藏的書籍、法帖等。 宋 蘇軾 《跋希白書》:“ 希白 作字,自有 江 左風(fēng)味,故 長沙 法帖,比 淳化 待詔所摹為勝,世俗不察,爭訪閣本,誤矣?!?明 張居正 《答中翰張后湖書》:“先年 張文簡 公曾得內(nèi)閣所藏冊府元龜一部,其后 文簡公 卒於京邸,其僕即將此書於部前貨賣。令先翁識其為閣本也,贖而藏之於家。”
《漢語大詞典》:三食
(1).猶三餐。戰(zhàn)國策·齊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br />(2).三度日蝕。漢書·五行志下之下:“諸侯更制茲謂叛,厥食三復(fù)三食,食已而風(fēng),地動?!?br />(3).指不肖子弟變賣莊園、書籍、奴婢度日。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yōu)榛认x,謂鬻莊而食也;第二變?yōu)轶剪~,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yōu)榇笙x,謂賣奴婢而食也。三食之輩,何代無有?!?/div>
《漢語大詞典》:誤書(誤書)
文字上有錯誤的書籍;誤字。北齊書·邢卲傳:“有書甚多,而不甚讐校。見人校書,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書至死讀不可遍,焉能始復(fù)校此。且誤書,思之更是一適。’”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評詩:“ 東坡 《春帖》用‘翠管銀罌’,出 老杜 《臘日》詩,而注者改為‘銀鉤’,此 邢子才 所以有日思誤書之語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四皓名:“按《三輔舊事》云:‘ 漢惠帝 為四皓作碑,當(dāng)時所鐫,必?zé)o誤書。’”清史稿·文苑傳一·陸圻:“性穎異,善思誤書。嘗讀韓非子‘一從而咸?!唬骸恰耙会愣梢亍币??!?/div>
《漢語大詞典》:重刊
謂書籍重新刻板印行。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刑部·戊戌謗書附有《重刊〈閨范〉序》
《漢語大詞典》:編帙(編帙)
書籍卷冊。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莊蓼塘藏書:“其家蓄書數(shù)萬卷…… 蓼塘 既沒,子孫不知保惜,或?yàn)橄x鼠蝕囓,或?yàn)猷徸R盜竊,或供飲博之需,或應(yīng)糊覆之用,編帙散亂,所存無幾?!?/div>
分類:書籍
《漢語大詞典》:簽題(籤題)
書籍封面的標(biāo)題。 清 錢曾 《讀書敏求記》卷四:“龐居士語録一卷,詩二卷。此書籤題猶是 元 人手筆?!?/div>
《國語辭典》:世典  拼音:shì diǎn
譜書的別稱。參見「譜書」條。
《國語辭典》:大部  拼音:dà bù
1.中央官署中無隸屬關(guān)系之較低級機(jī)關(guān)對較高級的主管部的用語。
2.大部分。如:「這些果園,大部都是由他來管理的?!?br />3.書籍中冊數(shù)多者?!陡呱畟?。卷一。長安曇摩難提》:「而猶得傳譯大部,蓋由趙正之力?!?/div>
《國語辭典》:百部  拼音:bǎi bù
1.各種成套的書籍。如:「百部叢書」。
2.植物名。百部科百部屬,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葉大卵形,先端尖,葉柄極短。夏日葉腋開花,呈淡綠色或紫色。蒴果廣卵形,其塊根狀如天門冬。可供藥用,有止咳、化痰、殺蟲等作用。也稱為「野天門冬」。
《國語辭典》:復(fù)制(複製)  拼音:fù zhì
以印刷、復(fù)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影、翻錄、掃描等方式仿制原件。如:「拜科技文明之賜,珍藏在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得以復(fù)制量產(chǎn),化身千萬,走入民間。」
《漢語大詞典》:書尾(書尾)
書信的末尾或書籍的末尾。 唐 羅隱 《送秦州從事》詩:“若到邊庭有來使,試批書尾話 梁州 。”
《漢語大詞典》:秘檢(祕檢)
神秘而稀罕的書籍。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竹簡韋編,既非易致,靈文祕檢,又率難窺?!?明 屠隆 《綵毫記·游翫月宮》:“玄文祕檢弢深奧,何處參求道妙?”
《國語辭典》:書坊(書坊)  拼音:shū fāng
舊時刻印并出售書籍的地方?!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改抢镉袠O大的書坊,還可逗著他們刻這三部書?!挂卜Q為「書鋪」、「書店」。
《國語辭典》:書架(書架)  拼音:shū jià
陳放、存放書籍的架子?!都t樓夢》第五一回:「正說時,人回大夫來了。寶玉便走過來,避在書架后面?!挂卜Q為「書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