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66,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殘本
瑤檢
書市
板籍
秘經(jīng)
首卷
備要
篇幅
四部書
朱批
點(diǎn)書
一版
淫書
書鈔
君史
《國語辭典》:殘本(殘本)  拼音:cán běn
頁數(shù)殘缺不全的書。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經(jīng)籍會(huì)通二》:「間有殘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書多斷闕?!?/div>
《漢語大詞典》:瑤檢(瑤檢)
玉制的書籍封套。亦指珍貴的書籍。 唐 李嶠 《為何舍人賀御書雜文表》:“跪發(fā)珍藏,肅承瑤檢。” 唐 羅隱 《感別元帥尚父》詩:“玉函瑤檢下臺(tái)司,記得當(dāng)年捧領(lǐng)時(shí)?!?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詞:“令齎瑤檢降彤霞,重到 漢 皇家。”
《國語辭典》:書市(書市)  拼音:shū shì
由多家出版社聯(lián)合舉辦的售書市集。
《漢語大詞典》:板籍
(1).即戶籍。《南齊書·虞玩之傳》:“今戶口多少,不減 元嘉 、而板籍頓闕,弊亦有以?!?宋 葉適 《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更造板籍、隱寄、飛寄、影占、偽跋悉釐改。”
(2).印版與書籍。 史德輝 《書林清話·明時(shí)刻書工價(jià)之廉》:“嘗聞 王遵巖 、 唐荊川 兩先生相謂曰:數(shù)十年讀書人,能中一榜,必有一部刻稿;屠沽小兒,身衣飽煖,歿時(shí)必有一篇墓誌。此等板籍,幸不久即滅;假使盡存,則雖以大地為架子,亦貯不下矣?!?/div>
分類:戶籍書籍
《漢語大詞典》:秘經(jīng)(祕經(jīng))
(1).指緯書。后漢書·蘇竟傳:“夫 孔丘 祕經(jīng),為 漢 赤制?!?李賢 注:“祕經(jīng),幽祕之經(jīng),即緯書也?!?br />(2).秘奧的書籍。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閲品物於幽記,訪叢育於祕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首卷
(1).試卷中成績最好的。指第一名。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師弟相得:“但 焦 是科為 蜀 人 范太史 凝宇 首卷,而情意殊不愜?!?span id="pr1nrg4"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三回:“正值宗師來省録遺, 周進(jìn) 就録了個(gè)貢監(jiān)首卷?!?br />(2).書籍的第一卷。
《漢語大詞典》:備要(備要)
將某些重要資料或書籍匯編在一起,以便使用。多用作書名。如: 宋 陳均 著《宋九朝編年備要》;中華書局編《四部備要》。如: 宋 陳均 著《宋九朝編年備要》;中華書局編《四部備要》。
《國語辭典》:篇幅  拼音:piān fú
本指紙張上容納文字的限度,今多用以指文字的長短。如:「文章只要好,不在乎篇幅大小?!?/div>
《漢語大詞典》: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xué)為甲部;諸子、兵書、術(shù)數(shù)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diào)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jīng)、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參閱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朱批
1.見“ 硃批諭旨 ”。
2.舊時(shí)官府的朱筆批示。《醒世姻緣傳》第四七回:“牌上硃批:‘如違限一日,縣差與原差各重責(zé)二十板革役?!?br />3.評(píng)校書籍時(shí)用朱筆作的批語、校記。 胡適 《重印乾隆壬子本〈紅樓夢〉序》:“ 脂硯齋 殘本有夾縫硃批云:‘ 賈薔 、 賈菌 之祖,不言可知矣?!?/div>
《漢語大詞典》:朱批諭旨(硃批諭旨)
清 制,內(nèi)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筆批示,以示出于親筆。《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十一》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 硃批 ”、“ 硃諭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十一·世宗憲皇帝朱批諭旨》:“所載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jǐn)?shù)冊,少者以數(shù)人合一冊。所奉硃批,一一恭録?!?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東南之土肌理橫,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妒欠e數(shù)年之疑豁然矣。” 崇彝 《道咸以來朝野雜記》:“ 琦公 ( 琦善 )遞親供時(shí),隨呈黃摺匣一扣,內(nèi)皆 宣宗 親筆硃諭。” 燕谷老人 《續(xù)孽?;ā?/span>第四六回:“不多一會(huì)兒,就硃諭下來,叫老爺回籍?!?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來有許多話寫不明白,二來上一個(gè)奏折,要起草稿,要謄正,送進(jìn)宮來,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問的地方,再下詔書, 秀成 再上奏折,這樣一來,就要半個(gè)月?!?/div>
《漢語大詞典》:點(diǎn)書
圈點(diǎn)書籍。 唐 李匡乂 資暇集卷上:“ 稷下 有諺曰:‘學(xué)識(shí)何如觀點(diǎn)書?!c(diǎn)書之難,不惟句度義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div>
《漢語大詞典》:一版
(1).見“ 一板 ”。
(2).書籍排印一次為一版,一版還可包括多次印刷。
《漢語大詞典》:一板
(1).亦作“ 一版 ”。謂書之一頁。朱子語類卷十:“讀書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將那精力來更看前半板。”朱子語類卷一○九:“只看實(shí)録頭一版便見?!?br />(2).音樂節(jié)奏中的一拍。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他活了這樣大年紀(jì),從不曾照今日這等按著三眼一板的説過話?!?span id="iv4gzsl" class="book">《品花寶鑒》第四一回:“你真不會(huì)唱,何以其中的深微奧妙都知道,且人偶然唱錯(cuò)了一板,你總聽得出來的?!?/div>
《漢語大詞典》:淫書(淫書)
內(nèi)容淫穢、宣揚(yáng)色情的書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人相輕”》:“假使被今年新出的‘文人相輕’這一個(gè)模模胡胡的惡名所嚇昏,對于充風(fēng)流的富兒,裝古雅的惡少,銷淫書的癟三,無不‘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說或不屑說,那么,這是怎樣的批評(píng)家或文人呢?” 茅盾 《煙云》十二:“‘不要臉!這樣的信也寫得下!’他想:‘頂淫的淫書也不過如此!’”
《漢語大詞典》:書鈔(書鈔)
亦作“ 書抄 ”。 資料的輯錄。亦指輯錄資料而成的書籍。有時(shí)用作書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 孔融 孝廉,但談嘲戲; 曹植 辨道,體同書抄?!?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 大明 、 泰始 中,文章殆同書鈔?!比纾?span id="h4zdl4j"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東方朔書鈔》二卷,今亡。
《漢語大詞典》:君史
(1).隨侍國君記事的史官。 唐 元結(jié) 《說楚何荒王賦上》:“ 梁寵王 召君史問曰:‘史之記事無有遺乎?’”
(2).記述君主世系、史實(shí)的書籍。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有國史然后有君史。國史者,君民比并之史;君史者,一姓一代之史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