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備辦各種器物。:“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孔穎達(dá) 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為天下之利?!?span id="5qbjsk1" class="book">《
國(guó)語(yǔ)·楚語(yǔ)下》:“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span id="dprsauh" class="book">《
后漢書(shū)·隗囂傳》:“雖未備物,神明其舍諸。”
(2).指儀衛(wèi)、祭祀等所用的器物。
《左傳·定公四年》:“備物典策,官司彝器。” 孔穎達(dá) 疏引 服虔 云:“當(dāng)謂國(guó)君威儀之物,若今繖扇之屬?!?王引之 “備物典策”:“備物即服物也。經(jīng)傳多言服物……‘服’與‘備’古字通。”
《文選·干寶〈晉紀(jì)總論〉》:“始當(dāng)非常之禮,終受備物之錫。” 張銑 注:“備物,謂祭器之物?!?span id="pbxkxrb" class="book">《
梁書(shū)·皇后傳·高祖丁貴嬪》:“遺備物乎營(yíng)寢,掩重閽於窒息。”
《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康七年》:“備物典策,皆從殊禮。” 胡三省 注:“余謂車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備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