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詞典 3分類詞匯 29
《漢語大詞典》:待放
古謂人臣有罪辭職等待放逐。《公羊傳·宣公元年》:“古者,大夫已去,三年待放?!?何休 注:“古者刑不上大夫……刑之則恐誤刑賢者。死者不可復(fù)生,刑者不可復(fù)屬,故有罪放之而已。所以尊賢者之類也。三年者,古者疑獄,三年而后斷?!?漢 王逸 《楚辭·東方朔〈七諫〉序》:“古者,人臣三諫不從,退而待放。”魏書·慕容契傳:“ 高祖 曰:‘古有待放之臣,亦有離俗之士,卿等自審不勝貪心者,聽辭位歸第。’”
《國語辭典》:嬰鱗(嬰鱗)  拼音:yīng lín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构屎笫缹⒊甲佑掠谥G諍而冒犯君主威嚴(yán),或觸怒有強權(quán)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挂沧鳌概骥[」。
《漢語大詞典》:思言
希望人臣進言。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燕·慕容皝》:“殿下圣世寬明,思言若渴,故人盡芻蕘,有犯無隱?!?/div>
《漢語大詞典》:七臣
(1).孝經(jīng)·諫諍:“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鄭玄 注:“七人謂三公及左輔、右弼、前疑、后丞。” 唐玄宗 注:“爭謂諫也?!焙笠浴捌叱肌狈褐钢G臣。后漢書·劉瑜傳:“惟陛下設(shè)置七臣,以廣諫道?!?br />(2).七種人臣。即法臣、飾臣、侵臣、諂臣、愚臣、姦臣、亂臣。管子·七臣七主:“或以平虛,請論七主之過,得六過一是,以還自鏡,以知得失,以繩七臣。” 郭沫若 等集校:“七臣正具六過一是,即法臣、飾臣、侵臣、諂臣、愚臣、姦臣、亂臣?!眳㈤?span id="ssva3qp" class="book">《管子·七臣七主》。
(3).七位人臣。《文選·陸機〈五等論〉》:“在 周 之衰,難興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李善 注:“七臣: 蔿國 、 邊伯 、 詹父 、 子禽 、 祝跪 及 頽叔桃子 、 賓起 ?!?/div>
《漢語大詞典》:留箋(留牋)
指人臣死時留下的奏章。即遺表。三國志·吳志·張紘傳:“﹝ 權(quán) ﹞令還 吳 迎家,道病卒。臨困,授子 靖 留牋?!?span id="hi8wxfw"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留牋,猶今遺表也?!?/div>
《漢語大詞典》:無外交(無外交)
古代謂人臣不能與別國私自往來。禮記·郊特牲:“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div>
《漢語大詞典》:私朝
(1).謂大夫自家治事之朝。禮記·玉藻:“將適公所,宿齋戒……既服,習(xí)容,觀玉聲,乃出,揖私朝,煇如也,登車則有光矣。” 孔穎達 疏:“私朝,大夫自家之朝也。煇,光儀也。大夫行出至己之私朝,揖其屬臣煇如也?!?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外有九室卿朝焉:“此朝即羣臣治事之朝,仍屬於公,不屬於私,其家之私朝則未入君朝前已先視之,亦揖而退,不及議事如人君之治朝。”
(2).謂人臣以朝廷為私有而弄權(quán)專政。韓非子·愛臣:“故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其府庫不得私貸於家?!?/div>
《漢語大詞典》:六徵
亦作“ 六證 ”。 考察、識別人臣的六個方面。徵,驗證。逸周書·官人:“王曰:‘嗚呼!大師,朕維民務(wù)官,論用有徵:觀誠,考言,視聲,觀色,觀隱,揆德。可得聞乎?’ 周公 曰:‘亦有六徵,嗚呼,乃齊以揆之?!?span id="b7jorvv" class="book">《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倫有七屬,屬有九用,用有六徵:一曰觀誠,二曰考志,三曰視中,四曰觀色,五曰觀隱,六曰揆德?!?span id="echjtzr" class="book">《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女平心去私,慎用六證?!?盧辯 注:“六證,六徵?!?/div>
《漢語大詞典》:乘干
1.比喻人臣權(quán)勢凌駕君主之上。
2.指登極為帝。
《漢語大詞典》:六征(六徵)
亦作“ 六證 ”。考察、識別人臣的六個方面。徵,驗證。逸周書·官人:“王曰:‘嗚呼!大師,朕維民務(wù)官,論用有徵:觀誠,考言,視聲,觀色,觀隱,揆德??傻寐労酰俊?周公 曰:‘亦有六徵,嗚呼,乃齊以揆之。’”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倫有七屬,屬有九用,用有六徵:一曰觀誠,二曰考志,三曰視中,四曰觀色,五曰觀隱,六曰揆德?!?span id="ztyxc7c" class="book">《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女平心去私,慎用六證?!?盧辯 注:“六證,六徵?!?/div>
《國語辭典》:位極人臣(位極人臣)  拼音:wèi jí rén chén
居人臣中最高的官位?!端逄蒲萘x》第八三回:「天下后世,無不贊他的功高一代,羨他的位極人臣?!挂沧鳌纲F極人臣」。
《漢語大詞典》:一獻三酬(一獻三酬)
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焙笠蛞浴耙猾I三酬”謂人臣過蒙寵幸。亦作“ 一獻三售 ”。 唐 劉禹錫 《問大鈞賦》:“ 楚 臣《天問》不詶,今臣過幸,一獻三售?!?/div>
分類:人臣寵幸
《國語辭典》:犬馬之戀(犬馬之戀)  拼音:quǎn mǎ zhī liàn
狗馬對主人忠心,不忍離主人而去。比喻人臣對君王的忠誠。唐。劉禹錫〈蘇州刺史謝上表〉:「雖兩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馬之戀,親近為榮?!挂沧鳌溉R戀主」。
《國語辭典》:吠非其主  拼音:fèi fēi qí zhǔ
狗對主人以外的人吠叫。語出《戰(zhàn)國策。齊策六》:「蹠之狗吠堯,非貴蹠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比喻人臣各為其主?!杜f唐書。卷九四。李嶠傳》:「或請誅之,中書令張說曰:『嶠雖不辯逆順,然亦為當(dāng)時之謀,吠非其主,不可追討其罪?!弧?/div>
《漢語大詞典》:告善旌
為獎勵人臣進諫而設(shè)的旗幟。管子·桓公問:“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