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西伯利亞(西伯利亞)  拼音:xī bó lì yà
Siberia
地名。位于亞洲北部,介于烏拉山與太平洋之間。地勢復雜,氣候寒冷。礦產豐富,出產毛皮、谷類、木材等,有西伯利亞鐵路連貫歐洲與亞洲。
《國語辭典》: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  拼音:sū yī shì yùn hé
運河名。位于非洲東北部埃及境內,橫斷蘇伊士地峽,溝通紅海與地中海,全長一百六十公里,為一海平面運河,寬三百六十五公尺,可通航十五萬噸巨輪。由法國工程師雷塞布設計,歷時十年,至西元一八六九年才完全鑿通,為歐亞兩洲海上的交通線。也作「蘇伊士運河」。
《漢語大詞典》:亞非拉(亞非拉)
亞洲 、 非洲 和 拉丁美洲 的并稱。
《國語辭典》:亞太地區(qū)(亞太地區(qū))  拼音:yà tài dì qū
亞洲、太平洋地區(qū)的簡稱。
《漢語大詞典》:葉猴
亞洲產的若干種長尾的猴子,與長鼻猴及非洲產的疣猴一起,共同組成一科(疣猴科Colobidae),體形細瘦,一般灰色或棕灰色,有叢密的眉毛和頦垂毛
東方產的各種葉猴的任一種(葉猴屬Presbytis)
《國語辭典》:緬甸聯邦(緬甸聯邦)  拼音:miǎn diàn lián bāng
Union of Myanmar
國名。在亞洲東南部,東界寮國、泰國及中國的云南省,西南瀕安達曼海,西臨孟加拉灣,西北界孟加拉與印度。面積六十七萬六千五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千二百一十萬。首都為奈比多(Nay Pai Taw)。主要語言為緬甸語、英語。西元一九三七年脫離印度并獲自治權,一九四八年一月四日緬甸獨立,一九七四年一月改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七月改國名為緬甸聯邦。國慶日訂于一月四日。幣制為Kyat。
《國語辭典》:馬來半島(馬來半島)  拼音:mǎ lái bàn dǎo
Malay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亞洲最南端,隔離印度洋及中國海。面積約十八萬平方公里,最窄的克拉地峽僅五十公里寬。屬于熱帶雨林分布區(qū),礦產資源豐富。
《國語辭典》:黑克索斯  拼音:hēi kè suǒ sī
Hyksos
自亞洲進入埃及的古代游牧民族。約于西元前一六七四年占領埃及北部,定都阿瓦利斯,在第十五王朝期間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統(tǒng)治。一方面吸收埃及的先進文化,另一方面將馬、戰(zhàn)車、排弓、改良的戰(zhàn)斧和先進的防御工程技術傳入埃及。也譯作「??怂魉埂埂ⅰ肝骺怂鳌?、「喜克索」。
《國語辭典》:寒帶氣候(寒帶氣候)  拼音:hán dài qì hòu
終年寒冷的極地地區(qū)的氣候。分布在亞洲、北美大陸極圈以北等高緯度地區(qū),可分為苔原、永凍氣候二大類型。
《國語辭典》:印度共和國(印度共和國)  拼音:yìn dù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India
國名。位于亞洲南部,介于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之間,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舊稱為「天竺」、「身毒」。面積三百二十八萬七千五百九十平方公里,人口約八億五千九百二十萬。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人民信仰的宗教有印度教、基督教、錫克教及伊斯蘭教。主要語言為北印度語、英語。原為英國殖民地,西元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在甘地的領導下,正式脫離英國獨立。國慶日訂于一月二十六日。幣制為Indian Rupee。簡稱為「印度」。
《國語辭典》:興都庫什山(興都庫什山)  拼音:xīng dū kù shí shān
Hindu Kush Range
山脈名。是亞洲帕米爾高原六大山脈之一。長約一千六百公里,自帕米爾高原向西,起伏于喀什米爾之北,再向西南延伸至阿富汗。山間河谷的山口自古為軍事重地和交通要道,有煤、石油等礦產。
《國語辭典》:亞拉拉特山(亞拉拉特山)  拼音:yà lā lā tè shān
Ararat moutain
山名。位亞洲西部,綿亙于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三國境內。傳說為諾亞方舟登陸處,附近的亞拉斯谷即是伊甸園。
《國語辭典》:巴曼得海峽(巴曼得海峽)  拼音:bā màn dé hǎi xiá
Babel-Mandeb Straits
海峽名。位于亞洲阿拉伯半島與非洲索馬利蘭之間,為出入紅海的要沖,近海處多暗礁,形勢奇險。
《國語辭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拼音:ā lā bó lián hé dà gōng guó
United Arab Emirates
國名。位于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上。面積七萬七千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八十萬。首都為阿布達比(Abu Dhabi)。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語言為阿拉伯語。原接受英國保護,于西元一九七一年獨立。國慶日為十二月二日。幣制為Dirhams。
《國語辭典》: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拼音:shā wū dì à lā bó wáng guó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國名。位于亞洲西南部,占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面積二百二十四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四百五十萬。首都為利雅德(Riyadh)。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語言為阿拉伯語。于西元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日獨立,國慶日為九月二十三日。幣制為Riyal。簡稱為「沙烏地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