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5詞典 5分類詞匯 110
《國語辭典》:半球  拼音:bàn qiú
1.球的一半,稱為「半球」。
2.地球橫分或縱分的一半。如:「西半球」、「東半球」、「南北球」、「北半球」。
《國語辭典》:遠(yuǎn)東(遠(yuǎn)東)  拼音:yuǎn dōng
歐美稱位于亞洲東部的地區(qū)為「遠(yuǎn)東」,一般包括今天的東亞、東南亞和北亞的部分地區(qū)。
《國語辭典》:埃及  拼音:āi jí
Egypt
國名。位于非洲東北部及亞洲的西奈半島。參見「埃及阿拉伯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六洲
指世界的六大洲: 亞洲 、 歐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清 秋瑾 《寶刀歌》:“愿從茲以天地為鑪、陰陽為炭兮,鐵聚六洲?!?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藉享天然,則禘祫海藻,享祧猿蜼,六洲之氓,五色之種,誰非出於一本,而何必為是聒聒者邪?”
《國語辭典》:黑龍江(黑龍江)  拼音:hēi lóng jiāng
河川名。江水顏色暗綠,古時(shí)稱為「黑水」。長約四千五百公里,為中國第三大河。黑龍江的航運(yùn)情況特殊,因其主流及支流皆發(fā)源于亞寒帶,氣候寒冷,河封凍期長,結(jié)冰時(shí),可行雪橇和馬車,解凍后,江輪來往暢通。沿岸為著名的沙金產(chǎn)區(qū)。
《國語辭典》:亞東(亞東)  拼音:yà dōng
城市名。位于西藏南境,界于不丹與錫金間,為西藏對外門戶,交通和國防重地。
《漢語大詞典》:亞非(亞非)
亞洲 和 非洲 的并稱。 陳毅 《十年大慶·天安門》詩:“ 亞 非 常慶新開國, 歐 美 誰招失業(yè)魂?”
分類:亞洲非洲
《國語辭典》:中亞(中亞)  拼音:zhōng yà
中亞細(xì)亞的簡稱。參見「中亞細(xì)亞」條。
《國語辭典》:西亞(西亞)  拼音:xī yà
位于印度半島與地中海東岸之間,地處亞、歐、非三洲交接地帶。包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土耳其、賽普勒斯、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約旦、巴林、卡達(dá)、阿曼、阿拉伯聯(lián)合大公國等國家。境內(nèi)蘊(yùn)藏石油豐富,產(chǎn)量約占全球石油生產(chǎn)的三分之一,對世界經(jīng)濟(jì)的盛衰,具有重要影響,故列強(qiáng)環(huán)伺,戰(zhàn)爭頻仍。
《國語辭典》:南韓(南韓)  拼音:nán hán
Korea
大韓民國的通稱。位于亞洲東部的朝鮮半島上,在日本海與黃海之間。參見「大韓民國」條。
《國語辭典》:葉門(葉門)  拼音:yè mén
Yemen
國名。位于亞洲阿拉伯半島上。本分為南、北葉門,西元一九九○年合并。參見「葉門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月支藤
葡萄的別稱。葡萄原產(chǎn)于 歐洲 和 亞洲 西部,經(jīng)西域傳入中原,故稱。 明 徐渭 《理葡萄》詩:“園有月支藤,盤屈四五咫。結(jié)實(shí)苦不多,一斛有餘委。”
《國語辭典》:黃種人(黃種人)  拼音:huáng zhǒng rén
亞洲人種之一。皮膚色黃或深褐色,毛發(fā)黑而硬直,顴骨高起。
《國語辭典》:北韓(北韓)  拼音:běi hán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通稱。位于亞洲東部朝鮮半島的北部。參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六大洲  拼音:liù dà zhōu
世界陸地舊分為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合稱為「六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