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東虢(東虢)
西周 諸侯國名。 周武王 封其弟 虢叔 于此,后為 鄭 所滅。故地在今 河南省 滎陽縣 境。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歷代州域形勢·虢》
《漢語大詞典》:鷲室(鷲室)
鷲山 石室。相傳 釋迦牟尼 曾說法于此。亦泛指禪房。 南朝 梁 沈約 《瑞石像銘》:“永言鷲室,棲誠梵宮。”《剪燈馀話·武平靈怪錄》:“頻依鷲室行將腐,久想 龍門 去未能?!眳⒁姟?鷲窟 ”。
《漢語大詞典》:鷲窟(鷲窟)
鷲山 石窟,相傳 鷲山 未至頂三里,有石窟南向,為 釋加牟尼 坐禪之處。 南朝 梁簡文帝 《神山碑》:“昔有鷲窟,不燒浄土,邁彼高蹤,搆茲法宇?!眳㈤?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國語辭典》:挹彼注茲(挹彼注茲)  拼音:yì bǐ zhù zī
舀那個大容器中的水,灌入這個小容器中。語本《詩經(jīng)。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购蟊扔魅∮锈乓匝a不足。清。錢謙益〈太仆寺少卿陳綬授中憲大夫制〉:「士有試于一命,屯膏不施,而光大于其子,匪獨積習(xí)名教,有開必先,挹彼注茲,天亦以著廉吏之報焉?!挂沧鳌皋诒俗⒋恕?。
《國語辭典》:窩闊臺汗國(窩闊臺汗國)  拼音:wō kuò tái hán guó
元代四個大汗國之一。元太宗后代封于此,控有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太宗之孫海都與忽必烈爭奪皇位失敗后,合并于察合臺汗國。簡稱為「窩闊臺」。
《國語辭典》:不圖打點,只圖混水(不圖打點,只圖混水)  拼音:bù tú dǎ dian,zhǐ tú hùn shuǐ
(諺語)比喻目的在彼,不在于此?!督鹌棵贰返谒奈寤兀骸高M錢糧之時,香里頭多上些木頭,蠟里頭多攙些桕油,那里查帳去!不圖打點,只圖混水。」
《國語辭典》:在此一舉(在此一舉)  拼音:zài cǐ yī jǔ
成敗決定于此次行動。多含有意志堅決,而不畏生死。《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國家安危,在此一舉?!?/div>
《國語辭典》:有鑒于此(有鑒于此)  拼音:yǒu jiàn yú cǐ
對于此事,洞悉而有所警惕。如:「野生石虎日漸減少,有鑒于此,保育團體結(jié)合相關(guān)人士紛紛展開調(diào)查及保護工作?!挂沧鳌赣需b于此」。
《國語辭典》:霸陵縣(霸陵縣)  拼音:bà líng xiàn
縣名。秦代時原名芷陽縣,后因漢文帝陵墓筑于此,故改名為「霸陵縣」。晉改稱為「霸城」,北周廢。故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也作「灞陵縣」。
《國語辭典》:擺動波(擺動波)  拼音:bǎi dòng bō
trochoidal wave
為流體力學(xué)的前進波模式之一,在深水海洋面上傳播的表面重力波即屬于此類,其縱切面的波形類似正弦波,但波峰部分窄,波谷部分寬,如同倒置的次擺線形狀。也稱為「次擺線波」。
《國語辭典》:布爾諾(布爾諾)  拼音:bù ěr nuò
Brno
城市名。位于捷克中部的大城市,最高法院設(shè)立于此,是捷克皮革、棉織、機器及絲織業(yè)中心。人口約三、四十萬。
《國語辭典》:黑森林  拼音:hēi sēn lín
位于德國西南部,在萊因河?xùn)|畔,多瑙河發(fā)源于此。山上是濃郁的樅木林,北部為砂巖高原,南部多花崗巖。最高峰惠德堡,海拔約一千四百九十公尺。
《國語辭典》:初五隔開(初五隔開)  拼音:chū wǔ gé kāi
傳說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各商店習(xí)慣于此日開市。除供奉牲醴外,并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以迎接財神,祈求整年大發(fā)利市。
《國語辭典》:堯山縣(堯山縣)  拼音:yáo shān xiàn
地名。位于河北省邢臺縣東北。相傳唐堯始封于此。舊稱為「唐山」。
《國語辭典》:清華園(清華園)  拼音:qīng huá yuán
地名。位于北平市西北十里。清代于此園舊址,改建清華學(xué)校,是今清華大學(xué)的前身。
《國語辭典》:唐寧街(唐寧街)  拼音:táng níng jiē
Downing Street
地名。英國倫敦市街道。因首相官邸及政府許多重要機關(guān)均位于此街上,故國際上常用以代表英國政府或英國官方。如:「關(guān)于支持美國出兵的立場,唐寧街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