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23,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庶功
貫利
僦功
隕功
貪功起釁
一心同功
僝事
佛類詞典
十事功德
《漢語大詞典》:庶功
書·益稷:“敷納以言,明庶以功?!?孔 傳:“使陳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為差。”后以“庶功”稱各種事功。《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姦邪滅跡,庶功日進?!?/div>
分類:事功
《漢語大詞典》:貫利(貫利)
猶事利。指事功和利益。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鄭玄 注:“貫,事也。” 賈公彥 疏:“使同其事利,不失其所也?!?唐 杜頠 《兵部尚書壁記》:“辨九州之國,知其姦宄,同其貫利。”
《漢語大詞典》:僦功
謂成就事功。僦,通“ 就 ”。 唐 柳宗元 《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刺史 柳宗元 始至,大懼不任,以墜教基,丁未奠薦法齊時事,禮不克施。乃合初、亞、終獻三官衣布,洎于灜財,取土木金石,徵工僦功,完舊益新?!?/div>
《漢語大詞典》:隕功(隕功)
喪失事功。 漢 桓寬 鹽鐵論·擊之:“語曰:‘見機不遂者隕功。’一日違敵,累世為患?!?/div>
《國語辭典》:貪功起釁(貪功起釁)  拼音:tān gōng qǐ xìn
貪圖功績而故意挑起事端?!稏|周列國志》第四五回:「孟明等貪功起釁,妄動干戈,使兩國恩變?yōu)樵?。?/div>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功
同心協(xié)力,共赴事功。戰(zhàn)國策·中山策:“當(dāng)此之時, 秦 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div>
《漢語大詞典》:僝事
謂成就事功。 明 何景明 《贈李仲良耆老序》:“其任在於責(zé)科僝事,敦簿和爭,道訓(xùn)諄率而已?!?/div>
十事功德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菩薩修行涅槃經(jīng)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聞所不能開者。(中略)斷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來之密義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見、聞、到、知也。三、第三功德有三事:得第一義慈,得菩薩所緣之慈,得菩薩無緣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難傾動,生自身決定之想,見福田及非福田,修凈佛土,滅除有馀,斷除業(yè)緣,修凈凈身,了知諸緣,離諸怨敵,斷除二邊。五、第五功德有五事果:諸根完具,邊地不生,諸天愛念,常為天魔沙門婆羅門等所恭敬,得宿命智。六、第六功德有一事:得金剛?cè)?,安住此中,悉能破散一切諸法,見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動相,恐怖之因緣病苦,念念滅壞,而無有真實。七、第七功德有四種之法:為大涅槃之近因,善友親近,專心聽法,系念思惟,如法修行。八、第八功德有五事:斷除五事,斷除色受想行識之五陰,而不見其相,遠(yuǎn)離五事,遠(yuǎn)離身等五見,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六法,修習(xí)知定,寂定,身心受快樂定,無樂定,首楞嚴(yán)定五種禪定,守護菩提心,菩薩守護此菩提心,猶如世人守護一事。九、第九功德初發(fā)之五事:悉能成就,信,直心,戒,親近善友,多聞是也。十、第十功德有一事,菩薩修習(xí)三十七品入于大涅槃之常樂我凈,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jīng),顯示佛性,自南本涅槃經(jīng)十九至已下二十四皆廣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