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1
典故
2
詞典
106
其它
13
共121,分9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8
9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佚游
優(yōu)佚
佚豫
佚事
久佚
佚道
佚蕩
游佚
蕩佚
佚遺
愉佚
佚欲
佚休
遏佚
亡佚
《國語辭典》:
佚游(佚遊)
拼音:
yì yóu
無節(jié)制的游蕩?!墩撜Z。季氏》:「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若夫天威震怒,橫被誅戮,事起佚游,上所深諱,必不至此,可無慮也?!?/div>
分類:
逸游
放縱
游蕩
無節(jié)制
何晏
《漢語大詞典》:
優(yōu)佚(優(yōu)佚)
富裕安逸。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
:“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yǎng)成,未嘗棄廢。故令優(yōu)佚,俯及孤蒙?!?清 褚人穫
《堅瓠十集·是他家屬》
:“ 唐 馮袞 牧 蘇州 , 江 外優(yōu)佚,暇日多縱飲博?!?/div>
分類:
富裕
安逸
《漢語大詞典》:
佚豫
(1).猶佚樂。
《
漢書·杜周傳
》
:“天下至大,萬事至眾,祖業(yè)至重,誠不可以佚豫為,不可以奢泰特也?!?漢
王充
《
論衡·感類
》
:“ 湯 死,﹝ 伊尹 ﹞復相 太甲 。 太甲 佚豫,放之 桐宮 ,攝政三年,乃退復位?!?晉
袁宏
《
后漢紀·靈帝紀下
》
:“今 潁川 荀爽 ,輿病在道, 北郡 鄭玄 ,北面受署,彼豈樂羇牽者哉?知時不可佚豫也?!?br />(2).聲音迅疾貌。佚,通“ 呹 ”。
分類:
聲音
佚樂
迅疾
《國語辭典》:
佚事
拼音:
yì shì
正史上沒有記載的或已散失的故事。如:「上歷史課時,老師常常會說一些古人的佚事給我們聽,以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埂肚迨犯?。卷五○五。藝術(shù)列傳四。甘鳳池》:「或云鳳池年八十馀,終于家。江湖間流傳其佚事多荒誕,著其可信者?!?/div>
分類:
散失
淪沒
世人
所不
不甚
事跡
《漢語大詞典》:
久佚
(1).同“ 久逸 ”。 漢
揚雄
《諫勿許單于朝書》
:“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不暫廢者不永寧?!?br />(2).早已散失;早已失傳。
《增訂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標注·子部六·天文算法》
:“
《
海島算經(jīng)
》
一卷, 晉 劉徽 撰, 唐 李淳風 注。原本久佚,今從
《
永樂大典
》
録出?!?/div>
分類:
早已
散失
失傳
《漢語大詞典》:
佚道
逸道,使百姓安樂之道。
《
孟子·盡心上
》
:“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宋
蘇舜欽
《并州新修永濟橋記》
:“予聞 子產(chǎn) 為 鄭 ,以乘輿濟 溱 、 洧 人, 孟子 謂惠而不知政。公之力是物也,以佚道使民,絶 子產(chǎn) 遠甚,故予敢琢文於石以監(jiān)后。”
分類:
百姓
安樂
樂之
《國語辭典》:
佚蕩(佚蕩)
拼音:
yì dàng
灑脫曠達?!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上》:「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
分類:
超脫
無拘束
《漢語大詞典》:
佚宕
(1).更迭為害。
《穀梁傳·文公十一年》
:“弟兄三人,佚宕中國。” 陸德明 釋文:“大結(jié)反,更也。害,本又作‘宕’。”釋文作“佚害”。
(2).超脫;無拘束。 南朝 梁簡文帝
《玄虛公子賦》
:“追寂圃而逍遙,任文林而佚宕。” 明
楊慎
《莊子解》
:“
《
莊子
》
為書,雖恢譎佚宕於六經(jīng)外,譬猶天地日月,固有常經(jīng)常運,而風云開闔,神鬼變幻,要自不可闕?!?明
唐順之
《與兩湖書》
:“人知任佚宕者之為無拘束矣,而不知造性地者之尤為無拘束也?!?/div>
分類:
超脫
更迭
為害
無拘束
《漢語大詞典》:
游佚(遊佚)
優(yōu)游安逸。
《
墨子·尚同下
》
:“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諸侯、卿之宰、鄉(xiāng)長、家君,非特富貴游佚而擇之也,將使助治亂刑政也?!?br />見“ 游逸 ”。
分類:
優(yōu)游
安逸
《漢語大詞典》:
游逸(遊逸)
猶游樂。
《
南史·陳南康愍王方泰傳
》
:“ 方泰 少粗獷,與諸惡少年羣聚,游逸無度, 文帝 以 南康王 故,特寬宥之。”
《
南史·周寶安傳
》
:“以貴公子驕蹇游逸,好狗馬,樂驅(qū)馳,靡衣媮食。”
亦作“ 游佚 ”。 猶游樂。 漢
應(yīng)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狗作變怪》
:“游逸無度,不卹國政。” 唐
戴叔倫
《早春曲》
:“儂家少年愛游逸,萬里輪蹄去無跡?!?明
陸采
《明珠記·拒奸》
:“暫賜餘閒,高情懶去游逸,金魚乍解還家樂,掩竹扉車馬無跡?!?span id="eqjrede" class="book">《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勿使妻妾近尼釋而多勃谿,勿使子孫好游佚而無生計?!?/div>
分類:
游逸
游樂
《漢語大詞典》:
蕩佚(蕩佚)
放縱;不受約束。
《
后漢書·馮衍傳下
》
:“常務(wù)道德之實,而不求當世之名,闊略杪小之禮,蕩佚人閒之事。” 李賢 注:“放蕩縱逸,不拘恒俗也?!?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二》
:“圣人之治天下也,未嘗不可以蕩佚簡易者為之。” 陶曾佑
《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guān)系》
:“用之於不善,實足以滅國絶種,伏億萬里之病根,而蕩佚意志,錮蔽見聞……又其微焉者也。”
分類:
放縱
不受
約束
《漢語大詞典》:
佚遺(佚遺)
遺失;遺漏。 清
馮桂芬
《〈說文解字韻譜補正〉序》
:“余夙有志於斯,不揣檮昧,取二 徐 本逐字對校,補其佚遺,正其蹖駮,務(wù)使無一字出入?!?/div>
分類:
遺失
遺漏
《漢語大詞典》:
愉佚
亦作“ 愉逸 ”。 安逸;快樂。
《
荀子·性惡
》
:“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 漢 桓寬
《
鹽鐵論·和親
》
:“是以古者蒐獮振旅而數(shù)軍實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難?!?唐
韓愈
《送高閑上人序》
:“往時 張旭 善草書,不治他伎,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必于草書焉發(fā)之。”
分類:
安逸
快樂
《漢語大詞典》:
佚欲
逸欲。謂貪圖安樂,嗜欲無節(jié)。
《
書·皋陶謨
》
:“無教佚欲有邦,兢兢業(yè)業(yè),一日二日萬機。” 孔 傳:“不為逸豫貪欲之教,是有國者之常?!?/div>
分類:
貪圖
安樂
嗜欲
無節(jié)
《漢語大詞典》:
佚休
安樂舒服。 宋
蘇轍
《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
詩:“食之飽且平,偃仰自佚休?!?/div>
分類:
安樂
舒服
《漢語大詞典》:
遏佚
斷絕;喪失。
《
書·君奭
》
:“惟人在我后嗣子孫,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孔 傳:“惟眾共存在我后嗣子孫,若大不能恭承天地,絶失先王光大之道,我老在家則不得知?!?span id="lpeanll" class="book">《
漢書·王莽傳上
》引作“遏失”。
分類:
斷絕
喪失
《漢語大詞典》:
亡佚
散失。 章炳麟
《文學總略》
:“
《漢高祖手詔》
、 匡衡 、 王鳳 、 鎦隗 、 孔羣 諸家奏事,書既亡佚,復傳其録?!?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
:“今民史亡佚,國史亦殘缺不完?!?/div>
分類:
亡佚
散失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