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66,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校讎
時令
朱墨
經(jīng)書
異書
金鏡
青箱
丹鉛
翻書
兔園
丹黃
蠹簡
獻(xiàn)書
金鑒
掃葉
《國語辭典》:校讎(校讎)  拼音:jiào chóu
校對書籍,以正誤謬。漢。劉向〈管子書錄〉:「護(hù)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言: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也作「??薄埂?/div>
《國語辭典》:時令(時令)  拼音:shí lìng
1.按時節(jié)所頒布的政令?!抖Y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
2.歲時節(jié)令。如:「時令已至中秋,暑氣漸散,早晚會有些許涼意。」唐。王維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詩:「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div>
《國語辭典》:朱墨  拼音:zhū mò
1.用紅筆及黑筆分別批注評點(diǎn),以便覽閱。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太宗時,史官張洎等撰太祖史;凡太宗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為朱墨書以別之?!?br />2.官府的文書用朱、墨兩色書寫,因作公文的代稱。宋。黃魯直〈寄陳適用〉詩:「朱墨本非工,王事少閒暇?!?br />3.用朱砂制成的墨。宋。蘇軾和陶貧士〉詩七首之二:「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
《國語辭典》:經(jīng)書(經(jīng)書)  拼音:jīng shū
1.儒家經(jīng)籍。《漢書。卷一○。成帝紀(jì)》:「壯好經(jīng)書,寬博謹(jǐn)慎。」
2.宗教經(jīng)典。如《圣經(jīng)》、《可蘭經(jīng)》。
3.泛稱一切可為常法典范的書籍。如《黃帝內(nèi)經(jīng)》。
《國語辭典》:異書(異書)  拼音:yì shū
珍貴或世所少見的書籍?!逗鬂h書。卷四九。王充傳》章懷太子注引《袁山松書》曰:「不見異人,當(dāng)?shù)卯悤??!骨?。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異書在案,朱墨爛然?!?/div>
《國語辭典》:金鏡(金鏡)  拼音:jīn jìng
1.銅鏡。《晉書。卷一三○。赫連勃勃載記》:「溫宮膠葛,涼殿崢嶸,絡(luò)以隨珠,綷以金鏡。」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詩一○首之一:「寶燭夜無華,金鏡晝恒微?!?br />2.比喻明道。引申為斷案嚴(yán)正,明察是非。《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蓋圣人握金鏡,闡風(fēng)烈,龍驤蠖屈,從道污隆?!?br />3.月亮。唐。李賀 七夕詩:「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4' target='_blank'>杜牧 寄沈褒秀才詩:「仙桂茂時金鏡曉,洛波飛處玉容高?!?/div>
《漢語大詞典》:青箱
(1).收藏書籍字畫的箱籠。宋書·王準(zhǔn)之傳:“曾祖 彪之 ……博聞多識,練悉朝儀,自是家世相傳,并諳 江 左舊事,緘之青箱。” 唐 賈耽 《賦虞書歌》:“須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清 方文 《潤州早發(fā)》詩:“白露水千里,青箱書一函。”
(2).指青箱學(xué)。 唐 陸龜蒙 《藥名離合夏日即事》詩之三:“青箱有意終須續(xù),斷簡遺編一半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繼箕裘青箱自幸?!?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青箱誰寄,遺書何託;宗祀將斬,祠墓無依。”
(3).指古代行藉田禮時裝種子的箱子。隋書·禮儀志二:“ 北齊 藉於帝城東南千畝內(nèi)……以青箱奉穜稑種,跪呈司農(nóng),詣耕所灑之?!?span id="pt4nkze" class="book">《宋史·禮志五》:“ 隋 以青箱奉穜稑, 唐 廢其禮。青箱舊無其制,請用竹木為之而無蓋,兩端設(shè)襻,飾以青。” 宋 李長民 《廣汴都賦》:“遂播青箱之嘉種,以成高廩之豐年?!?br />(4).指古代行冊封禮時裝封土的箱匣。隋書·禮儀志四:“諸王、五等開國及鄉(xiāng)男恭拜,以其封國所在方,取社壇方面土,包以白茅,內(nèi)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飾,封授之,以為社?!?br />(5).見“ 青葙 ”。
《漢語大詞典》:青葙
亦作“ 青箱 ”。 一名野雞冠。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間開花,花色淡紅,可供觀賞。種子叫青葙子,可入藥,有袪風(fēng)熱,清肝火,明目等作用。《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尺牘之跡,動見??伞?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青牛先生 ﹞常食青葙芫華。年似如五六十者,人或親識之,謂其已有百餘歲矣。” 唐 皮日休 張賁 等《藥名聯(lián)句》:“白芷寒猶采,青箱醉尚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青葙﹝集解﹞引《別錄》:“青葙生田野間,嫩苗似莧可食,長則高三四尺。”
《國語辭典》:丹鉛(丹鉛)  拼音:dān qiān
古人點(diǎn)校文字時所使用的丹砂和鉛粉。唐。韓愈秋懷〉詩一一首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鉛事點(diǎn)勘。」后泛指校對工作。
《高級漢語詞典》:翻書
翻閱書籍
《國語辭典》:兔園(兔園)  拼音:tù yuán
1.漢代梁孝王劉武所建,供游賞、宴賓的園囿?!段倪x。謝靈運(yùn)。雪賦》「梁王不悅,游于兔園」句下唐。李善。注:「《西京雜記》曰:『梁孝王好宮室苑囿之樂,筑兔園也。』」也稱為「梁園」。
2.流行于民間的私塾讀本。亦泛指膚淺的書籍或?qū)W問。清。龔自珍《定盦文集補(bǔ)編。卷四。家塾策問》:「近儒學(xué)術(shù)精嚴(yán),十倍明儒,動譏明人為兔園,為鼠壤矣?!?/div>
《國語辭典》:丹黃(丹黃)  拼音:dān huáng
圈點(diǎn)書冊所用的顏料。《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刺繡床前,擺滿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黃爛然,蠅頭細(xì)批?!?/div>
《國語辭典》:蠹簡(蠹簡)  拼音:dù jiǎn
被蠹蟲蛀蝕的書簡。唐。陸龜蒙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宋先輩垂文二同年次韻〉詩:「背風(fēng)開蠹簡,沖浪試新帆?!?/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書(獻(xiàn)書)
(1).進(jìn)獻(xiàn)書籍。多指民間進(jìn)獻(xiàn)佚書。國語·周語上:“瞽獻(xiàn)曲,史獻(xiàn)書?!?韋昭 注:“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span id="g16xhee" class="book">《隋書·牛弘傳》:“ 弘 以典籍遺逸,上表請開獻(xiàn)書之路?!?span id="q5t51ci" class="book">《宋史·藝文志一》:“﹝ 高宗 ﹞乃建祕書省於國史院之右,搜訪遺闕,屢優(yōu)獻(xiàn)書之賞。”
(2).指把自己著的書題獻(xiàn)給別人。 錢鍾書 《〈圍城〉序》:“近來覺得獻(xiàn)書也像‘致身于國’、‘還政于民’等等佳話,只是語言幻成的空花泡影,魔術(shù)家玩的飛刀,放手而并沒有脫手。隨你怎樣把作品奉獻(xiàn)給人,作品總是作者自己的?!?br />(3).奉上書札;上書。多指向有地位者陳述意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及七國獻(xiàn)書,詭麗輻輳; 漢 來筆札,辭氣紛紜?!?范文瀾 注:“﹝獻(xiàn)書﹞若 樂毅 《報燕惠書》…… 張儀 《與楚相書》皆是也?!?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守門詣闕,獻(xiàn)書言計(jì),率多空薄?!?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詩:“獻(xiàn)書謁皇帝,志已清風(fēng)塵。”
《漢語大詞典》:金鑒(金鑑)
見“ 金鑑 ”。
亦作“ 金鑒 ”。
(1).新唐書·張九齡傳:“﹝ 玄宗 ﹞千秋節(jié),公、王并獻(xiàn)寶鑑, 九齡 上事鑑十章,號《千秋金鑑錄》,以伸諷諭?!焙笠浴敖痂a”指對人進(jìn)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 宋 陸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請建重明節(jié)表》:“周行抃蹈,各陳金鑒之書。” 清 錢謙益 《天啟元年浙江鄉(xiāng)試程錄·第一問》:“其在今日,所以進(jìn)金鑑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br />(2).指明察的帝王。 宋 范仲淹 《謝許守舊官表》:“金鑑臨御,多士駿奔?!?br />(3).指帝王之明察。 宋 范仲淹 《四民詩·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與妍?!?br />(4).比喻月亮。 宋 梅堯臣 《晚過天漢橋堤上行》詩:“海月開金鑑,河冰臥玉虬?!?/div>
《漢語大詞典》:掃葉(掃葉)
喻校勘書籍。 傅增湘 《藏園群書題記·?!幢眽衄嵮浴蛋稀?/span>:“余始得 萬歷 本,重其版刊為諸家目録所未載,恒深自珍祕,而孰知其有竄亂卷第之弊?繼見 盧 刊依 葉 校訂正,文字視 商 本為善,正嘉其掃葉之功,而孰知其有妄補(bǔ)標(biāo)題之弊?”按,前人有“校書如塵埃風(fēng)葉,隨掃隨有”之語。見四部叢刊本戰(zhàn)國策校注序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