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小傳(小傳)  拼音:xiǎo zhuàn
由私人撰寫,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著作。如唐朝李商隱的〈李賀小傳〉。
《漢語大詞典》:偉跡(偉蹟)
(1).偉大的業(yè)績或事跡。蹟,也寫作“跡”。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鋪張對天之閎休,揚厲無前之偉蹟?!?宋 曾鞏 《進太祖皇帝總序狀》:“將無以使列圣巍巍之偉跡,焜燿昭徹,布在方冊,此臣之所以惴惴也?!?梁啟超 《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全盛時代》:“壯哉盛哉!非特 中華 學(xué)界之大觀,抑亦世界學(xué)史之偉蹟也。”
(2).指不朽的文物古跡。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后來還是中央政府派員保護了這歷史的偉跡?!?/div>
《漢語大詞典》:政跡(政蹟)
亦作“ 政蹟 ”。
(1).舊時指官吏治理政事的事跡。后漢書·魯恭傳:“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br />(2).猶政績。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三年:“守令之有政跡者賞之,貪殘者誅之,遠近肅然?!?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龍井寺:“方先生倅 杭 ,即道貶 處州 ,是以無政蹟可見。”參見“政績”。
《國語辭典》:政績(政績)  拼音:zhèng jī
官吏治理政務(wù)的績效?!稌x書。卷三。武帝紀》:「以京兆太守劉霄、陽平太守梁柳有政績,各賜谷千斛?!埂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敢蛱鞎r尚早,復(fù)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竟是一口同聲說好。」
《國語辭典》:表門(表門)  拼音:biǎo mén
古代在門上記載事跡或功德,以作為表揚。宋。羅泌《路史。卷二二。后紀一三。疏仡紀》羅萍。注引王肅《喪服要記》:「魯哀公葬其父,孔子問曰:『設(shè)表門乎?』公曰:『夫表門起于禹,禹治洪水,故表其門以紀其功。吾父無功何用焉?』」
《國語辭典》:事略  拼音:shì lüè
一種傳記文體。記述一人生平梗概的文章,和正式傳狀不同。如:「國朝先正事略」、「中興名臣事略」。
《漢語大詞典》:仙史
記述神仙事跡的史籍。 唐 寒山 《詩》之十一:“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所嗟皆俗物,仙史更無名。”
《漢語大詞典》:小紀(小紀)
(1).野史名稱之一。如 宋 熊克 中興小紀敘 宋 室南渡事跡; 清 劉尚友 《定思小紀》記 李自成 農(nóng)民軍進京時的所見所聞。專記名物者,或亦以“小紀”稱之。 清 施閏章 《蠖齋詩話·蓴菜》:“ 李長蘅 有《煮蓴歌》,亦可稱蓴之小紀矣?!?br />(2).猶細目。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蓋法之質(zhì),在乎大綱,一定不易;法之文,在乎小紀,每多變遷?!?/div>
《國語辭典》:神道碑  拼音:shén dào bēi
墓道前用以記載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時亦指碑上的文字。
《國語辭典》:圣地(聖地)  拼音:shèng dì
教徒對其創(chuàng)教者出生地、葬地或悟道地的尊稱。如耶路撒冷、麥加等。
《漢語大詞典》:粗跡(麤跡)
亦作“ 麤跡 ”。
(1).謂大道正理。子華子·晏子:“法也者,制世之麤跡也?!?明 宋濂 《送璞原師還越中序》:“蓋宗儒典,則探義理之精奧,慕真乘,則盪名相之麤跡?!?br />(2).謂大的事跡。 清 張潮 《幽夢影》:“文章是有字句之錦繡,錦繡是無字句之文章,兩者同出於一原。姑即麤跡論之,如 金陵 、如 武林 、如 姑蘇 ,書林之所在,即機杼之所在也?!?/div>
《漢語大詞典》:遐武
前人之足跡;往古之事跡。文選·張衡〈東京賦〉:“軼五帝之長驅(qū),踵二皇之遐武。” 薛綜 注:“遐,遠也。武,跡也?!?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迪 崔烈 之遐武,縻好爵於清時。” 北魏 宗欽 《贈高允》詩:“昂昂高生,纂我遐武。勿謂古今,違規(guī)易矩?!?宋 強至 《代王給事回陳待制啟》:“繩絫朝之遐武,敞二閣以右文?!?/div>
《國語辭典》:列女傳(列女傳)  拼音:liè nǚ zhuàn
書名。漢劉向撰,七卷。全書記載古代婦女事跡,旨在宣揚封建道德,分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jié)義、辯通、嬖孽七門,書中內(nèi)容多采自民間傳說。
《漢語大詞典》:絕軌(絶軌)
猶遠跡。指先賢的事跡。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文〉:“將蹈 鴻涯 之遐跡,紹 巢 許 之絶軌?!?李周翰 注:“絶,遠也;軌,亦跡也?!?span id="w4jlkzv" class="book">《隋書·文學(xué)傳·潘徽》:“加以佃漁六學(xué),網(wǎng)羅百氏,繼 稷下 之絶軌,弘 泗 上之淪風(fēng)?!?span id="kxry4xr" class="book">《宋書·禮志一》:“蕩近世之流弊,繼千載之絶軌?!?/div>
分類:先賢事跡
《漢語大詞典》:鐫勒(鐫勒)
在金石上雕刻文字。多用于表彰人物的功業(yè)、事跡。 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故精廬妄啟,必窮鐫勒之盛。”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 顏真卿 為 平原 太守,立三碑……其二碑求得舊文,買石鐫勒,樹之郡門?!?span id="wui9u99"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一回:“ 宋江 令 蕭讓 、 金大堅 鐫勒碑石,記敘其事。”
《國語辭典》:體行(體行)  拼音:tǐ xíng
親自實踐。《后漢書。卷四○。班彪傳下》:「體行德本,正性也;逢吉丁辰,景命也。」《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shè)用于文、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