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秘傳(祕傳)
秘密傳授。 漢 王充 論衡·談天:“祕傳或言天之離天下六萬餘里?!?span id="9agpbnt" class="book">《水滸傳》第八七回:“小將軍聽了,心中自忖道:‘俺這幾個陣勢,都是祕傳來的,不期都被此人識破?!?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三:“採得蒓絲全不滑,祕傳煮法要瞞人?!?/div>
《漢語大詞典》:姆教
女師傳授婦道于女子。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br />女師的教誨。 王闿運 《女箴》:“古之姆教久格不行?!?/div>
《漢語大詞典》:律學(律學)
(1).古代傳授法律知識的學校。 晉 始置律學博士,轉(zhuǎn)相教授。 后秦 姚興 設(shè)律學于 長安 ,召各郡縣散吏入學,成績優(yōu)良者選任郡縣獄吏。 隋 律學隸大理寺, 唐 宋 律學隸國子監(jiān)。晉書·石勒載記下:“參軍 續(xù)咸 、 庾景 為律學祭酒?!?span id="88ykpqy"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三》:“﹝律學﹞律令為顓業(yè),兼習格式法例。 隋 ,律學隸大理寺,博士八人。 武德 初,隸國子監(jiān)?!?span id="pht1yfb"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三》:“律學。國初置博士,掌授法律。 熙寧 六年,始即國子監(jiān)設(shè)學,置教授四員。凡命官、舉人皆得入學,各處一齋?!?br />(2).法律學科。 南朝 梁 沈約 《援蔡法度廷尉制》:“ 郭恭 以律學通明,仍業(yè)司士。”
《漢語大詞典》:付法
(1).謂交付法司論罪。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襄州 胡延慶 得一龜,以丹漆書其腹曰‘天子萬萬年’以進之。鳳閣侍郎 李昭德 以刀刮之并盡,奏請付法。 則天 曰:‘此非惡心也?!瘨味饐?。”太平廣記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異記·張遵言:“前者夜叉 牛叔良 等七人,為追 張遵言 不到,盡以付法?!?br />(2).指傳授佛法。五燈會元·西天祖師·四祖優(yōu)波毱多尊者:“﹝尊者﹞復(fù)謂曰: 如來 以大法眼藏次第傳授,以至於我,今復(fù)付汝。聽吾偈言:心自本來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乃踴身虛空,呈十八變,卻復(fù)本座,跏趺而逝?!?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九講:“他( 弘忍 )也要效法老師的作風,保持以前單傳的方式,而 慧能 恰巧也是那樣純樸,所以說他單獨付法給 慧能 ,這是有可能的。”
《國語辭典》:傳衣缽(傳衣缽)  拼音:chuán yī bō
佛教中的禪宗以袈裟及缽代代相傳,作為佛法傳承的信證。后泛稱學術(shù)技能的授受為「傳衣缽」。《宋史。卷二四九。范質(zhì)傳》:「舉進士時,和凝以翰林學士典貢部,覽質(zhì)所試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數(shù)處之。貢闈中謂之『傳衣缽』?!?/div>
《國語辭典》:祖?zhèn)鳎ㄗ鎮(zhèn)鳎 ?span id="9nuzn3y" class='label'>拼音:zǔ chuán
祖宗所留傳下來的。如:「祖?zhèn)髅胤健??!赌鹾;ā返诙嘶兀骸改阆胨麄兏骶咛觳牛鲬岩靶?,幾畝祖?zhèn)飨聛淼谋√?,那個放在眼里?」
《國語辭典》:教頭(教頭)  拼音:jiào tóu
教練武藝或傳授歌舞技藝的老師?!秳⒅h諸宮調(diào)。第二》:「手中提荒桑捧,曾贏了五村教頭?!埂端疂G傳》第七回:「這官人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名喚林沖?!挂卜Q為「教首」。
《國語辭典》:教師(教師)  拼音:jiào shī
1.凡教授學生,傳授知識的人,統(tǒng)稱為「教師」。
2.舊時教授武術(shù)或戲劇歌藝的人。《金瓶梅》第九○回:「月娘眾人蹝著高阜,把眼觀看??匆娙松饺撕伎唇處熥唏R耍解的?!?/div>
《漢語大詞典》:傳指(傳指)
傳授的意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div>
分類:傳授意旨
《國語辭典》:傳戒(傳戒)  拼音:chuán jiè
寺院傳授出家戒律?!秱鹘湔丁肪硭模骸競鹘渲畷?,律中名為授戒羯磨?!?/div>
《漢語大詞典》:修述
學習并闡述、傳授。 宋 葉適 《同安縣學朱先生祠堂記》:“昔 孔子 既修述 堯 、 舜 、 三代 紀法垂后世,而 黃 、 老 、 申 、 韓 之流亦各自為書。”
《漢語大詞典》:傳讀(傳讀)
傳授句讀。 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尚書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絶,今其書見在,時師傳讀而已?!?/div>
分類:傳授句讀
《漢語大詞典》:傳政(傳政)
(1).傳授政權(quán)。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不知所賀,子之傳政於 子玉 ?!?br />(2).指傳揚于后世的政績。荀子·非相:“ 五帝 之中無傳政,非無善政也,久故也?!?/div>
《漢語大詞典》:支葉(支葉)
樹枝和葉子。喻旁系親屬或同門轉(zhuǎn)相傳授的弟子。漢書·敘傳下:“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葉碩茂?!?span id="lv8vytb" class="book">《漢書·儒林傳贊》:“自 武帝 立五經(jīng)博士,開弟子員,設(shè)科射策,勸以官祿,訖於 元始 ,百有餘年,傳業(yè)者浸盛,支葉蕃滋。”
《漢語大詞典》:傳講(傳講)
傳授講解。隸釋·漢執(zhí)金吾丞武榮碑:“傳講孝經(jīng)論語、漢書史記、《左氏》、國語,廣學甄徹,靡不貫綜。”
分類:傳授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