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情面  拼音:qíng mian
1.情分與面子。多指私人關系。如:「不顧情面」?!都t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本是愚頑之輩,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2.含情的容顏。唐。馬湘 題龍興觀壁詩其三:「含笑謾教情面厚,多愁還使鬢毛斑?!?/div>
《漢語大詞典》:大圍(大圍)
(1).山名,在今 湖南 瀏陽縣 東北。道教所稱人間神仙居住的三十六處名山洞府之一。 前蜀 杜光庭 《名山洞天福地記》:“第十三洞天, 大圍山 ,周迴三百里,名好生玄上之天,在 潭州 醴陵縣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湖廣六·長沙府》:“ 大圍山 ,縣東北百五十里,舊名 首禪山 ,山頂有 白沙湖 ,廣袤五十餘里……岡巒圍繞,盤踞四縣,因居 大圍 ?!?br />(2).指光環(huán)較大的月暈。《中國諺語資料·江蘇民諺》:“大圍風,小圍雨。”
《漢語大詞典》:謫限(謫限)
古代迷信認為神仙因罪謫降人間有一定期限,謂之“謫限”。期限一滿;即可重返仙界。 宋 錢愐 《錢氏私志·明節(jié)劉后》:“謫限已盡,不得少留,寃痛之情,言不能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后:“妾與夫人,俱隸仙籍,偶以罪過謫人間。夫人已復舊位,妾謫限未滿。” 清 陳文述 《題〈疏香閣遺集〉后》:“綺語也知關謫限,蘭因無那種愁恨。”參見“ 謫降 ”。
《國語辭典》:謫降(謫降)  拼音:zhé jiàng
1.官吏因罪降職。宋。王鞏〈甲申雜記〉:「將引用嶺南謫降人,元祐人同力為之。」
2.仙人墮落人間?!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若非仙官謫降,便是古德轉(zhuǎn)生?!?/div>
《漢語大詞典》:覺星(覺星)
星名。一名天棓。舊謂此星出主人間有兵爭。漢書·天文志:“﹝歲星﹞贏東北, 石氏 ‘見覺星’, 甘氏 ‘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晉書·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謂掃星……三曰天棓,一名覺星。本類星,末鋭長四丈?;虺鰱|北方西方,主奮爭?!?/div>
《國語辭典》:面情  拼音:miàn qíng
情分、情面。元。宮大用《范張雞黍。楔子》:「我獨自去與你梢一官來,才顯我的面情,我也是個有行止的人?!埂抖鲙肪砹骸冈鄣苄置媲榉潜?,子除了我耳朵兒愛的道?!?/div>
《漢語大詞典》:十直
道家指于十齋日到下界伺察人間善惡的諸神。 前蜀 杜光庭 《馬尚書本命醮詞》:“其有行藏巨細,舉措纖微、八靈伺察以無遺,十直考讎而畢至?!眳⒁姟?十齋日 ”。
《漢語大詞典》:十齋日(十齋日)
佛教語。謂每月持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經(jīng)·如來贊嘆品》:“復次 普廣 ,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圣像前讀是經(jīng)一徧,東西南北百由旬內(nèi),無諸災難?!?唐 高祖 《禁行刑屠殺詔》:“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斷屠殺?!币嗍∽鳌?十齋 ”。 唐 白居易 《春日閑居》之一:“今日非十齋,庖童饋魚肉?!?span id="dj8x44d" class="book">《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老身年五十一歲了,又奉十齋,怎敢説謊?” 清 汪價 《三儂贅人廣自序》:“近日士大夫,皆以奉十齋、打葉子為名流雅尚?!?/div>
《漢語大詞典》:凡宇
指塵世,人間。 金 王哲 《三光會合》詞:“青巾戴取,更衣麻布,得離凡宇,入云霞路?!?/div>
分類:塵世人間
《國語辭典》:現(xiàn)象(現(xiàn)象)  拼音:xiàn xiàng
1.知識論上指我們認識外在事物,由于有主觀的先天概念加入其中,故所認識者只是現(xiàn)象,而非物的自體。
2.通稱事實的狀態(tài)。如:「社會繁榮,是工商業(yè)發(fā)達的現(xiàn)象?!?/div>
《漢語大詞典》:生地獄(生地獄)
活地獄。形容人間極苦的處所。資治通鑒·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 南漢 主﹞作離宮千餘間,飾以珠寳,設鑊湯、鐵牀、刳剔等刑,號‘生地獄’?!?/div>
分類:人間處所
《漢語大詞典》:難星(難星)
舊說天上星宿主人間禍福,凡主災難者稱“難星”。借指災禍。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好了,我的難星,多應躲得脫了,但愿佛天保佑,待他早結(jié)良緣?!?span id="9alimpo" class="book">《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二回:“老師父沒了法子,把兩師爺請出去,再三央求,每人送了他二十兩銀子,才算免了那一晚上的難星?!?/div>
《國語辭典》:降凡  拼音:jiàng fán
天神轉(zhuǎn)生于人間。
《漢語大詞典》:賜巧(賜巧)
傳說七夕,天上牛郎織女相會,賜人間婦女以智巧。《剪燈馀話·賈云華還魂記》:“夫人曰:‘世謂今宵 天孫 賜巧,小女輩未能免俗,謾設瓜果之筵,亦嘗命之賦小詩,以紀佳節(jié)。’”
《漢語大詞典》:私券
私人間互立的契約。 唐 柳宗元 《鈷鉧潭記》:“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一旦欵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div>
《漢語大詞典》:十三科
(1). 宋 元 明 時中醫(yī)分科。 宋 代分大方脈、小方脈、風、眼、瘡腫兼折瘍、產(chǎn)、口齒兼咽喉、針兼灸、金鏃兼書禁十三科; 元 代分大方脈、小方脈、雜醫(yī)、風、產(chǎn)、眼、口齒、咽喉、正骨、金瘡腫、針灸、祝由、禁十三科; 明 代則分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祝由十三科。參閱元史·選舉志、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醫(yī)科、明史·職官志三
(2). 元 明 時畫有十三科,即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圣僧、風云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臺,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參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畫家十三科。
(3). 元 明 時裱褙字畫有十三科。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裱背十三科:“世人但知醫(yī)有十三科,畫有十三科,殊不知裱背亦有十三科。一、織造綾錦絹帛,一、染練上件,一、抄造紙札,一、染製上件顏色,一、餬料麥麪,一、餬藥礬蠟,一、界尺裁版桿帖,一、軸頭,一、餬刷,一、鉸練,一、絛,一、經(jīng)帶,一、裁刀。數(shù)內(nèi)闕其一,則不能成全畫矣?!?/div>
《國語辭典》:賓主禮(賓主禮)  拼音:bīn zhǔ lǐ
賓客、主人間寒暄的禮數(shù)。《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出來見了眾人,行賓主禮,坐定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