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永州祁陽人,號云山野客。少負(fù)才氣,嘗讀張栻《晞顏錄》而慕之,求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栻以“敬”告,自是守之不替。以特奏名,任橫州法曹。
全宋詩
謝用賓,號云山野客,學(xué)者稱白云先生(《沅湘耆舊集》前編卷二一),祁陽(今屬湖南)人。師事張栻。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特奏名進(jìn)士,為橫州法曹。事見《宋元學(xué)案》卷七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五云山人,姓名未詳。應(yīng)月泉吟社徵詩(《月泉吟社詩》)。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敏,字肇公,號云山(影印《詩淵》冊五頁三一一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潼川人,號云山老人。累舉不第。后得張栻之學(xué),傳授其子。

人物簡介

簡介
李奎報(朝鮮語:???,1169年—1241年),字春卿,號白云山人。本貫黃驪。朝鮮高麗時期的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上層兩班家庭出身。一生性喜詩、酒、琴,晚年自稱“三嗜好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永春人,字茂潛,號云麓。留恭子。寧宗開禧三年試博學(xué)宏詞科。寧宗善其文。嘉定初為秘閣校理,遷直學(xué)士院、起居舍人。博聞強記,為文奇峭,頗負(fù)盛名。有《云麓集》。
全宋詩
留元剛(一作綱),字茂潛,晚自號云麓子,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恭子,正孫。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試中博學(xué)宏詞科,特賜同進(jìn)士出身(《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二之二四)。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秘閣校理,二年,為太子舍人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遷直學(xué)士院,三年,兼太子侍講,除起居舍人,以母憂去(《宋中興學(xué)士院題名錄》)。起知溫州(清乾隆《溫州府志》卷一七),移贛州,以事罷,筑圃北山以終。有《云麓集》,已佚。事見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傳》附。今錄詩七首。
全粵詩·卷二九
留元剛,字茂潛,晚年自號云麓子。祖籍泉州,落家歸善(今惠州市)。留正之孫,留恭之子。宋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試,中博學(xué)宏詞科,特賜同進(jìn)士出身。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秘閣校理。二年,授太子舍人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遷直學(xué)士院。三年,兼太子侍講,除起居舍人,以母憂去。起知溫州,移贛州。以事罷。筑圃北山以終。有《云麓集》,已佚。事見《宋史》卷三九一《留正傳》附錄、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傳》附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二
留元剛(一一七九——?),字茂潛,號齊云山人,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留正孫。開禧元年舉博學(xué)宏詞,特賜同進(jìn)士出身。歷國子監(jiān)學(xué)錄、秘書省正字、太子舍人。嘉定初遷秘閣校理。累遷起居舍人,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以內(nèi)艱去。起知溫州,移知贛州,除起居舍人,旋奉祠。十三年,褫職罷祠,筑圃北山,號云麓子。有《云麓集》,《顏魯公年譜》(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五二、七五之二四,《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三一。
郭守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二○九
郭守正,字正己,自號紫云山民。紹定中廬陵歐陽德隆著《押韻釋疑》,景定中守正取其書,參以諸本,為刪削增益,成《增修校正押韻釋疑》五卷,今存。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良坡,字深甫,號云山,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太宗十一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jìn)士。宋末知廣州府,為元兵生獲,放歸。逾年元將欲薦于朝,不屈死。事見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xù)》卷七。今錄詩六首。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人。咸淳元年(1265年)進(jìn)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范云山,度宗咸淳時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閩詩錄》丙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0—1337 【介紹】: 元金華人,字益之,號白云山人。幼孤,力學(xué)。從金履祥學(xué),盡得其奧。教授鄉(xiāng)里,不應(yīng)辟舉。居?xùn)|陽八華山,學(xué)者爭往從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門為恥?;蛟L以典禮政事,聞?wù)邿o不厭服。卒謚文懿。有《讀書傳叢說》、《詩名物鈔》、《白云集》等。
元詩選
謙字益之,金華人。受業(yè)于仁山金履祥,盡得所傳之奧。浙東憲府聞其名而辟之,弗就。廉訪使劉廷直、副使趙宏偉先后舉茂才異等,復(fù)以遺逸薦,皆固辭。延祐初,居?xùn)|陽八華山,學(xué)者不憚百舍重趼而至。著錄者千馀人,隨其材分,皆有所得,獨不以科舉之文授人。曰:此義利所由分也。不出里閭者四十年,四方之士以不及門為恥。至元三年卒,年六十有八。世稱白云先生,賜謚文懿。所著有《讀四書叢說》、《讀書傳叢說》、《詩名物鈔》、《觀史治忽幾微》若干卷行世。先是北山何基,得朱子之傳于黃勉齋,而魯齋王柏又師友于北山,仁山金氏,則學(xué)于魯齋而及登何氏之門者也。學(xué)者推原統(tǒng)緒,以三先生為朱子之世適,而文懿實任其傳。江浙行省為請于朝,建「四賢書院」以奉祠事。其所傳《白云集》四卷,亦多扶翼經(jīng)義,張維世教之言。徒以詞章論之,淺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0—1335 【介紹】: 元鎮(zhèn)江丹徒人,字天錫,一字佑之,號云山。歷饒州路鄱江書院山長、青田縣臘源巡檢、江浙行省掾吏。氣岸雄豪。工書畫。嘗從學(xué)于趙孟頫,極得其法。善畫竹石窠木。有《快雪齋集》、《云山日記》。
《漢語大詞典》:楚岫秦云(楚岫秦雲(yún))
泛指 秦 楚 云山。 宋 陳與義 《鄧州城樓》詩:“ 鄧州 城樓高百尺, 楚 岫 秦 云不相隔?!?/div>
分類:云山
《漢語大詞典》:云亭(雲(yún)亭)
(1). 云云 、 亭亭 二山的并稱。古代帝王封禪處。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武帝宴詩》之一:“車書今已共,愿奏 云 亭 儀?!?隋 薛道衡 《隋高祖頌》:“壇場望幸, 云 亭 虛位?!?唐 李商隱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公乎來入相,皇欲駕 云 亭 ?!?br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號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詞客,閣筆幾度酸辛;聲傳皓齒曲未終,淚滴紅盤蠟已寸?!?br />(1).對亭子的美稱。 唐 鮑溶 《隋帝陵下》詩:“白露沾衣 隋主 宮,云亭月館 楚 淮 東?!?唐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詩:“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酬嘲·羅隱對》:“ 隱 ( 羅隱 )欲歸 武林 , 駢 ( 高駢 )與賓幕餞於云亭?!?br />(2).猶言高聳入云。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崇臺霄峙,秀闕云亭?!涞z書監(jiān) 胡義周 之辭也。”
(3). 云云山 和 亭亭山 的合稱。史記·封禪書:“昔 無懷氏 封 泰山 ,禪 云云 …… 黃帝 封 泰山 ,禪 亭亭 ?!?span id="6o0a62m" class="book">《隋書·虞世基傳》:“﹝ 陳主 ﹞令 世基 作《講武賦》,於坐奏之曰……望 云亭 而載蹕,禮升中而告成?!?/div>
《漢語大詞典》:云棲(雲(yún)棲)
亦作“ 云棲 ”。
(1).指隱居。南齊書·高逸傳·褚伯玉:“寧朔將軍 丘珍孫 與 僧達(dá) 書曰:‘聞 褚先生 出居貴館,此子滅景云棲,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載矣?!?唐 陳子昂 《續(xù)唐故中岳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令守 崧山 玉女峰 ,云棲窮林今五紀(jì)。” 宋 陸游 《醉題》詩:“云棲澗飲未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br />(2).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 明 僧 袾宏 ,號 云棲大師 ,曾結(jié)庵于此。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之八:“ 云棲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div>
《漢語大詞典》:樂山大佛(樂山大佛)
在 四川省 樂山 東面的 凌云山 前,面臨 岷江 與 大渡河 、 青衣江 匯流處。佛是 唐 開元 元年(公元713年)到 貞元 十九年(公元803年)間就山巖鑿成的彌勒佛像,高71米。造像氣魄雄偉,為 中國 最大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