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43,分43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韓眾
眾譽(yù)
恃眾
眾慮
眾家
眾邪
眾非
眾萬
犯眾
眾技
眾嶺
治眾
眾行
眾散
眾功
《漢語大詞典》:韓眾(韓衆(zhòng))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楚辭·遠(yuǎn)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羨 韓眾 之得一?!?王逸 注:“眾,一作‘終’。” 洪興祖 補(bǔ)注引列仙傳:“ 齊 人 韓終 ,為王採藥,王不肯服, 終 自服之,遂得仙也?!?晉 葛洪 神仙傳·劉根:“請(qǐng)問 根 學(xué)仙時(shí)本末, 根 曰:‘吾昔入山,精思無所不到,后如 華陽山 ,見一人乘白鹿車……載拜稽首,求乞一言。神人乃告余曰:“爾聞?dòng)?韓眾 否?”答曰:“實(shí)聞?dòng)兄?。”神人曰:“我是也?!薄焙笠蛞浴绊n眾”泛指神仙。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惟應(yīng)清都境,長與 韓眾 親?!?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眾譽(yù)(衆(zhòng)譽(yù))
眾人的稱贊。《后漢書·崔駰傳》:“當(dāng) 堯 舜 之盛世,處光華之顯時(shí),豈可不庶幾夙夜,以永眾譽(yù),弘 申伯 之美,致 周 邵 之事乎?” 漢 徐干 中論·審大臣:“ 堯 之聞 舜 也以眾譽(yù),及其任之者則以心之所自見;又有不因眾譽(yù)而獲大賢,其 文王 乎!”
分類:眾人稱贊
《漢語大詞典》:恃眾(恃衆(zhòng))
依仗人多勢(shì)眾。吳子·圖國:“ 有扈氏 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后漢書·鄭太傳:“若恃眾怙力,將各棊峙,以觀成敗?!?/div>
《漢語大詞典》:眾慮(衆(zhòng)慮)
(1).各方面的考慮。 晉 陸機(jī) 《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魏書·楊侃傳:“夫兵散而更合,瘡愈而更戰(zhàn),持此收功,自古不少。豈可一圖不全,而眾慮頓廢?”
(2).各種雜念。太平廣記卷二○三引 晉 王嘉 拾遺記·師曠:“﹝ 師曠 ﹞薰目為瞽,以絶眾慮,專心於星筭音律?!?/div>
分類:雜念考慮
《漢語大詞典》:眾家(衆(zhòng)家)
指各家之言。 清 孫詒讓 《〈墨子間詁〉序》:“余昔事讎覽,旁摭眾家,擇善而從?!?/div>
《漢語大詞典》:眾邪(衆(zhòng)邪)
眾多奸邪之臣。韓非子·有度:“威制共則眾邪彰矣,法不信則君行危矣?!?陳奇猷 集釋:“眾邪,眾姦邪之臣。” 漢 焦贛 《易林·小過之既濟(jì)》:“眾邪充側(cè),鳳凰折翼?!?/div>
分類:眾多奸邪
《漢語大詞典》:眾非(衆(zhòng)非)
許多壞人壞事。呂氏春秋·應(yīng)同:“ 堯 為善而眾善至, 桀 為非而眾非來?!?/div>
《漢語大詞典》:眾萬(衆(zhòng)萬)
指萬物。 唐 韓愈 《獨(dú)孤申叔哀辭》:“眾萬之生,誰非天耶?明昭昏蒙,誰使然耶?”《宋史·樂志十二》:“眾萬之託,動(dòng)之潤之。”
分類:萬物
《漢語大詞典》:犯眾(犯衆(zhòng))
(1).觸犯眾人。左傳·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專欲無成,犯眾興禍?!?br />(2).(人少的)侵犯人多的。 漢 劉向 說苑·雜言:“少以犯眾,弱以侮強(qiáng),忿怒不量力者?!?/div>
《漢語大詞典》:眾技(衆(zhòng)技)
眾人的技藝才能;各種技藝。莊子·在宥:“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宋 朱熹 《〈大學(xué)章句〉序》:“其他權(quán)謀術(shù)數(shù),一切以就功名之説,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間?!?/div>
《韻府拾遺 梗韻》:眾嶺(眾嶺)
劉長卿詩: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朱子詩:煙鬟稍呈露,眾嶺方含郁。
《駢字類編》:治眾(治眾)
戰(zhàn)國策:能治眾者,其官大治。孫子。凡眾治,如治寡分?jǐn)?shù)是也 吳子理者眾 如治寡備者,出門如見賓。
《漢語大詞典》:眾行(衆(zhòng)行)
(1).成群地行動(dòng)。 南朝 梁 孫柔之 《瑞應(yīng)圖·黃龍》:“龍不眾行,不羣處?!?br />(2).眾多的德行。 明 宋濂 《題李敘山長妻姚元靖夫人墓銘后》:“夫人眾行,則誌文具列之,茲不復(fù)深論也?!?/div>
《韻府拾遺 翰韻》:眾散(眾散)
??子: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
《漢語大詞典》:眾功(衆(zhòng)功)
(1).各種功業(yè)、事業(yè)。漢書·律歷志:“歲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shí)成歲,允釐百官,眾功皆美。”
(2).眾人之力。 唐 杜甫 《三韻三篇》之二:“起檣必椎牛,掛席集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