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6,分1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伯仲
四鄰
至人
匹夫
遺民
至仁
路人
楚客
人面
棟梁
久客
風騷
同調(diào)
無足
農(nóng)夫
《國語辭典》:伯仲  拼音:bó zhòng
1.兄弟間排行的次序。《禮記。檀弓上》:「幼年,冠字,五十以伯仲。」唐??追f達。正義:「二十之時,雖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時,直呼伯仲?!?br />2.形容才能相當,不相上下者。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埂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畫黛彎蛾,蓮鉤蹴鳳,與嬌娜相伯仲也。」
3.朋黨。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笘|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
《國語辭典》:伯仲之間(伯仲之間)  拼音:bó zhòng zhī jiān
才能相當,不相上下?!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div>
《國語辭典》:四鄰(四鄰)  拼音:sì lín
1.前后左右的鄰居。唐。杜甫無家別〉詩:「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富鹌鹬畷r,四鄰人等及河工夫役,都覓了水桶水盆之類,趕來救火?!?br />2.四方的鄰國?!稌?jīng)。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濟小民?!埂秴亲?。料敵》:「四鄰之助,大國之援。」
3.輔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即四輔?!稌?jīng)。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后言,欽四鄰?!?jié)h??装矅?。傳:「四近前后左右之臣。」《禮記。文王世子》:「設四輔及三公?!固啤?追f達。正義:「其四輔者,案《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4.周圍、四處。唐。裴度 夏日對雨詩:「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詩二首之一:「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div>
《漢語大詞典》:四輔(四輔)
(1).官名。相傳古代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書·洛誥有“四輔”之稱。《益稷》有四鄰,史記·夏本紀作“四輔”。至尚書大傳、 賈誼 新書始有疑、承、輔、弼(新書作道、弼、輔、承)為“四輔”之說,皆出于 秦 漢 間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輔以配三公,又為其子置師疑、傅承、阿輔、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輔”。參閱 清 全祖望 《經(jīng)史問答·三禮問目答全藻問》。
(2).國都附近的州郡。 唐 開元 中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即 同 、 華 、 岐 、 蒲 四州。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地理類·四輔。 宋 崇寧 間所置四輔郡,以 潁昌府 為南輔, 襄邑縣 為東輔, 鄭州 為西輔, 澶州 為北輔。見宋史·徽宗紀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記·天官書:“犯四輔,輔臣誅?!?司馬貞 索隱:“四輔,房四星也。房以輔心,故曰四輔?!?br />(4).星名。指東蕃四星。晉書·天文志上:“東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將:亦曰四輔也?!?br />(5).星名。指極星旁的四星,亦稱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輔四星,又名四弼,在極星側(cè),是曰帝之四鄰,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去極星各四度。”
《國語辭典》:至人  拼音:zhì rén
圣人,有大德的人?!肚f子。逍遙游》:「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埂段倪x。潘岳。秋興賦》:「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于一指?!?/div>
《國語辭典》:匹夫  拼音:pǐ fū
1.平民、百姓?!墩撜Z。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埂盾髯?。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br />2.一個人?!睹献印A夯萃跸隆罚骸阜驌釀惨曉唬骸罕藧焊耶斘以??!淮似シ蛑?,敵一人者也?!?br />3.賤稱對方。多用于責罵之詞。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兀的是誰家一個匹夫,暢好是膽大心粗?!埂度龂萘x》第五回:「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指關(guān)上而罵曰;『助惡匹夫,何不早降!』」
《國語辭典》:遺民(遺民)  拼音:yí mín
1.遭遺棄的百姓。《左傳。閔公二年》:「衛(wèi)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br />2.改朝易代后的前朝百姓?!妒酚?。卷三五。管蔡世家》:「于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
《國語辭典》:至仁  拼音:zhì rén
最崇高的仁德?!睹献印1M心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三國演義》第四○回:「孔融出府,仰天嘆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敗乎!』」
分類:仁德
《國語辭典》:路人  拼音:lù rén
路上的行人,不相關(guān)的人。唐。杜甫 故武衛(wèi)將軍挽歌三首之三:「路人紛雨泣,天意颯風飄?!固?。許渾 途經(jīng)秦始皇墓詩:「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漢語大詞典》: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xiāng),故稱“楚客”。 唐 李白 《愁陽春賦》:“ 明妃 玉塞, 楚 客楓林,試登高而望遠,痛切骨而傷心?!?唐 李商隱 《九日》詩:“不學 漢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詠江蘺。” 宋 賀鑄 《海陵西樓寓目》詩:“王孫莫顧 漳 濱臥,漁父何知 楚 客才?!?br />(2).泛指客居他鄉(xiāng)的人。 唐 岑參 《送人歸江寧》詩:“ 楚 客憶鄉(xiāng)信,向家湖水長。” 唐 顧兆熊 《送友人歸漢陽》詩:“罇前別 楚 客,云水思縈回?!?宋 柳永 《卜算子》詞:“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 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div>
《國語辭典》:人面  拼音:rén miàn
1.人的臉面。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八:「自古道:『清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
2.人。漢?;笇挕尔}鐵論。繇役》:「普天之下,惟人面之倫,莫不引領(lǐng)而歸其義?!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四:「自實走了一晌,不見一個人面?!?br />3.人情?!抖膛陌阁@奇》卷二六:「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br />4.人面獸心的簡稱。唐。杜甫 課小豎鋤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詩三首之二:「薄俗防人面,全身學馬蹄?!?/div>
《國語辭典》:人面獸心(人面獸心)  拼音:rén miàn shòu xīn
形容匈奴文化未開,不懂禮儀。語出《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發(fā)左衽,人面獸心?!购笥靡孕稳萑藘春輾埍缫矮F一般。《晉書。卷七八??子鋫鳌罚骸赣钟^頃日降附之徒,皆人面獸心,貪而無親,難以義感?!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六回:「你當他做了官就換了人,其實這里頭的人,人面獸心的多得很哩!」也作「獸心人面」。
《國語辭典》:棟梁(棟梁)  拼音:dòng liáng
1.房屋的大梁?!肚f子。人間世》:「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選舉五。雜論議中》:「大匠構(gòu)屋,必以大材為棟梁,小材為榱桷?!?br />2.比喻擔負國家重責大任的人?!逗鬂h書。卷五六。張王種陳列傳。陳球》:「公為國棟梁,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三國演義》第九七回:「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div>
《國語辭典》:久客  拼音:jiǔ kè
1.長久離鄉(xiāng)在外。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屯之巽》:「久客無依,思歸我鄉(xiāng)?!固?。杜甫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2.久居異鄉(xiāng)的人。宋。陸游 宴西樓詩:「萬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風?!?/div>
《國語辭典》:風騷(風騷)  拼音:fēng sāo
1.風,指《詩經(jīng)》中的〈國風〉;騷,指《楚辭》中的〈離騷〉?!端螘?。卷六七。列傳。謝靈運》:「原其飆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购笥谩革L騷」泛指詩文之事。唐。高適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閒隙吟風騷。」
2.借指文采、才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發(fā)揚,心不遂閒綴作,十分的賣風騷,顯秀麗,誇才調(diào)?!?br />3.當代的潮流。如:「這部電影在今年的國際影壇上獨領(lǐng)風騷,大放異彩?!骨?。趙翼 論詩詩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br />4.風流放蕩。《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那老兒雖然風騷,到底老人家,只好虛應故事,怎能勾滿其所欲?」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八出:「我為人性格風騷,洞房中最怕寂寥。」亦指風流放蕩之人。清。李漁《憐香伴》第二六出:「他出這等風致題目,一定是個老風騷,做首肉麻的詩應付他?!?br />5.本指女子俏麗,今多指輕佻的樣子?!墩f唐全傳》第一三回:「那些風騷婦女明知有此光景,在家坐不過,又喜歡出來布施,也趁此機會識兩個青年標致后生,算為一樂?!骨?。徐珂《清稗類鈔??荚囶?。朝考避翠浪字》:「某年新進士朝考,題為『麥天晨氣潤』,一進士詩中用『翠浪』二字,閱卷者大駭,謂翠字已不可用,況更加以浪字。倘進呈,必大觸圣怒。蓋京中俗諺,以浪為婦女風騷之代名詞也。」
《國語辭典》:同調(diào)(同調(diào))  拼音:tóng diào
1.音調(diào)相同。如:「最近流行老歌新唱,雖然同調(diào)但節(jié)奏大異?!?br />2.思想或志趣相合?!段倪x。謝靈運。七星瀨詩》:「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diào)?!埂度辶滞馐贰返谝黄呋兀骸竻s是有幾個同調(diào)的人,將來到省,可以同先生相會?!?br />3.同一聲調(diào)。如同屬第三聲為同調(diào)。
《漢語大詞典》:無足(無足)
(1).指人或動物沒有腳。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span id="8czn3fr" class="book">《晉書·魯褒傳》:“無翼而飛,無足而走。” 宋 洪邁 《夷堅丙志·無足婦人》:“時燈火尚存,自隙窺覘,乃無足婦人,負兩肉翼?!?br />(2).指物體沒有下部腿狀的支撐物。《詩·召南·采蘋》“維錡及釜” 毛 傳:“有足曰錡,無足曰釜?!?唐 劉師服 侯喜 《石鼎聯(lián)句》:“或訝短尾銚,又似無足鐺?!?br />(3).不值得。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記》:“此理之常,無足怪者?!?魯迅 《墳·論照相之類》:“目驗尚且如此胡涂,則 S城 人之將眼睛理想化為小鯽魚,實也‘無足深怪’了?!眳⒁姟?無足道 ”。
(4).不知足,不滿足。東觀漢記·杜林傳:“玉食狃猱之意,徼幸之望,曼延無足?!?span id="i5cxur3" class="book">《晉書·宣帝紀》:“人苦無足,既得 隴 右,復欲得 蜀 !”
(5).不夠,配不上。 宋 洪邁 《夷堅丙志·聶從政》:“我?guī)兹牍礤h,賴君復生,顧世間物無足以報德。”
《漢語大詞典》:無足道(無足道)
不值得說;不值一提。《穀梁傳·隱公二年》:“吾 伯姬 歸于 紀 ,故志之也。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無足道焉爾?!?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弟異端者流,本無足道者也。”
《國語辭典》:農(nóng)夫(農(nóng)夫)  拼音:nóng fū
以耕種農(nóng)作物為業(yè)的人。《詩經(jīng)。豳風。七月》:「嗟我農(nóng)夫,我稼既同,上入執(zhí)宮功?!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竻s是起動頭翁,上覆縣老爺,說王冕乃一介農(nóng)夫?!挂卜Q為「農(nóng)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