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案戶比民
清理戶籍和人口。后漢書·禮儀志中:“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div>
《漢語大詞典》:本格拉
安哥拉重要港市。人口15.5萬(1983年)。漁港。工商業(yè)中心。有制糖、糧食和水產加工等工業(yè)。礦石和農產品輸出港。
《國語辭典》:北九州  拼音:běi jiǔ zhōu
1.城市名。(Kita-Kyūshū)位于日本福岡縣北部,臨下關和對馬海峽。西元一九六三年由門司、小倉、戶畑、八幡、若松五個都市合并而成,面積約四萬六千五百平方公里。境內產煤,為日本制造業(yè)中心之一,以重工業(yè)為主,其中八幡是工業(yè)核心,生產鋼鐵、化工品、水泥、玻璃。
2.地名。(Northern Kyūshū)日本西南部以北九州港市為中心的工業(yè)區(qū)。昔日以重工業(yè)、化學工業(yè)、紡織業(yè)為主。農產品有米、柑橘及魚類。
《漢語大詞典》:比勒陀利亞
南非首都。人口108萬(1995年)。附近多金剛石、白金、黃金、鉻、煤等礦產開采。有大型鋼鐵廠、機器廠,還有化工、紡織等工業(yè)。鐵路樞紐和國際航空站。全國最大的文化中心,有南非大學以及科學和工業(yè)研究機構。
《漢語大詞典》:班加西
利比亞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人口49萬(1984年)。古代重鎮(zhèn),向為通往非洲內陸的商貿中心。有紡織、魚類加工、水泥等工業(yè)。交通樞紐,有國際航空站。建有巨大的海水淡化廠。冬季旅游、療養(yǎng)勝地。
《國語辭典》:卑爾根(卑爾根)  拼音:bēi ěr gēn
Bergen
城市名。挪威西南部的海港,是國內第二大城市。以造船、機械、海運及水產食品加工業(yè)聞名。氣候溫和,風景宜人,是著名的觀光勝地。區(qū)內尚有十二、三世紀的建筑物及古老的圣瑪麗教堂。
《國語辭典》:德黑蘭(德黑蘭)  拼音:dé hè lán
Teheran
城市名。伊朗的首都。位于艾耳布士山脈的南部,伊朗高原的北部,控制穿過沙漠的道路,是伊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西元一九四三年有名的德黑蘭會議即在此舉行。
《國語辭典》:德昂族  拼音:dé áng zú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舊稱為「崩龍族」。古代少數民族濮人的后裔。聚居型態(tài)分散,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地區(qū)。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以務農為生。信仰以小乘佛教為主。
《國語辭典》:大家庭  拼音:dà jiā tíng
1.人口眾多的家庭。
2.社會學者通常根據家戶結構,將三代家庭中,任何一代包含兩組以上的同代已婚家人者定義為大家庭。
《國語辭典》:大馬士革(大馬士革)  拼音:dà mǎ shì gé
Damascus
城市名。敘利亞首都,位于國境西南部,為典型的綠洲城,是駝運和鐵路中心,也是歐亞國際航空線上的要站。
《漢語大詞典》:丁檔(丁檔)
人口檔案。清史稿·食貨志一:“ 清 之民數,惟外藩 扎薩克 所屬編審丁檔掌於理藩院?!?/div>
分類:人口檔案
《漢語大詞典》:雕癠(彫癠)
謂人口減少,民生困苦。新唐書·王晙傳:“ 桂 往罹寇暴,戶口彫癠,宜即留,以須政成。”
《國語辭典》:出生率  拼音:chū shēng lǜ
每年出生嬰兒數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率,稱為「出生率」。
《漢語大詞典》:城市化
指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地域轉變?yōu)槌鞘械赜虻倪^程。表現為城市數目增多、規(guī)模擴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化進程與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有關。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漢語大詞典》:齒育(齒育)
生齒,生育。指人口興旺。 明 徐渭 《會稽縣志諸論·災異論》:“夫六氣調,風雨和,則年穀物繁而齒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