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五方  拼音:wǔ fāng
1.東、西、南、北及中央。
2.中國與四夷。《禮記。王制》:「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漢語大詞典》:五方旗
古代用青、赤、白、黑、黃五色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的旗幟。常用于軍中,相傳為 黃帝 所設(shè)。宋史·禮志二十四:“殿前都指揮使 王超 執(zhí)五方旗以節(jié)進(jìn)退,又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人執(zhí)旗如臺上之?dāng)?shù)以相應(yīng)?!?span id="daxua11"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九回:“敲金邊,出五方旗,放大炮,掌號儹行營,各各擺陣出戰(zhàn)。”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戎容兵械部·五方旗。
《漢語大詞典》:五方幢
五方旗。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五方幢,招颭如風(fēng),四下里兵戈擺的沒些兒縫?!?/div>
《國語辭典》:五方佛  拼音:wǔ fāng fó
佛教寺院供奉的五尊佛。中央是毗盧遮那佛,象徵理智不二;左邊第一位為南方寶生佛,象徵福德;第二位是東方阿閦佛,象徵覺性;右邊第一位是西方阿彌陀佛,象徵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如來,象徵事業(yè)。也稱為「五智如來」。
《分類字錦》:五方純色(五方純色)
余靖五色雀詩:五方純色儼衣冠,應(yīng)是山靈寄羽翰。自注:尤可愛者,朱藍(lán)正色,若朝服焉。
分類:
《高級漢語詞典》:五方旗幟
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插上青、黃、赤、白、黑五色旗
《漢語大詞典》:五方色
古代以青、赤、黃、白、黑五色分別代表東、南、中、西、北五方。《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南朝 梁 皇侃 疏:“謂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不正謂五方間色,緑、紅、碧、紫、駵黃色是也?!?span id="zb4h66p" class="book">《通典·兵二》:“旗身旗腳,但取五方色,迴互為之?!?/div>
《漢語大詞典》:五方獅子舞(五方獅子舞)
唐 代的一種舞樂。通典·樂六:“太平樂,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摯獸,出於西南夷、 天竺 師子 等國,綴毛為衣,象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為習(xí)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眳㈤?span id="akd6fc6"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分類:舞樂
《分類字錦》:五方香床(五方香床)
南部煙花記:隋煬帝觀文殿前兩廂為堂。各十二間。堂中每間十二寶廚。前設(shè)五方香床。綴貼金玉珠翠。每駕至。則宮人擎香爐在輦前行。
《國語辭典》:五方雜處(五方雜處)  拼音:wǔ fāng zá chǔ
各地的人聚居一起。形容居民復(fù)雜?!剁R花緣》第二七回:「此國人為何生一張豬嘴?而且語音不同,倒像五方雜處一般,是何緣故?」也作「五方雜厝」。
《國語辭典》:五方雜厝(五方雜厝)  拼音:wǔ fāng zá cuò
各地的人聚居一起。形容居民復(fù)雜?!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下》:「是故五方雜厝,風(fēng)俗不純。」也作「五方雜處」。
《國語辭典》:五方雜厝(五方雜厝)  拼音:wǔ fāng zá cuò
各地的人聚居一起。形容居民復(fù)雜?!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下》:「是故五方雜厝,風(fēng)俗不純。」也作「五方雜處」。
《漢語大詞典》:四斗五方
形容旗幟大,有四五斗方。斗方,一尺見方。《三國演義》第十七回:“山背后一彪軍到,門旗開處,只見一隊軍馬,打龍鳳日月旗旛,四斗五方旌幟,金瓜銀斧,黃鉞白旄?!?/div>
《國語辭典》:跑五方  拼音:pǎo wǔ fāng
一種民間風(fēng)俗。在人臉上涂油彩,扮成鬼卒,手拿著鋼叉,往各處奔跑,算是驅(qū)除野鬼的意思?!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副姾蜕谐酝炅她S,洗了臉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燈,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鬧了三晝夜,方才散了。」
《分類字錦》:如五方色
魏書·禮志》:太學(xué)博士崔瓚議云:案司馬彪續(xù)漢書輿服及祭祀志云:迎氣五郊。自永平中,以禮讖并月令迎氣服色,因采元始故事,兆五郊于洛陽。又云:五郊衣幘,各如方色。
分類:
《漢語大詞典》:五位
(1).謂天數(shù)五和地數(shù)五。前者為奇數(shù),一、三、五、七、九;后者為偶數(shù),二、四、六、八、十。《易·繫辭上》:“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韓康伯 注:“天地之?dāng)?shù)各五,五數(shù)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高亨 注:“天數(shù)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數(shù)相加,其和數(shù)為二十五。地數(shù)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數(shù)相加,其和數(shù)為三十。”
(2).指歲、月、日、星、辰。國語·周語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韋昭 注:“五位,歲、月、日、星、辰也?!?br />(3).謂五行。尚書大傳卷二:“維五位復(fù)建,辟厥沴?!?鄭玄 注:“君失五事,則五行相沴,違其位。復(fù)立之者,當(dāng)明其吉兇變異?!?span id="to1pln2"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span id="ppfv133"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為五位,三五和合,謂之八會。”參見“ 五行 ”。
(4).猶言五方。《素問·天元紀(jì)大論》:“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fēng)?!?span id="hz3gvpb"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運(yùn)氣要訣·主運(yùn)歌》:“五運(yùn)五行御五位,五氣相生順令行?!弊ⅲ骸拔逦徽?,東、南、中、西、北也?!?br />(5).指五方之神。漢書·揚(yáng)雄傳上:“靈祇既鄉(xiāng),五位時敘?!?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38' target='_blank'>《文選·班固〈東都賦〉》:“上帝宴饗,五位時序?!?李善 注:“漢書曰:‘天神之貴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span id="s2rk1ua" class="book">《河圖》曰:‘ 蒼帝 神名 靈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黃帝 神名 含樞紐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紀(jì) ?!?br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極,而垂衣五位?!眳⒁姟?九五 ”。
(7).土層較深的優(yōu)質(zhì)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種等級。《后漢書·朱穆傳》:“天氣鬱冒,五位四候連失正氣,此互相明也。”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五位,謂侯、大夫、卿、公、辟?!?br />(9).指 宋 時 童貫 等五人為皇帝分工修建的宮室。《宣和遺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宮室媚上,一日,召內(nèi)侍 童貫 、 楊戩 、 曹詳 、 何訢 、 藍(lán)從熙 ,諷以禁中逼窄之狀。五人聽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號‘五位’。五位既成,樓閣相望?!?br />(10).算術(shù)上的第五個數(shù)位。即個十百千萬之萬位。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中國古代視為構(gòu)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yùn)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抖Y記。禮運(yùn)》:「播五行于四時?!固啤?追f達(dá)。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也?!埂犊鬃蛹艺Z。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br />2.舊時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yùn)。后借指命運(yùn)。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盾髯?。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固啤顐?。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div>
《國語辭典》:九五  拼音:jiǔ wǔ
九,陽數(shù),《易經(jīng)》中以?表示。五為卦中自下而上的第五個爻位?!兑捉?jīng)。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句下唐??追f達(dá)。正義:「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购笠蛞员扔骶??!杜f唐書。卷一九四。突厥傳上》:「應(yīng)是聞我國家初有內(nèi)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三國演義》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