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4分類詞匯 27
《國語辭典》:歌廳(歌廳)  拼音:gē tīng
由藝人演唱歌曲,供人聽賞娛樂的營業(yè)場所。如:「在這家歌廳駐唱過的歌手,很多都已經(jīng)成名了。」
《漢語大詞典》:游心駭耳(游心駭耳)
發(fā)人遐想,動人聽聞。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可以覽觀揚(yáng)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讀之,以游心駭耳,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清 袁枚 《〈新齊諧〉序》:“文史外無以自娛,乃廣採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非有所惑也。”
《國語辭典》:危言聳聽(危言聳聽)  拼音:wéi yán sǒng tīng
故意說些誇大、嚇人的話,使聽的人驚駭。如:「大家別緊張,他不過是危言聳聽,嚇唬人罷了!」
《國語辭典》:言聽行從(言聽行從)  拼音:yán tīng xíng cóng
無論說話、行事均受人聽從。形容極具威望?!尔i冠子。卷上。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yuǎn)附,明達(dá)四通?!?/div>
《漢語大詞典》:一六兀剌
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或聽不懂。 元 無名氏 《端正好·朔風(fēng)寒同云密》曲:“我見他一六兀剌地説體禮,他那里阿來不來的唱一直?!?元 無名氏 《端正好·我常在地曹行》曲:“我見他一六兀剌的舌頭兒念了些吸哴糊突的呪。”亦作“ 一溜兀剌 ”。 元 無名氏 《哨遍·畋獵》曲:“馬背后齊梢掛,掛的來力修緑簌,打番語一溜兀剌。”
《國語辭典》: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  拼音:hǎo huà bù bèi rén,bèi rén méi hǎo huà
(諺語)好話不怕人聽見,怕人知道的不是好話。如:「他二人私下悄悄的談?wù)撝@事,好像怕人知道,正如俗話所說:『好話不背人,背人沒好話?!弧?/div>
《國語辭典》:打體己(打體己)  拼音:dǎ tǐ jǐ
低聲說話不讓別人聽見?!?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不想這一回頭,一眼正看見兩人在那里打體己的神情兒?!?/div>
《國語辭典》:嘴甜  拼音:zuǐ tián
善于說話,使人聽得舒服。如:「她心細(xì)、嘴甜,很討人喜歡?!?/div>
《國語辭典》:嘴甜心苦  拼音:zuǐ tián xīn kǔ
形容人說話動聽卻居心狠毒。《紅樓夢》第六五回:「我告訴奶奶,一輩子別見他才好,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div>
《國語辭典》:咭力骨碌  拼音:jī li gū lu
擬聲詞。形容話說得不清楚的聲音。元。施惠《幽閨記》第二二出:「你兩個只管咭力骨碌,骨碌咭力。」也作「嘰哩咕?!埂?/div>
《漢語大詞典》:慧聽(慧聽)
稱人聽覺的敬詞。紅樓夢第七八回:“不揣鄙俗之詞,有污慧聽?!?/div>
《國語辭典》:嘰哩呱啦(嘰哩呱啦)  拼音:jī lī guā lā
擬聲詞。形容說話聲音甚為吵雜。如:「候車室里,一群人嘰哩呱啦地吵個不停,讓人片刻不得安寧?!?/div>
《國語辭典》:嘰哩咕嚕(嘰哩咕嚕)  拼音:jī li gū lū
擬聲詞:(1)形容所說的話聽不懂或說話的聲音聽不清楚?!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概隽诉@個釘子,一肚皮的悶氣,走出去,嘴里嘰哩咕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七回:「忽又聽見他們嘰哩咕嚕的說起外國話來,我以為他們請了外國客來了?!挂沧鳌高伊锹怠埂?2)形容腹肚中所發(fā)出的聲音。如:「他的肚子已經(jīng)餓的嘰哩咕嚕叫了?!?/div>
《漢語大詞典》:嘰里咕嚕
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或不明白。例如:他們嘰里咕嚕說了半天。
形容物體滾動碰撞的聲音。例如:石頭嘰里咕嚕滾下了山。
《國語辭典》:駭人聽聞(駭人聽聞)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令人聽了十分震驚?!剁R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并不奏聞?wù)堉迹温牪肯鲁哑G于非時之候,獻(xiàn)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挂沧鳌格斅牎?。
分類:人聽震驚
《國語辭典》:嘀里嘟嚕(嘀裡嘟嚕)  拼音:dí lǐ dū lū
說話很快,令人聽不清楚的樣子。也作「滴里嘟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