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漢語大詞典》:椎斧
椎和斧。亦借指古代儀仗隊中持椎斧的人。晉書·輿服志:“司馬史九人,引大戟楯二行……跡禽一行,椎斧一行?!?/div>
分類:儀仗隊
《漢語大詞典》:傘子(傘子)
(1).古代儀仗隊里的執(zhí)傘者。金史·百官志二:“護衞三十人,奉引八十人,傘子四人,執(zhí)旗二人。”
(2).即傘。 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我的衣服呢?我的包裹和傘子呢?”
分類:儀仗隊
《漢語大詞典》:御刀
古代儀仗中所用之刀。因以指儀仗隊員。南齊書·蕭昭胄傳:“ 偃 同黨 王山沙 慮事久無成,以事告御刀 徐僧重 。 寅 遣人殺 山沙 於路?!?span id="ffoz6jl" class="book">《梁書·武帝紀上》:“我若總 荊 雍 之兵,掃定 東 夏, 韓 白 重出,不能為計,況以無算之昏主,役御刀應(yīng)敕之徒哉?!眳㈤?宋 王應(yīng)麟 玉?!け啤さ?/a>》。
《漢語大詞典》:宮軍(宮軍)
宮中由女子組成的儀仗隊。 唐 李頎 《鄭櫻桃歌》:“宮軍女騎一千匹,繁花照耀 漳河 春。”自注:“ 季龍 以女騎一千為鹵簿,皆著紫綸巾,五文織成鞾。”
《漢語大詞典》:誕馬(誕馬)
即但馬。儀仗隊中不施鞍轡的備用馬。《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平乘誕馬不得過二匹?!?span id="xxkqnpj" class="book">《新唐書·儀衛(wèi)志下》:“一品鹵簿……誕馬六?!?宋 程大昌 演繁露·誕馬:“ 宣和 鹵簿圖有誕馬。其制用色帛周裹一方氊葢覆馬脊,更不施鞍……案通典 宋 江夏王 義恭 為 孝武 所忌,憂懼,故奏革諸侯國制,但馬不得過二。其字則書為但,不書為誕也。但者,徒也;徒馬者,有馬無鞍,如人袒裼之袒也……但馬葢散馬,備用而不施轡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警節(jié)(警節(jié))
古代帝王出行時,儀仗隊振動符節(jié)。警,通“ 驚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徐鑾警節(jié),明鐘暢音。” 劉良 注:“馬徐行以警動其節(jié),知君之行止也?!?/div>
《漢語大詞典》:但馬(但馬)
古代儀仗隊中不鞴鞍韉以示備用的馬。宋書·江夏文獻王劉義恭傳:“平乘但馬不得過二匹?!?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禮異:“ 北齊 迎南使,……使主、副各乘車,但馬在車后,鐵甲者百餘人,儀仗百餘人?!?宋 程大昌 演繁露·誕馬:“但者,徒也。徒馬者,有馬無鞍,如人袒裼之袒也?!粍t謂之但馬,蓋散馬備用而不施鞍轡者也。”
《漢語大詞典》:龍畫竿(龍畫竿)
天子儀仗隊所執(zhí)之戟。 唐 溫庭筠 《夜宴謠》:“飄飄戟帶儼相次,二十四枝龍畫竿?!?曾益 箋注:“《典略》:天子戟二十有四?!?/div>
《漢語大詞典》:俞兒騎(俞兒騎)
古代帝王大駕出行時充當儀仗隊伍前導的騎衛(wèi)。以登山之神名之。隋書·禮儀志五:“指南車,大駕出,為先啟之乘。 漢 初,置俞兒騎,并為先驅(qū)……后廢其騎而存其車?!币嗍》Q“ 俞騎 ”。 晉 左思 《吳都賦》:“俞騎騁路,指南司方?!眳⒁姟?俞兒 ”。
《國語辭典》:俞兒(俞兒)  拼音:shū ér
1.傳說中的登山之神。見《管子。小問》。
2.古代善于辨別滋味的人。《莊子。駢拇》:「屬其性于五味,雖通如俞兒,非吾所謂臧也。」
《漢語大詞典》:燭罩(燭罩)
帝王儀仗隊中的燈具,亦指執(zhí)掌燈具的人。宋史·儀衛(wèi)志二:“行幸,則禁衛(wèi)所差行門、禁衛(wèi)諸班值、天武親從官及繖扇、鳴鞭、燭罩等合五百人,隨行扈從。”宋史·儀衛(wèi)志五:“駕前諸班值:駕頭、鳴鞭、誕馬、燭罩三百三十人?!?/div>
《漢語大詞典》:銅仗子(銅仗子)
儀仗隊使用的銅制兵器。亦指執(zhí)這種兵器的衛(wèi)士。宋史·儀衛(wèi)志一:“旁頭一十人,素帽、紫紬衫、纈衫、黃勒帛,執(zhí)銅仗子?!?span id="fozs7e1" class="book">《宋史·儀衛(wèi)志一》:“銅仗子二十人,素帽,紫紬衫、黃勒帛。”
《漢語大詞典》:頭鑼(頭鑼)
古時儀仗隊中,列于首位之鑼。《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六回:“后面方是欽差閲兵大臣的執(zhí)事,什么衝鋒旗、帥字旗、官銜牌、頭鑼、腰鑼、傘扇、令旗……一對一對的過完,纔見那撫院坐著一頂八人抬的緑大呢轎子,緩緩而來?!?/div>
《國語辭典》:夜役軍牢(夜役軍牢)  拼音:yè yì jūn láo
舊日官員出門時,在儀仗隊前喝道,坐堂時列于兩旁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一回:「只帶八個紅黑帽夜役軍牢,翟買辦扶著轎子,一直下鄉(xiāng)來?!挂卜Q為「堂役」、「紅黑帽子」。
《漢語大詞典》:戟吏
古代儀仗隊里持戟的官吏。晉書·輿服志:“次 河南 尹,駕駟,戟吏六人?!?/div>
《漢語大詞典》:踹街馬(踹街馬)
指儀仗隊中前導的馬。同色的二匹一排,也叫對子馬。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街上鑼響,一片鼓樂之聲,兩把黃傘,八把旗,四隊踹街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